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ICE

[天然气专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1: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中国天然气价格上调或仅是开始 未来可能继续上涨

  中国大幅提高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举措仅是中国在天然气价格改革方面首次迈出的一小步。在迅速发展的天然气市场找到自身的供需平衡之前,政府可能还会做出进一步调整,天然气价格也可能继续上涨。

  中国宣布自周二起将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提高近25%,同时供需双方可在上浮1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价格。这是中国大型能源企业期待已久的举措,它使得本地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更加接近。

  但专家称,上述举措不过是国有能源企业曾经提出的一个更为大胆的市场定价机制的缩水版。

  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在未来10年增加两倍,因此能源业呼吁增加激励措施,以提高天然气供应量。但中国需要在提价的同时避免引发城市居民和农民不满,并迫切需要控制通货膨胀。

  剑桥能源研究协会的高级分析师严克风说:“(天然气)价格机制未来还将出现更多调整,如果不是在几个月内,那就可能是在明年,因为昨天宣布的措施远达不到早前的改革目标。”

  “但像以往一样,确切的举措将取决于更宏观的经济政治考虑,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出来。”

  6月1日天然气价格提升之後,可能马上出现的一个变化是,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的天然气价格在城市门站可能引入成本加权平均的定价机制。

  频繁调价?

  中国上调天然气出厂基准价後,价格相当于美国Henry Hub现货市场4.46美元/百万英国热量单位(mmBTU),但仍比今年1-4月中国天然气进口成本低四分之一。

  尽管印度5月将国内天然气价格提高一倍还多,增加到约4.2美元/mmBTU,但中国天然气价格仍高于印度。

  严克风表示,新价格体制中缺少了能源公司倡导的季度性调价,与原油、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燃料进行价格联动。

  但天然气价格上调将促使能源公司加大投入去开采成本更高的国内天然气。

  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的汤姆森(Gavin Thompson)表示:“这清楚说明,中国政府认为国内天然气价格需设定在既能使需求合理化、又能加大天然气开发投资的水平,就像美国一样,当地的页岩天然气开采得益于价格上涨的推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0: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见义:天然气是低碳能源的重要发展阶段

6月18-19日,第二届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低碳•竞争力”为主题,研究中国石油石化行业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分享经验,打造行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下是搜狐财经的报道:

  中国工程院学士胡见义:不久前,我接到《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的安排,让我到这里来发言,讲一下天然气的问题,所以我们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 就商议了这么一个题目,就是“天然气??低碳能源的重要发展阶段”。

  所谓“低碳”,经济的基础是低碳能源,这个词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是从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以后,这个做法确实是为之甚远。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的呢?现在讲新能源,美国搞新能源战略已经搞了差不多快30年的,每一届政府都提起这个能源战略,而且在国会要发表演说,而且要通过,而且要执行。所以新能源的核心问题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所谓能源的环境是一对矛盾,你要发展经济就要依靠能源,依靠能源就要排放,它就要影响环境,所以这是一对矛盾。所以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什么叫低碳呢?有没有标准?多少算低碳?实际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是说如果你用这个能源比那个排放要小的二氧化碳,相对它来说就是低碳,所以它没有标准。

  主要的问题是上一个世纪温室气体大量的增加,使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所以按照2004年联合国发表的一个数字,世界人均排放是4.5吨二氧化碳。也就是说,地球的承受能力已经超过了地球能承受能力的一倍。美国人均才20.6吨,如果按照美国的标准,就需要9个地球来承受温室气体的容量。中国是3.6吨,也需要1.6个地球,但中国现在已经是大大的超出这个水平,因为这是2004年的数据。按照去年的统计,(国家还没发表),全国的排放量已经超过60亿吨,是世界第一大排放国,所以早已经超过了2个地球了。由于印度因为经济发展的水平在那儿,所以他只有1.6吨。这次哥本哈根会议虽然炒得很热闹,但是大家有几个共识,其中一个共识就是在本世纪,地球的温度控制在2度左右,这个大家已经取得共识了。因为参加会议的首脑,到了2100年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在了,所以就控制在2度。如果按2度的标准,到了本世纪末,海水要上升30厘米,淹掉11个三角洲,其中有3个在中国。很多岛屿的国家已经很紧张了,像马尔代夫,他们总理的内阁府要到水下去,像雅加达机场也准备迁移,因为在2030年,他的机场也要淹了,泰国的首都曼谷也要准备要迁了,因为也要淹了,所以就感觉非常危急。

  我从国家海洋局得到一个数据,中国2009年相对于1993年,中国的海平面上升了68个毫米,2009年去年一年就上升了8个毫米,这是最快的,按照海洋局的预测,2030年将上升到93个毫米,其中就是珠三角和长三角。中国去年排放超过60亿吨,所以人均排放水平很快达到世界水平的4.5吨,可能已经接近了。根据国家环保局的数据,2006年环境损失是3000亿,实际不止这个数字,已经大大增加了。河流的污染占60%,城市排污的水有60%没有排放。1/3的国土为酸雨区,受灾的人口在2-4亿。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跟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研究,2050年,我们国家需要化石能源是67亿tce,比现在要翻一番多一点,其中石油是12.5亿吨,天然气是5550立方。到那个时候,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122亿吨,比现在翻一番。2040年,化石能源将达到峰值。2050年,根据《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会议,要求二氧化碳2050年比2005年要减排50%,其中发达国家要减排80%。

  这里我给大家结一个数字,二氧化碳的排放95%是在1950-1976年排放的,而且主要是OECD的国家。当然中国排放量也很大,中国大概接近7%,现在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中国大概占将近7%,这是最集中排放的时期。也就是说我们搞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们的GDP增长都是达到6、7、8,日本甚至达到10%,这个时候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所以新能源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主替代能源不确定,因为美国已经搞了30年,始终找不出主替代能源,找不出主替代能源我们还要依靠化石能源。所以化石能源在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长河中,它将是一个非常长时期的产物,不是说你明天想用可再生能源就可以用,美国30年的历程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新能源不全等于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也不等于新能源。比如说瑞典,他们生物能源占国家能源结构里面52%,它就不是新能源,它是可再生能源,比如说丹麦,风能占能源的25%,它也不是新能源。所以新能源不等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是相对于你这个地区的具体情况来说,已经是新能源。像北京用上天然气,有多少地区能用上天然气呢?所以这两个不是划等号。

