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个菜鸟级业余股民,晒晒自己的投资经历: 一. 入门: 第一次投身股市是1999年5.19行情的疯狂末段,周围的人都在赚钱,也去凑热闹,亏损是必然的,胡乱买,胡乱亏,亏掉50%清仓出局。 当时的结论: 股市是骗局或赌局,不是普通人玩的游戏,并发誓不沾股票,创业才是正道。 二. 再次入门: 2006年初,投入重金做一个电子商务产品,并梦想做一个“伟大”的企业。后来,资金花完了,感觉该项目对资金的需求远超预想,不敢再追加,并体会到投资实体的风险和艰辛。郁闷中,偶尔看到一篇巴菲特的报道,才知道这是一个连比尔.盖茨都佩服的人。赶上周围的人大谈牛市,有点动心,但这次风险概念深入骨髓,不能再盲目入市了。
当时的问题: 想不通一个每年赚1亿的公司,怎么能值25个亿,因为你不知道25年之内每年生意都这么好,而且不发生亏损?经验中,对于小资金,0~3年收回成本才有吸引力。 三. 学习: 2006年底花了两个多月看书,了解了PE, PB, ROE, 财务报表,股本,市值,资金成本,现值和终值,折现(折现的概念对我震撼挺大),利率,准备金率,通货膨胀,价值投资等等基本概念。后来陆续买了2000多元的书籍,只要是高手推荐的都买。 当时的观点: 金融市场的钱太多了,以至于都去追求低额回报。或者股票仍然是骗局赌局,但只要能赚钱,参与一下也无妨。 四. 初次尝试: 2007年2月初,上证指数2600多点入市。扫描了千支股票,发现PE都太高,风险太大。后来选中了一支PE=16的股票,潞安环能601699。选股理由是:当时市值只有100多亿,但它的煤储量价值1000亿都不止,待注入的煤矿还有若干,煤的单价还在上涨,喷吹煤占全国第一,多晶硅前景广阔,而且领导人任润厚很牛,使人想起任正非。在这种朴素的观念指导下,下了重手买601699,成本18,计划100元卖掉,但36元的时候忍不住抛了80%,剩下部分做短差(股市初入者的共同特点),在60元时跟丢了,后来一直涨到95,让人唏嘘不已。 当时的方法: 评估总市值,以及未来发展空间,作为买股票的依据。缺点是:没有考虑时间成本,没有评估行业特点(周期/非周期),评估方式单一,不知道持有到什么时候。 五. 二次尝试: 36元抛601699的一方面是因为胆小,另一方面是看上茅台。茅台老板被抓的时候,正好在看林奇的书,有句印象深的话是:企业出现非致命问题的时候才是买入时机。取得点“成功”的人总是对以往经验信心十足,我还是用土方法评估茅台,当时茅台价格90元,市值850亿,品牌价值据说达到了300亿,光库存的价值都值500亿,而且时间越长越值钱,产品每隔几年就涨价,我想象未来中国4亿家庭每年消费一瓶茅台的话,一瓶纯利100元的话,年纯利达400亿,空间巨大。当时的理由很可笑,但人总是习惯为自己支付的东西寻找理由。把601699换成茅台后,计划300元卖掉,还是因为胆小,在210元的时候全卖了。 当时的体会: 做生意有个体会,一个公司想赚大钱,市场空间、毛利率、周转率、赊帐情况至关重要。当时觉得ROE太重要了,这是买茅台的原因之一,一般均衡竞争条件下,产品很难多年保持高ROE,这点茅台很让人放心。先收钱,后发货,这种生意太好做了。提前卖掉的原因是,发现拥有13个世界奢侈酒类品牌的帝欧亚吉公司,市值只有3000多亿,茅台当时将近2000亿,而且前者的年净利润是茅台的几倍。 总结: 两次重仓操作,加上其他几支轻仓股,共取得4~5倍收益。 2007年下半年与朋友聊天,发现大家收益都不错,甚至有更高收益的。价值投资者说自己是因为价值投资赚的钱,K线投资者说自己是因为看K线赚的钱,中线投资者说自己是采用欧乃尔股策略赚的钱,消息投资者说自己是内幕消息赚的钱。后来发现,如果当时买的不是茅台,用掷飞标的方式选股,持有到年底,翻倍的几率也是蛮大的。所以严格地讲,自己也是赚得莫名奇妙,至少收益有点虚高。记得有人说,如果赚得莫名其妙,将来也会亏得莫名其妙。 六. 亏损: 抛掉茅台后,实在找不到一只低估的股票。但手中的现金不买股票,总觉得要错过机会,大多股市赚来的钱都是这样亏进去的。后来选了云南白药和伊利股份,2007年底以36元的成本买进白药,27元成本(未复权)买进伊利股份。白药牙膏和牛奶都是典型消费品特性,当时认为,只有具备强势品牌、产品可以重复消费、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公司,业绩才能稳定。白药的稳健性不可否认,选伊利的原因是:主观认为伊利和蒙牛已经进入双寡头,200亿的年销售额,净利润只有2~3个亿左右,只要把毛利润提高1.5%,净利润就能增长50%,随着双寡头的集中供给,实现这个不难。由于股权激励因素,个人认为管理层在隐瞒利润,2009年期权实现后利润会爆发式释放。本着这个原则,2008年一路下跌,一路补仓,最后被迫重仓了伊利,均摊成本17元,众所周知的三聚氰安问题,导致一路跌停,眼睁睁看它连续跌停而无能为力的感觉太不好受,最后9.9元反弹割肉出局。
