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ICE

★像巴菲特那样思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22: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记作者曝巴菲特最大担忧:要投掉2500亿美元(ZT)

金发碧眼的爱丽丝?施罗德可算是位典型的美国得州美女,但更让人羡慕的是她不同寻常的经历??和股神巴菲特长达5年、近2000小时的“密切”接触。

  正是由于这段经历,我们才得以从她的著作《滚雪球》中全方位透析股神卓越的事业和人生的喜怒哀乐,“可以说我是最了解他的人,我所看到的是非常真实的巴菲特。”她近日接受CBN记者专访时坦言,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她说起巴菲特的口气,让人觉得她在说一位很让她骄傲的亲人,一位值得他景仰的长辈。事实上,她所采访过的每一位巴菲特身边的人,在向她描述了他们各自心目中的巴菲特时,彼此形成了很大的差异,而她总结这一切,并提炼出一个属于巴菲特的关键词:专注。

  不断学习的巴菲特

  1998年,施罗德已经从安永的注册会计师转行成了华尔街非常知名的保险业分析师。当年夏天,她决定开始写一个关于伯克希尔公司的调查研究报告,她战战兢兢地给巴菲特写了一封信,问他是否愿意跟她以及客户见面。很意外,她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而且幸运的是,巴菲特在第二次通话时告诉她,他会给一位分析师提供公司的信息,且只会把机会给一位分析师,而这个人就是施罗德。

  据施罗德回忆,巴菲特大概每天早上8点半到办公室,在他的桌上有很多的报纸,他每天要读五种报纸:《华尔街日报》、《纽约日报》、《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还有本地的报纸??《奥马哈太阳报》。办公室有一个电视机,巴菲特会一直看CNBC,但是要把声音关掉。因为他感兴趣的东西就是CNBC怎么谈论他。读了五份报纸以后,还有一大叠公司的年报和季报及股东的报告。另外,他还有一些杂志。他读一些专业杂志,有一些是他拥有公司所在的行业。

  “从孩童时代起,巴菲特就读很多专业性的杂志。对于巴菲特来说,他的优势就是,他对每个公司和行业都非常的了解,每一年他都不断地积累、学习,每个大小、规模、种类不同的公司他都会学习。我碰到的巴菲特并不是一个天才,只不过多年来不断地学习,因为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所以成就了非凡的事业。”施罗德眼中的巴菲特是个非常努力的人。

  除阅读外,施罗德眼中的“股神”每天的日常工作还包括打电话和交易股票。“他很愿意跟别人进行交流,但是他会把谈话尽可能变得简短,他不让别人控制谈话的时间,总是控制其他人的时间。他的电话号码也只给一些有限的人,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找到他。”施罗德问巴菲特“多大的团队帮你交易股票”,而巴菲特说没有人,他亲自下单交易,他也不用计算机下单,巴菲特买股票的时候就打电话,电话在他的桌边,他会打电话给他的券商或者券商打电话给他,每天两到三次,大概也就是10秒钟。证券公司说我有一只股票,价格如此,你想要吗?巴菲特说好吧,便宜15分就买,电话交谈就结束了。

  “他的工作非常简单,读报、回电话,5点半就下班了,如此而已。并没有很多人拜访他,不会有任何会议,偶尔有人来拜访他,但他要的是花时间来思考、读报。这就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吧。”施罗德这么说。

  坚信自己的投资理念

  施罗德在研究了大量的资料和历史数据之后,总结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关键就是要坚持长远的价值增长。“当然有时候光景比较好,有时候光景不太好,但归根到底,巴菲特一直在做非常稳健、安全的投资。”但巴菲特这一投资理念在互联网泡沫时候受到了质疑,很多人认为是过时的、老套的。

  当时,媒体、报纸还有电视都在嘲笑巴菲特,一直拿巴菲特做反例。施罗德有一次问巴菲特说:“人家对你老是批评、辱骂,你怎么想,你是长了一层抵御外界影响的盔甲吗?”巴菲特回答她:每次看到了这些东西,听到人家的评论,就觉得像是第一次一样,没有任何叠加的影响。

  “我跟他交流时发现,他从来没有想过改变他的投资战略和投资理念,他觉得这是铁板钉钉一样的事,他的价值投资理念是不可更改的。巴菲特从来没改变过他坚信的投资理念。尽管每次别人批评他,他都会很难过,“他不是一个刀枪不入的人。”施罗德这样评价巴菲特的投资信念。

  希望能够活到104岁以上

  “巴菲特的经历,有一部分是我可以学习的,有一部分是不可复制的。他认为在危机情况下,勇气和现金结合在一起是无价的。我觉得这是他最大的一个特点。此外就是不讨论他的情感。我发现他能够非常好地把自己的感情收起来,不管目前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他能够忽视自己的情感。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做不到的,但是他能够做到。因此他能够非常好地确保‘市场先生’不会影响到他的投资决策。”施罗德眼中的巴菲特确实很特别。2004年他妻子去世的时候,巴菲特非常的艰难,他哭泣、颤抖,沉浸在丧失亲人的痛苦之中。之后施罗德亲眼见证了他是怎么从个人感情中抽身出来,如何利用他的事业作为一个避风港的过程。当时,韩国股市的投资就是他的避风港之一。

  事实上,巴菲特也有着自己的担忧。他曾经对施罗德说,他最大的担心是有2500亿美元的现金可以用于投资,他2006年已经76岁了,但他不知道在有生之年可不可以把这2500亿美元投掉,他不知道市场有没有再疯狂的一天。