  美国有个新能源战略,全世界就要跟进?不是这么回事。美国真正的新能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他是看中国的市场。因为到别的地方去推广是不可能的,是不现实的。所以美国的新能源战略30年来,实际上就是两手并进,因为美国讲新能源,历届政府都讲。

  比如卡特政府,他实行新能源战略,如果你们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到美国去,就会看到他们到处都在宣传搞太阳能,各种各样的新能源。而且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在他的任期内解决美国进口能源的问题。因为那时候美国石油已经是大量的进口,天然气从加拿大、墨西哥也进口很多,他们就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到卡特政府结束的时候,宣布没有成功,而且他的进口数量还在增加。到后来就到了克林顿时期,新能源战略终于发现了一个认为是巨大的进步和创新,就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主要是利用转基因粮食,大豆作物,这个搞起来以后,产量增加的非常快。因此大量的向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来倾销他们的转基因大豆,现在我们很多豆油都是美国转基因的大豆,基本摧跨了中国的大豆产业。我们每进口100万吨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我们就有100万农民要转行。现在中国有85-90%的大豆是要进口美国的,但是粮食不用你美国的转基因粮食,把日本、韩国,甚至印度很多国家都摧毁了。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从77%一下子降到27%,韩国也是从70%多降到20%左右,中国的粮食没有进口。特别是当美国的粮食廉价向你倾销以后,摧跨了你的农业基础之后,他这个时候大力的涨价,因此世界上不堪重负,好多地区都粮食不够。这时候中国要把库存的大米出口,来满足像泰国、印度,东南亚及菲律宾国家的进口。

  可是美国最后发现,他确实创新了很多技术,就是生物制能源,他最后主要是把别人的粮食搞垮了以后,他再涨价,最后也取得了他在世界的市场地位,所以他的创新是非常可贵的,但是结果是非常损人的。这样,他自己并没有得利,最后如果把美国所有的土地都搞了粮食,搞生物能源的话,他只能满足他生物石油、能源的17%,也只能解决17%的问题,最后放弃了。也就是说这一次的能源战略,想用生物能源来做主替代能源是没有成功的。

  到了布什,布什第一任期间,切尼一上台讲了几句花,那几句话后来他们进行更正,但是大家已经印象颇深了。说“谁控制中东,谁就控制世界”。第二任搞氢能源,美国2020-2030年期间,要解决石油自给的问题,不再进口了,因为他每年进口6亿3万吨石油,但结果两年半以后宣布轻经济失败,就放弃了,所以停了有一年的时间,能源战略就等于停止了。

  所以奥巴马一上台又拿出来一个东西,实际上轨迹都是一样的,奥巴马就要实行新能源战略,通过新能源技术重新来领导世界,这个大家都知道它的内涵,一个就是要大力的发展新能源,第二个要搞智能电网;第三个要搞能源货币,现在货币是以黄金为含量,这个时候要以能源为货币,之后要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他已经退了一半了,2030年,美国能源进口减少一半,不是全部自给。所以这个新能源战略是非常明确的,虽然都没做到,但是确实积累了创新的技术,包括风能和太阳能,我们的风能很多也是美国进口的装备。所以他的能源部长骆家辉不厌其烦的来到中国推销他的能源计划。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两手并进,一方面要加强对中东的控制,加上伊拉克有几十个军事基地,所以能够把这个地方控制住,同时在国又可以解决国内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国如果不在十年内解决新能源替代能源的问题,我们就要落后世界第十年,这是相当长的一个历时间。当然现在的思想观念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了。

  所以我们怎么冷静的应对?就是发展新能源,保持经济持续的发展,这个基本概念什么时候都是对的,是绝对正确的。而且通过这个,我们国家自身也需要减排二氧化碳。所以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温总理去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态度是非常明朗的,我们2020年要减少45%,但是不能跟发达国家比。这次哥本哈根会议最后奥巴马和温总理已经到了非常紧张的状态,奥巴马要求中国跟他们等同的减排。

  要用可再生的大家也知道,现在丰田因为电动汽车,等于我们普通汽车的五、六倍。太阳能的发电是我们煤电的7、8倍,如果到了用户的价格,那就合更高了 ,我们肯定要发展新能源,肯定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可能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离开我们的主控能源。因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还没有一个能够作为替代能源出现的。所以其他的能源,我们大力发展技术,而且择机进行建设和发展,我这样说可能有些逆当前的潮流,实际上我们一分一秒也不能放弃对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力的利用。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我们依托的基础,以各大能源公司的CEO,在各个世界的场合,只要有机会就讲,基本上他们讲的都是三点共识,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化学能源仍然是主体,这是第一;第二,二氧化碳减排没有炼焦的;第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要加速进行,着三点都是共识的,这是大实话。

  各个国家在二氧化碳剧烈排放的时期,都给列出来了,就是说二氧化碳目前地球上的二氧化碳80%是发达国家排放的,是他们经济发展最大的时候。所以当前,能源替代是长期将以化学能源为主体,新能源快速发展的的过渡,这个过渡期可能非常长。而且化学能源不是说到了2030、2050年都就会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主要现在有一个属于其他各个方面的需要。刚才胡文瑞讲了,其实化学能源确实还非常有巨大的潜力,但是难度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现在我们的煤炭是70%,比如说天然气是煤炭二氧化碳排放的40%,二氧化硫不排放,粉尘也没有。因此,我们要改变能源结构,但是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把这30亿吨煤的清洁化解决,这是一个巨大的过程,这个靠企业是完不成的,但是执行要靠企业,这是国家政策的问题。