自我反思: 1. 绝对不能因为想赚钱而强迫自己购买股票,实在找不到低估的就应该空仓。价值等待也是价值投资的一部分。其实27元的伊利已经不低,但当时错误认为比其他股票更合理。 2. 伊利也算大行业,小公司。但由于没有特色,所以它的ROE很难提高,超额收益难以实现。主观地认为它和蒙牛已经进入双寡头竞争,有点赌博成分,如果长期持有,时间成本也许非常高。这个是参加福探培训后的反思。 3. 一旦头寸套牢,绝对不能急于补仓,对于我等散户尤其重要。 七. 坚持: 抛出伊利的原因是担心个股出致命问题。但08年底,个人觉得便宜货太多,持币比持股风险更大。在徐星论坛中,发现了中信国安和天士力,觉得这两支股票太对自己胃口了,极有可能是tenbagger,这两支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持有信心十足。本来重仓中信国安(6元成本),轻仓天士力(11元成本);后来因为不自信,听高手分析后,减仓中信国安,加仓天士力。当初这一调仓,到现在为止,少赚了一辆奥迪,郁闷之极。不过不能以“记分牌”的短期得失反思操作,目前的持有信心而言,确实是对天士力更有信心。 记得网易的丁磊有个名言:跌倒了,要原地站起,同时别忘记在身边抓一把沙。 八. 感悟 真正一流的高手一定是选股高手,而且是选超级成长股的高手,他们要对企业的增长因素透彻理解,对企业的历史经营、未来战略、经营模式、人才结构有深入了解。这样,才有可能拿得住,才能夜夜安睡,才能超越牛熊周期,才能实现tenbagger。但是目前觉得,自己灵活有余,沉淀不足,水平还差很远,所以才有下面几点感悟,这些不一定能赚大钱,但可立于不败之地。高手不用看这些感悟。
1. 做股票两年半,按投入金额算,年均复合增长80%以上(开个玩笑:短期比巴非特还厉害,呵呵),个人觉得,运气占60%,本事占10%,谨慎占30%。股市本身就意味着风险,因为经营权在他人手中,信息的不对称,行业的变更革新,意外事件(如果闫希军和李文突然死了,还能持有天士力吗?)等等。我相信福探这样的高手也会经常面临着风险。所以我等业余投资者要有强烈的逃命意识,一旦发现系统性风险,要不惜一切割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个人总结系统性风险有几个特征:央行突然加息、股市整体PB高高在上、人气开始活跃、媒体开始吹嘘、突然连续放量下跌等等。 2. 选股:本人不是选股高手,又对抄股有强烈兴趣,怎么办?个人经验是,大致上跟高手混,然后从中选自己看得懂的公司,因为深入看懂才会带来长期持有的信心。考察一个人是不是高手,比选股相对简单,可以看他人品、过往文章、过往业绩、是否一直在学习提高,而不是为了自圆其说自欺欺人。本人跟过很多网络“高手”(其中多数最终被自己放弃):laoba1、mjmonk、李剑、sosme、但斌等等数十个,他们都有独到之处,只是股市太复杂了,盲人摸象很害人,认同时间和学习时间最长的还是福探,因为福探底子厚,进步速度太快。 3. 买入时机与仓位控制:大家都知道是市场恐慌的时候进去,但是试图对抗市场或者击败市场都是自杀行为,接住下落的飞刀是难受的经验。个人感悟是,比正常估值低30%就可以分批建仓了,头寸如果牺牲,至少要等30%下跌再进。即使这样,也是有风险的,但至少可以少亏。熊市下永不满仓,牛市下绝对重仓,有人更强调:资金管理是战略,买卖股票是战术,具体价位是战斗。 4. 牛市持有时间:一直持有到公司不再优秀,或者市场疯狂,系统性风险特征凸显的时候。比如现在,就觉得可以持有,巴非特说,低估我知道,高估我也知道,但中间状态我不知道。对于千万以下的资金,逃跑起来容易,所以可以一直持有,并享受泡沫带来的好处。对于大资金,可能要提前行动了,目前没有这个经验。 5. 熊市持有时间:上次熊市只有1年时间,还能抗住,几乎在70%的仓位下从头到尾坚持下来,现在是满仓等待疯牛的到来。如果熊的时间长了,还真不知道能否坚持住,目前没有长时间熊市的体验。特别爱看经历超长熊市的故事,比如lewie的杂感。 6. 不能盲目长期投资,人生有几个20年呢?如果眼光不够好,集中买的股票,10年都不涨,那也太郁闷了。适当分散(5~8支)是有必要的。这个是最近抄港股的经验。 以上小小感悟,体现目前的水平,留个纪念,希望大家指正。
[此帖子已被 糊涂虫 在 2009-7-16 12:00:5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