  尽管在外人看来,巴菲特已经非常成功了,但他还是不时找到机会来投资。他对施罗德说他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模拟他曾经共事过的一名女士,她当时活到了104岁,巴菲特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比她活得更长,多出五年。巴菲特希望,即使以后他去世了也会像一个精灵一样来管理公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23: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祝福你长寿,愿你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第一位千亿美元富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股神”巴菲特的简单生活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曾对沃伦?巴菲特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访谈,以下是他谈到的生活片断:

  1.他11岁开始买股票,现在觉得还是开始得太晚了。

  2.14岁时他用卖报赚得的钱买了一个小农场。

  3.他现在仍住在50年前买的3居室的房子里。他说这里有他需要的一切东西。他的房子周围没有围墙和篱笆。

  4.他去哪里都是自己开车,没有司机,更没有保安跟随。

  5.他出行从来不坐私人飞机,尽管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

  6.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63个分公司,每年他只给分公司CEO写一封信,让他们知道公司当年的发展目标。

  7.他从不举行会议,也不常给分公司CEO打电话。他定的规则只有两条:第一,别让你的股东损失一分钱;第二,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

  8.他不跟上流社会的人交往。他下班回家后消遣的方式是:拿一包爆米花,坐下来看电视。

  9.他没有手机,办公桌上没有电脑。

  10.他对年轻人的建议是:“不要用信用卡,要对自己投资。”并且,他要年轻人记住以下几条:

  A.不是钱造人,而是人造钱。

  B.过自己的生活,越简单越好。

  C.不要按别人说的去做,听听他人的意见,但还得跟着感觉走。

  D.别追求名牌,只穿让自己感觉舒服的衣服。

  E.别把钱浪费在不必要的事物上,要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F.生活终究是自己的,为什么要让他人为你的生活定规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6 20: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ICE 发表于 2009-6-16 10:28:22 :

揭秘“股神”巴菲特的简单生活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曾对沃伦?巴菲特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访谈,以下是他谈到的生活片断:

  8. 他不跟上流社会的人交往。他下班回家后消遣的方式是:拿一包爆米花,坐下来看电视。


巴菲特不跟上流社会的人交往吗?巴菲特的传记里记录了巴菲特交往的极大圈子,从亲朋好友到证券圈人士,从工商界老总到媒体编辑,从社会团体到政府要员。。。老巴的父亲是一名国会议员,老巴50多岁以后甚至跟美国总统一起吃饭、一起打高尔夫球。。。

媒体总是胡编乱造,把一个拥有常规心理的人塑造得那么完美,好象就象天堂里一尘不染的神像!其实老巴传记作者洛文斯坦就指出过,老巴也有明显的虚荣心,而且有相应的事情做说明。

媒体啊媒体,让我们该怎么说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09: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基本相信ICE转贴的有关巴菲特的“简单生活”(不在于具体细节和事实上),因为这不仅是与巴菲特很多言行相一致,而且我更相信,这是一个成功投资大师必备的“行为格栅”。

一个稍微有了点成绩便喜欢高调亮相于媒体、出书立名、频频出入高级社交场所而不再“简单生活”的人,尽管表面显得很“大师”样,但其缺乏的正是“大师”的基因,按查理的话,这样的人在股市或在其它地方的成功只是一时的运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12: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yyw1 发表于 2009-6-16 22:49:29 :

上面的那位掷*,你认识巴菲特吗?你又从哪里知道巴菲特的性格与ice MM转贴的不一样呢?你不信一个媒体的,却信另一个媒体的?

个人愚见,以巴菲特那样名气和全球首富的人,他的朋友圈子却就是那么些人,这是他选择的结果,的确应是“不与上流社会交往”。这不是哪个媒体上说的,而是我自己判断的。


同意yyw兄的判断,巴菲特虽不断绝与所谓上流社会的关系,但也不与之“交往”。这一点他的平常心和财富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巴菲特的简单生活和他喜欢在媒体曝光、也很在乎世界对他的评价,看似一对矛盾而已。

对yyw兄得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有点好奇,既然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又不采信媒体,那一定跟巴菲特很熟? 媒体上的单一信息是不能偏信的,但长期的公开的信息自然可供人们来判断。yyw兄和掷兄的逻辑均应缘于此,何来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09: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她(凯瑟琳.格兰厄姆)不断思考在哪些方面能够帮助我,要么请我去参加那些高档的宴会,要么是其他事情。所有这些活动,你都可以说是非常迷人的或者异乎寻常的。我发现它们也很有意思,我不会对此吹毛求疵。可能有很多人比我更渴望和她一起出席这些活动,不过,你知道,这些活动也让我过得很快乐。??《滚雪球》引自巴菲特表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4: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老人兄实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5: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ICE 发表于 2009-6-16 10:28:22 :

揭秘“股神”巴菲特的简单生活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曾对沃伦?巴菲特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访谈,以下是他谈到的生活片断:

  7. 他从不举行会议,也不常给分公司CEO打电话。他定的规则只有两条:第一,别让你的股东损失一分钱;第二,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


巴菲特对于旗下实业公司老总的要求,也仅仅是不亏损就可以了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当这样的老总可就太容易了。

媒体啊媒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5: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巴菲特也不例外。如果五十年前采访他,总结出来的就是另外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7 21:31 , Processed in 0.02142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