  第二,要大力发展天然气。天然气在我们国家是新能源,因为去年我们在能源结构里只不过占3.8%,这是非常小的一个数字。在我们国家是新能源,在美国、在发达国家,在欧洲不是新能源,但是在我们国家是新能源,世界上经济发展的差别太大了。核能、水能、生物能源、太阳能、风能恩要加速的发展。大体上要有这么一个排序,这是我的看法。。

  因为给我出的题目是天然气,所以我就讲点天然气的问题。从这个表上可以看得出来,天然气为什么不能超过石油,它作为最大的能源。因为它按照发展中国家的说法,说天然气是富人用的。你看非洲,在世界消费结构里,他只占2.8%;再看南美,在全世界的消费结构里,他只占4%。因为亚泰地区,天然气整个资源比较少,主要是靠引进和本身的天然气,所以占的比较少,只占15%。可是用天然气的,北美占40%,美国就占28%,所以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欧洲的天然气也是20%几,40%包括俄国,如果把俄国除掉,就占25%,这是欧洲地区。所以世界天然气的消费量基本上都集中在北美、欧洲,还有亚太,亚太主要是东亚的若干国家。所以真正穷人是用不起天然气的,可是天然气的价格实际比油要低得多,主要是天然气第一不是世界性的商品,它是地区性的产品;第二,它的产业链是必须要完备的,如果没有输送系统,它根本不可能能够用得上。就跟原来的煤层气一样,说给当地的老乡,老乡用不了。

  这个世界的天然气问题,目前亚太地区占15%的消费量,如果除掉亚太的“太”,也就是占11%。所以今后在亚洲的东部来说,2030年,未来20年,天然气的消费将要增加到世界的30%,主要是中国、印度,还有东亚其他的国家。所以天然气消费的增加是非常快的。

  这个是世界能源组织发表的一个预测,这个预测被美国接受了。从这个就是世界能源组织的数据,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得出来,到2030年,化石能源占能源结构的比例是84%,还是挺高的。经过反复的研究、测算,是84%;核能大概占到5%左右;可再生能源大概是10%点多,接近11%,也就是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它占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但是绝对的数字确实发展的很快,因为到2030年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总的比1990年翻了一番,比2010年也增加了50%多,所以能源增加的速度还是很快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他需要发展,他现在的阶段比发达国家还相差很多。

  这是另外一种表现形式PPT,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2030年石油是32%,煤炭是28%,天然气是23%,这个加起来还是主要的。所以真正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只有11%。大体上,即使经过最乐观的估计,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也就是占10%多一点。至于欧洲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想增加到20%,现在已经更正了,是做不到的。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比如德国原来太阳能搞得比较好,太阳能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金融危机一来,政府50%的补贴停止了,所以这些厂就纷纷倒闭了,因此中国的出口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中国甚至几百个小厂都关闭了。

  这个就是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在能源结构中的变化,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黄颜色增加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但是由于原来的基数比较小,到2020年增长到10%还是要做巨大的努力,也就是说,从去年的870亿的天然气 到2020年增加到1800亿,这个数字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的消费量增加的非常快,大概今年预计需要1100亿立方以上,到2020年大概需要3000亿立方。从发改委“十二五”的计划,虽然没有公布,但是他们想把天然气增加到6.5到7,就是2015年,增加得比较高。所以到了2020年,很有可能我们消费量达到3000亿方,所以这2500亿方相对还是比较保守的,即使到那个时候,销售结构也就是占到10%-11%。虽然天然气对我们来说是新能源,但是还确实是任重道远。

  这个是世界天然气消费量,根据BP View的预测,2020年可以达到4.5万亿到4.8万亿,去年是接近3万亿,按照这个速度还是增加得非常快的,还有发展中国家,日本已经持平了,韩国增加的比较快,每年还是6%、7%的速度往上涨,中国在2020年始终保持在10%的速度往上增长。

  这个是消费量的变化情况,我们的产量到2020年,大概可以达到1800亿立方,但是我们的消费量要达到2500-3000亿方。

  天然气的特点,资源、产量、输送、市场和消费要组成统一产业链。往往某一个环节这个链条断的话,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首先是输送系统,这是非常关键的,这是欧洲的管网,欧洲的管网几乎覆盖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大中城市,这些蓝色的是现在正在建或者将要建的,像俄国的北西已经开工的,从中东中亚到欧洲。目前的难点就是美国不让伊朗的气出来,但是中亚的气通过阿塞拜疆又不够,所以现在还是方兴未艾。这个是美国的管网已经覆盖到每一个相当于村级的单位,全部覆盖了。主干线是50万,包括少量的支干线,进入门站之后,还要使用大量的支线。目前还要修建一批主干线,如PPT就是下面这些深色的线路。

  我们国家的天然气干线是32000公尺,这么一个大的国家,如果天然气达到3000亿,或者2050年能6000亿的话,那么输气的线路必须要及时建成,否则的话,是达不到目的的。

  现在天然气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对策,所以天然气处在一个快速的上升期。二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储采比,保持气田开发一定的稳产期。三输送管网和船运系统正在形成。今年4月份,我们参观了IMG的船,中国已经造了,而且中国已经接受了大批的定单,包括日本的,包括欧洲的,最近伊朗又订购了3艘。这个船由于技术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国家已经能造了。另外,输送管网我们预计2020年能够达到7500公里,也就是翻一番,但是还是赶不上发展的需求。另外进口还在启动,到了2020年,我们天然气进口的百分比需求已经达到了40%,所以这个速度还是非常非常快的。我国的天然气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如PPT红色的是西气东输二线,单线已经是初步建成,复线已经开工正在建设,主要是把中亚的气600亿要通过西二线,将来能够输送到中国。

  这是俄国定的规划要求我们接受,因为实际上从1994年,中亚是从1989年,跟他搞可行性研究,前后已经搞了七八个方案,我参加了七个方案。俄国这个方案,我们在07年已签了正式的协议。萨哈林也签了框架协议,向我们输700亿立方。另外西西伯利亚的气经过阿尔泰,我们要进口300亿方,大概今年下半年要签这个协议,基本框架、公式已经确定,所以今年下半年可以解决这个路线,从阿尔泰进入乌鲁木齐,就是所谓的西三线。

  从萨哈林到萨哈共和国估计这一两年也可以启动,从而中亚进口600亿立方气,俄国650亿,所以我们到2020年以后,大概可以用上管输气1200亿左右。

  这个就是中亚的气管线的示意图,这个是一个概念性的方案,这个方案巴基斯坦和伊朗已经多次向中国提出,但是因为地理情况、政治情况特别复杂,所以我们只是做了一下分析,并没有确定下来。中国已经是花了4亿5千万美元给伊朗建立一个深水港,咱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深水港,所以伊朗就说,巴基斯坦也说,如果你的石油天然气都可以通过深水港进入中国,这个管线的长度也不大。而且他们总统已经三次来中国,中国只是保持欢迎,但是还需要相当长的时期,目前只是改造中哈克拉昆仑的公路。这个是今年已经开工的,就是从缅甸的西海岸进入中国,已经开工了。另外LNG的建设情况已经清楚了,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已经在这里建了12个天然气接收站。大体上是这样的,中海油已经签了合同2100万吨合同的LNG,大概3400吨相当于420亿吨天然气。

  现在面临一个很制约的问题就是气价的问题,气价需要跟石油、跟煤炭,跟液化天然气挂钩来改变气价过低的状况。气价大家都很清楚,发改委他们也都清楚这些事情,我们国内的气价是国际油价的1/4,美国的气价是国内气价的1:0.75,国内的气价是中国国内LPG的1/4,国内气价是进口气价的1/2。所以不像媒体说的那样,你中石油赚钱,,其实气价在中石油来说并不算赚钱,主要是靠油赚钱。现在的天然气价格也过于紊乱,比如说我们新疆的气,大概进口气价是6毛到7毛,可是在阿拉山口那,我们进口的气价是2.2块,所以这个差别就比较大了,现在说还有五种气价,看什么时候统一。现在上海是2.3块,很贵,但是还解决不了国内的问题。比如上海是东海的气价,还有天外天,还有西气东输的气价,还有还有LNG的气价,所以这些气价简直是五花八门,当然人家都是捡便宜的,所以现在必须理顺这些关系。

  现在我们已经是多元化进口天然气,现在LNG有从印尼的,有从卡塔尔的,有从伊朗的,如果国内不统一进价,那么以后造成的后果就会越来越严重。至于说老百姓,我们要为民部造福,那么政府是要补贴的,如果这么紊乱的天然气价是不行的。比如北京,到了冬天最冷的时候,一天消费天然气5500万方,可是到了夏天,最少的时候就是300、400万方,差了12倍。所以这种情况,大家最清楚的,如果像俄罗斯、陕一线、陕二线,如果让他开在程度提高,那么对气田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生产一万方,等个峰值过去了,就没有一万方了,对气田的开发是不利的。所以要实行峰价,就是用气高的时候一定是高价,电价已经实行峰值价了。本来我们气就少,而且还人为的造成复杂的状况,这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加速调整气价,使我们国内的供需的问题、输送的问题、调峰的问题都要解决。我们现在的储蓄库很小,加起来不到30亿方。因此,我们天然气刚刚发展起来,所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这种努力还得求得老百姓的理解,老百姓怎么合理的用气,能够跟国家跟企业保持一致,还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个就靠宣传。我讲这些问题纯属个人观点,我也不希望大家都说一样的话。因为在舆论上,大家有争论就好至于国家怎么决策,那是国家的事儿,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5: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晓平:5万亿元投资不够补贴天然气发电

国家能源局20日透露市场期盼已久的新兴能源产业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表示,其制定重点将围绕非化石能源比重和碳减排两个目标展开。国家能源局预计,到“十二五”阶段末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能将从2009年的70%下降到63%,天然气消费占比将从目前的3.9%提高至8.3%。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和讯网表示,改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战略可谓 众望所归,但是要在5年内实现天然气消费占比提高至8.3%的目标是有相当难度的,无论是在技术、投资还是在现在的产业结构上都需要作调整。发展天然气能源最重要的是开放市场, 破除国资垄断,让民营资金和国际资本进入天然气产业,这需要从根本上改革能源战略。

  中国能源消耗超过美国已无悬念

  20日国际能源署发布数据称,去年中国消费了22.52亿吨油当量,而美国消费了21.70亿吨油当量,中国较美国高出约4%,“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对此国家能源局官员迅速做出了否认,但韩晓平认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应该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而没引起媒体足够重视。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主要是从BP的报告中来的,标准油当量不是说石油的消耗,而是以10000大卡/公斤原油的比例将所有能源消耗折算出来的数据。中国光是在原油消耗上没有超过美国,中国目前4亿吨左右的原油消耗,美国5亿多吨,但是在总体能源消耗上中国超过美国已经没有悬念了。

  韩晓平介绍,煤的平均利用效率只有35%-40%,如果用天然气可以达到75%-80%甚至更高。中国现在天然气能源发展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天然气的平均利用率在一次能源的比例是24%,中国现在不到4%。他表示,中国现在能耗成为全世界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全世界最大,都是现实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人均GDP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说明中国的人均能耗、能源利用效率还是非常低的,低的原因就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的。

  发展天然气能源必须要破除国资垄断

  韩晓平认为,要发展天然气能源,必须要破除垄断性经营的问题。他表示,发展天然气靠中石油一家来做是不行的,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中石油要做、中石化也要做,中海油也要做,除了三大石油公司以外其他企业也要参加。比如说五大发电公司,也有能力投资,他们也应该参与这个行业。 除了国企以外, 民营企业也要参与。韩晓平指出,天然气的开发在美国获得重大成功,而美国有6000个公司在从事天然气的上游勘探开发,他们在技术上不断的改进,在投资上吸纳各种各样的风险投资,不断发现新的油田、气田。所以美国的天然气85%是由中小型公司发现和开发的,而大公司在里面起的角色是非常渺小的。中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不能仅 依赖一两家大企业来发展天然气能源。

  五万亿投资恐怕还不够补贴天然气

  此次能源局透露的新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在10年内实现对新能源产业5万亿的直接投资。对此,韩晓平分析说,现在政府恐怕没有这么多钱来投资新能源。4万亿投完以后,5万亿可能是不行的,只能通过一种办法,就是通过开放市场调动民间投资。国有企业花来花去还是花的国家的钱,银行盲目的贷给国有企业增加了整个国家的经济风险、金融风险。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天然气方面要尽早、尽快下决心开放民间投资。

  韩晓平表示,中国天然气产业目前开采不行、技术不行、投资不足、配套设施建设也不足,最大的问题是中国天然气用户也用不起 。中国工业天然气3.8元一个立方米,而美国工业用气大概8毛多钱,比人家贵的3块钱,用户怎么可能用的起这个气,美国天然气发电大概也就不到9毛钱,中国天然气发电要2.5元多。“这么贵的天然气,中石油还在不断的推升气价,进口气的价格就更高了,目前光北京地区几亿立方米 天然气发电每年财政要补贴十几个亿,如果按规划全国天然气发电达到2000亿立方米,5万亿投资恐怕还不够补贴天然气的钱呢!”

  国家电网公司根本不让分布式能源接入

  韩晓平认为,提高天然气能耗比例就要不仅要调动民间投资,外国资金,此外更要开放分布式能源,让更多的用户使用分布式能源才能解决问题。他表示,实现天然气消费占比8.3%的目标不光是一个有没有资源的问题,还有一个能不能用好的问题。他介绍,目前中国好多分布式能源,国家电网公司根本不让接入。电网公司问客户最普遍的问题是“你发了电,我卖给谁?”,韩晓平认为,电网公司问的问题是有道理的,但这个问题严重阻碍了新能源的发展,只能由国务院来回答。

  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当其冲的要改变思路,逐步放弃以煤为主,强调多元的能源发展。首先第一个是天然气,在天然气的基础上通过智能电网进行节能,然后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节能的基础上再发展其他的分布式能源。比如说资源综合利用,各种各样工厂的废热、废压、废弃物的发电,比如说污水处理厂的沼气发电、太阳能发电和西部地区的小水电。如果有智能式电网可以自由接入,然后各个企业都可以参与,再发展各种分散式、分布式的可再生能源,这样对电网的压力也小了。

  “别看这8.5%的天然气使用,这将改变中国很多企业思考问题的方式。因为能源结构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这个是从根上在动,没有配套的改革这个根是动不了的。中国的天然气工业建国后至少已经发展的50年了,天然气使用比值只有3.9,为什么?”韩晓平表示,“即便配套中央批准的事情,没有强有力的政策设计,没有强有力的班子去督促执行也是一纸空文,我们的五年规划里面也经常有完不成的。首先这个利益格局要重新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5: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升煤降 十二五能源规划轮廓初现

“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制定,将重点围绕实现中央提出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增加和碳减排两个目标展开。国家能源局预计,到“十二五”阶段末即201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能将从2009年的70%下降到63%,天然气消费占比将从目前的3.9%提高至8.3%。“这将改变中国煤炭消费比重多年来居高不下的局面。”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表示。

  昨日,在国家能源局举行的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江冰首次公布了备受关注的“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内容,在一增一减两个目标中,天然气和煤炭行业受到的影响幅度将最为明显。

  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矛盾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一个尴尬问题。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昨日称,虽然近年来我国国产和进口液化天然气不断增多,但是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四季度冬季用气高峰期间,局部地区仍有可能出现供气紧张。

  而根据目前规划,2015年中国天然气利用规模会达到2600亿立方米;水电利用规模达到2.5亿千瓦,核电利用规模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提高1.5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

  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以外,“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统筹规划一批重点能源基地建设和跨区域能源输送通道,协调能源资源在区域间和省际间的平衡流转。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江冰还公布了此前媒体广泛猜测的“新能源规划”的内容。他表示,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已经趋于完善,目前正在准备按照有关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规划名称最后确定为“新兴能源产业规划”,而不是盛传的“新能源规划”。

  名称需要区别是因为,除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外,“新兴能源产业规划”的主要内容还将包括洁净煤、智能电网等传统能源的升级。规划期为2011年到2020年。该规划将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人民币,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经初步测算,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缓中国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09: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然气消费量上半年增22.1%

  生意社7月27日讯 国家发改委昨日披露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22.1%。此外,随着年初中亚天然气正式进入国内及进口LNG(液化天然气)逐步增加,天然气进口大幅增加。1-6月累计进口中亚天然气17亿立方米,LNG408万吨,进口总量同比增加1.6倍。

  去年底,中石油投资兴建的我国首条境外中亚天然气管道开通,由此我国的天然气进口除了依靠海上船运的LNG,又增加了管道进口。在生产方面,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累计生产天然气459.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其中占国内产量近八成的中石油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中石化产量随着普光气田投产同比增长40%以上,中海油也因海上新气区投产增长30%以上。

  发改委表示,随着上一个采暖季结束,加上国内产量增长、中亚天然气管输量增加及进口LNG增多,去冬今春部分地区出现的天然气供应紧张状况得以缓解。但在用气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管输瓶颈、储气库规模不足、调峰能力有限等问题依然存在,加之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进口的中亚天然气仍严重亏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扩大资源引进的积极性,今年冬季用气高峰时段,个别地区供应保障仍存在一定压力。

  6月1日,我国提高了天然气价格,各油气田(含西气东输、忠武线、陕京线、川气东送)出厂(或首站)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中亚天然气的价格并未调整。发改委价格司曾表示,鉴于2010年进口中亚天然气数量较少,其价格暂按国产天然气供同类用户价格执行。据此前中石油方面透露,中亚天然气进口气价为2.5元/立方米左右,高于目前国内多个城市的销售气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6: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气东输三线走向初定 大西北到大西南

从新疆霍尔果斯起步,经重庆最终到达贵阳,西气东输四线、五线正在构思。 在 西气东输二线(下称“西二线”)西段全面运行之后,西气东输三线(下称“西三线”)的走向也日渐明晰。

昨天,《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西三线将从新疆起步,最终到达贵州省贵阳市。按此说法,西三线的走向基本上是从大西北到大西南。此外,中石油还在构思西气东输四线、五线。

西三线最终抵达贵阳

此前有消息称,西三线的管道首站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区。但该说法被上述知情人士所否认,“我们知道的线路是西三线会经过重庆,最终到达贵阳。”目前,西三线相关方案已上报了发改委等部门,现在仍在等待批复。

据了解,二线和三线的西段站点将会重合。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西二线的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从新疆霍尔果斯出发,然后途经新疆、甘肃、宁夏南部、陕西,再到河南洛阳、湖北等。

而西三线也是西亚气源,会与二线一样,在宁夏中卫、海原、固原三个地点停留。

随后,西三线将向南走,穿越甘肃、重庆,直至贵阳。该知情人士还表示,未来西三线可能会继续向广西延伸。

对于未来西气东输四线、五线的走向,目前中石油内部还在探讨过程中。气源可能会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地。但气源何时接入、价格多少,都是未知数。

就在7月27日,中石油还在俄罗斯的天然气垄断企业Gazprom就对华天然气供应问题进行新一轮的高层商务谈判。

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对本报说,俄罗斯目前可能很希望将天然气输给中国。

“从供需角度来看,欧洲从俄罗斯接入的天然气需求量正在下降,一方面有大量的、便宜的LNG到达欧洲,另外俄罗斯和乌克兰有长期的供应矛盾,俄罗斯的气必须要从乌克兰输送到欧洲,对欧洲的天然气保障并不利。”

2015年将是供应高峰

中国石油(601857.SH)总裁周吉平曾表示,未来10至20年,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近4%增加到10%。2020年时,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3000亿立方米。

前述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也指出,2010年到2015年期间属于西二线、三线的建设阶段。而等到这两条线路基本建设完毕后即2015年,将是海外天然气的引入高峰,届时中国的天然气供应也将达到一个高潮。

“2009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是800多亿立方米,2015年的时候,估计消费量能有1500亿立方米。”

据中石油相关机构的测算,2012年我国每年将引入300亿立方米的陆上天然气量,海外气源主要来自土库曼斯坦,而2015年~2017年每年将会引入4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来源地包括缅甸、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

这位专家还表示,天然气的供应高峰到来时,气价的涨幅可能就要有所控制。“虽然现在国内已有1.1亿人用上了天然气,但今后天然气的主要市场不仅是民用,还会以工业用气和发电站为重。如果气价过高,下游资源市场的开发又衔接不够,那么一些引入气就会面临无人接应的情况。因而,对海外天然气的引入数量,相关方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地筹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10: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我国页岩气开采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近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会上国土部官员透露,《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四部分会签,有望不久正式发布。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于海峰表示,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地质资源潜力为134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万亿立方米,与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到2020年我国页岩气年产量如果能够达到1000亿立方米以上,有希望改变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格局,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


  据介绍,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页岩气成为我国第172个矿种。目前,世界页岩气资源大国和地区都在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国家已将页岩气摆到能源勘查开发的重要地位。


  国土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表示,根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页岩气开采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年产量有望达到1000亿立方米以上,按照这一产量测算,需要总投资在4000亿?6000亿元。这将成为中国改变一次能源结构的良机。据介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的页岩气开发模式将不同于以往油气资源开发模式,我国将鼓励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加入这一进程。
  于海峰还表示,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已经确定页岩气探矿权的出让将采用竞争方式,而今年将继续开展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出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9: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中国的页岩气革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6日 10:16 《财经》杂志


  中国完全可以借鉴当年设立经济特区的办法,在有潜力的地区划出几个“页岩气开发特区”来,把权力和收益多交给地方,多交给投资者

  陈卫东/文

  过去100年石油工业最伟大的事件,莫过于21世纪头十年发生在美国的页岩气革命。

  按照油气有机生成学说,生烃岩层中所产生的油气被排出、迁移,富集于有较高孔隙性、渗透性的岩层空间内,就形成常规油气藏。而没有被排出于生烃岩层中的油气,则属于非常规油气,其中保留于煤层中的气体称之为煤层气,保留于泥、页岩中的气体称之为页岩气,此外致密油、页岩油、油砂等油气资源也被列入非常规油气资源之内。

  常规油气只占油气总资源的20%,但直到本世纪初,占总资源量80%的非常规油气才得以大规模开采。

  石油工业新阶段

  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年探索,页岩气终于有了商业性开发价值。

  2006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当年天然气总产量的1%,2010年这一数据跃升至17%,超过1000亿立方米(2010年中国天然气总产量为944.8亿立方米)。五年间,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近20倍。在2009年2月的美国剑桥能源周上,专家们用“页岩气革命”来形容美国在页岩气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页岩气被束缚在致密的、几乎没有孔隙和裂缝的页岩(烃源岩)里,必须通过大规模地层压裂,在页岩里人工制造大量的长裂缝,并能把裂缝支撑住,形成气体的通道,让气体保持压力并源源不断地流入井筒,进入采集系统,最后进入集输管道,方能够成为商品。这其间的技术难度,让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一直可望而不可即。

  进入本世纪,水平钻井技术和地层压裂技术日趋成熟,同时又发展了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和多种技术的综合使用,美国石油工业终于能让页岩气挣脱大自然的束缚为人类所用。准确地讲,页岩气在商业上的成功不是勘探技术,而是开采技术的突破所致。

  2010年6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解放您的潜力??全球非常规天然气2010年会”上,一位90岁的老人、页岩气钻井和压裂技术的先驱??美国Mitchell Energy & Development 公司的乔治?米歇尔(George Mitchell)先生被授予美国天然气技术研究所终身成就奖。据报道,他创建的Mitchell公司花了17年时间,数以亿计的美元,先后钻了30多口试验井,测试了多种钻井和各种地层压裂的方法,以及压裂液支撑剂的组合,终于把束缚在页岩里的天然气大规模地、经济地开采了出来。

  米歇尔先生的成功引发了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几年时间内,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天然气第一大资源国和生产国,不但有望实现天然气的自给,还有可能成为天然气出口国,这一转变对世界天然气的供求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09年之后,页岩气勘探开发热潮席卷全球,世界石油工业在经历了长达150年的陆上常规油气阶段和海上常规油气阶段之后,开始迈入陆上非常规油气阶段。与此同时,Mitchell Energy & Development 公司也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跻身财富500强。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成熟后,美国石油工业又开始进入页岩油和致密油开发领域。有报道说,不久,美国页岩油和致密油的日产量将超过200万桶,达到美国日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

  中国开始起步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和美国一样,中国能源行业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增长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压力,出路也同样只有一条,就是寻找并生产更多的清洁能源。

  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相对洁净的能源,燃烧同等热值的天然气,其二氧化碳排放只有煤的一半和石油的70%。所以,快速增加天然气产量是中国改善一次能源结构的最现实选择。当前,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的比重仅为4%,按国家能源局的规划,到2020年将这一比重增加至10%。但如果只依靠常规天然气,这个目标将很难实现。

  中国的页岩气储量非常丰富,根据中石油股份公司的数据,中国页岩气的资源量在100万亿立方米左右,美国石油工业在页岩气领域的成功,让中国同行看到了新的希望。

  2009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页岩气联合研究和技术合作的协议书。随后两年,在北京平均每个月至少有一两场与页岩气相关的会议。

  近日,中国工程院已将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列为重大专项,院长徐匡迪还与14名院士一道联名上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建议国家重视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增强国家能源保障能力。据了解,温家宝和李克强均做出重要批示,支持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目前,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正紧锣密鼓地做着开发页岩气的各种技术准备,独立或与跨国石油公司合作完成了数口试验井,有的已获得工业气流;民营公司社会资本也在密切关注政策和技术的走向,随时准备进入这一行业;国外的石油公司、技术服务公司等也都跃跃欲试,试图参与中国的勘探开发业务。

  呼唤新体制

  但是,过去15年中国发展煤层气的教训提醒我们,不打破习以为常的举国体制,中国在非常规天然气领域就无法重现美国的辉煌。

  中国煤层气总资源量为36.8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目前探明储量仅为1852亿立方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尽管官员和业界都在说中国有最好的扶持煤层气开发的政策,煤层气开发技术也已逐渐成熟,但直到去年,中国的煤层气产量也还不到20亿立方米,离“十一五”规划设定的100亿立方米/年的目标差距甚远。

  而2010年美国煤层气产量约为5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8%,这一比例已经稳定了数年,煤层气开发已成为美国天然气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开发煤层气,中国成立了具有排他性质的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期望其能复制中海油对外合作勘探开发海洋石油的模式。开始阶段,的确有几家美国能源公司携带技术参与其中,但都没有取得期望的成功。

  最重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激励也明显不足,这让煤层气难以抵达消费终端;二是许多非市场化的制度安排扼杀了行业活力,如严格的准入限制和采气权与采矿权分离等。

  在资源与技术之外,制度安排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页岩气革命之所以发生在美国,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开放、竞争度最高的石油市场息息相关。美国有数千家大大小小的石油公司,上百家中小公司参与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美国本土85%的油气是中小公司生产的。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石油工业几乎所有重大的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来自于美国。人们公认,美国是最具创新精神的国度,而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的法治体系、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开放的人才市场,则是滋生美国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土壤。

  中国的国情不同,举国体制也曾创造过中国石油(10.83,0.02,0.19%)工业的辉煌,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现成技术表现出很强的“拿过来”的能力,但创新能力仍然不强,无法开创并引领新产业。

  体现在石油工业,就是陆上常规油气强于海上常规油气,海上常规油气又强于非常规油气。煤层气发展的不理想也许告诉我们,中国能源工业如果不进行体制创新,就无法适应这场正在发生的新的能源革命。

  事实上,中国已经有了多元化参与国家大型项目的条件和成功先例,高速公路建设就是其中一个案例,“谁投资谁受益”的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超常发展。而中国整个改革开放的起点,正是当年在深圳珠海等地建立特区从而“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决策。

  其实,在页岩气开发上,中国完全可以借鉴当年设立经济特区的办法,在有潜力的地区划出几个“页岩气开发特区”来,把权力和收益多交给地方,多交给投资者,少一些垄断,多一些竞争,也许我们就可以在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上闯出一条新路来。

  (作者为中海油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8: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潍柴发布我国首台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

“这款缸内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将在今年投产,但具体将装载到那个车型上目前不便透露。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款发动机可全面适用于陕西重汽的全系列车型。”在潍柴动力大功率缸内高压直喷压燃式天然气发动机 (简称“HPDI发动机”)上市发布仪式上,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接受新浪汽车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DIV class=img_wrapper sizset="149" sizcache="6">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DIV>

  3月13日,中国第一台大功率缸内高压直喷压燃式天然气发动机 (简称“HPDI发动机”)上市发布仪式在北京钓鱼台举行。这一技术创新成果,是由中国首家研发和生产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的合资公司???潍柴动力西港新能源发动机有限公司推出的。该项目的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在应用领域的空白,这将是中国天然气发动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8年,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加拿大西港创新公司、香港培新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合资成立潍柴动力西港新能源发动机有限公司。结合潍柴动力卓越的蓝擎发动机平台,通过引进加拿大西港的高压直喷技术,合资公司经过潜心研发,终于成功使国际领先的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落户中国。该发动机使用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同时保证了原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扭矩和效率,给传统的火花塞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科技创新。

  HPDI发动机采用氧化型催化器,在压缩上止点前用5%的柴油喷入气缸引燃,95%的天然气以300bar的压力喷入到火焰中成为主燃料燃烧做功,由此颗粒物质排放降低70%,CO2降低约20%,达到国Ⅴ排放标准。而柴油机要达到国Ⅴ排放需要采用成本较高的SCR(SelectiveCatalyst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使用HPDI发动机,经济效益显著。首先,天然气价格低于柴油价格;其次,无节流阀发动机负载控制,节省了燃料的消耗,高压直喷喷嘴根据共轨喷射发动机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性能,降低燃料消耗、排放和噪音。因此,用户的燃料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DIV class=img_wrapper sizset="165" sizcache="6">11111</DIV>

  就可靠性来说,HPDI发动机零部件与柴油机通用性高,无需改动活塞和发动机本体,其运转形式与柴油机相同,可靠性达到同功率柴油机水平。由于排气温度低,有潜在的更高的可靠性。此外,HPDI发动机无需空燃比的控制,可避免爆震和失火。其热负荷也低于火花塞点燃式燃气发动机。

<DIV class=img_wrapper sizset="170" sizcache="6">大功率缸内高压直喷压燃式天然气发动机大功率缸内高压直喷压燃式天然气发动机</DIV>

  HPDI发动机保持了与原柴油机相同的功率和扭矩(WP12HPDI蓝擎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480hp/2100rpm,最大扭矩为1970N.m/1200~1500rpm),其动力性与柴油机完全相同,比火花塞点燃式燃气发动机功率和扭矩提高20%,可以解决点燃式燃气发动机高原功率不足的问题。

  潍柴动力西港公司在此间表示,随着中国节能环保及能源多样化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在中国将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前景。同时,公司正致力于推广该项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天然气发动机平台上,从而推动我国天然气发动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煤层气投资千亿扩张 能否复制美国经验存疑

  虽然没有完成上个5年的产业发展规划目标,中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常规天然气)的“十二五”规划保持了对煤层气发展前景的信心,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累积利用目标调高至“十一五”规划的7倍。

  这个目标大大超出此前业界的预期,也反映出中国能源管理层希望将煤层气作为补充能源的决心。在未来的5年,中国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作为一个贫油少气的国家,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增加能源供应,还具有清洁能源的特点,其抽采利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减少煤矿事故,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美国成功的商业开发经验也让中国煤层气产业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此前,中国已经经历了3次煤层气的投资扩张,此次规划目标的大幅提高,体现出国家对于煤层气开发势在必行的决心,提升了整个产业的信心。同时也意味着后续支持政策的陆续推出,因此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煤层气产能扩张。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新政策的暖风能不能催生出现商业开发的成功范例,而不仅仅是资源的跑马圈地,这才是未来煤层气产业能否形成一轮有效扩张的关键。

  投资起伏

  作为一个勘探风险大、投入高、回收期长的成长期行业,煤层气的开发总是伴随着政策的力度变化而起伏。中国煤层气投资在过去已经经历了三轮的增长,而未来5年有望出现第四轮。

  第一轮投资是伴随着中联煤层气公司的成立而出现的。1996年5月,由当时的煤炭部、地质矿产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中联煤由此成为除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外中国第四家拥有油气资源对外合作专营权的公司,同时是唯一一家专营煤层气的公司。

  此后几年中,中联煤展开了与外资合作勘探开发煤层气之旅,先后与菲利普斯、德士古、阿克等7家国际知名能源公司签署了13个合作开发中国煤层气资源的产品分成合同。

  到2002年,中联煤累计投入煤层气勘探资金7.3亿元人民币,其中外方投入5.8亿元,中联煤公司的自营项目投资了1.5亿元。

  这期间中国虽然已经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开采煤层气技术,但政策和法规框架尚未开始建立,国家资金投入也非常有限,缺乏利益刺激,因此中联煤与外资合作的项目,均未能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其自营勘探项目的多数钻井也没有实现商业开采。

  这一轮投资以外国公司纷纷退出合作领域而告终。这些外资公司中有些发现投资区块中的煤层气含量并未达到预期设想,于是投资热情变淡,最终退出合作。也有一些外国公司则期望中国政府颁布更加有利的政策,提供更为优惠的经济条件而坐等。

  第二轮行业契机出现在2003年,这一年瓦斯治理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煤矿开采者将必须先抽煤层气,在进行煤矿开采,这成为硬性规定。与此同时,“西气东输”“陕京二线”等国家级管网工程的相继建成,其中西起新疆轮南,东到上海的“西气东输”管线途经6大煤层气开发区块,并且为中联煤层气公司预留出输气接口。这极大地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中联公司再次获得了大量外资投资。同时,许多民营企业也开始进入煤层气开发领域。

  然后,很快,这一轮投资热在煤炭产业暴涨之后沉寂。一方面,煤层气的开采与输送成本难以迅速降低,另一方面,煤价的飞涨令煤炭开采利润大增,相比而言,煤层气的经济利益几乎可以不计,因此,不少煤矿企业直接将瓦斯排入大气中。

  第三次投资热出现在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47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出台。中国煤层气产业又一次得到外国公司的青睐,李嘉诚旗下公司中华煤气、美国雪佛龙全球天然气公司等均对获得中国的煤层气资源区块大感兴趣。在这5年中央预算内共投资150 亿元支持煤层气,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1000亿元以上。

  不过,《若干意见》的出台仍未能解决煤层气商业化开采的经济刺激问题,相比美国等煤层气成功发展的国家,中国政府的扶持力度仍远远不够。

产业瓶颈

  当前普遍认为,中国煤层气的产业瓶颈包括勘探投入不足、管道建设滞后、缺乏关键技术。而这些都有待扶持政策来推动解决。

  煤层气是一个勘探风险大、投入高、回收期长的行业,因此被称为“巨头的游戏”。目前国家用于煤层气基础勘探资金非常有限,规定的最低勘探投入标准也很低,因此社会资金参与煤层气勘探积极性并不高。

  同时,由于我国没有现成的燃气输送管网,很多城市也没有大规模普及燃气管网,这从基础设施上增加了煤层气进入市场的难度和成本,因此地面抽采的煤层气不能全部利用,限制了煤层气的商业化开发,这也是为何很多外国公司在对中国一些市场进行调查后就放弃投资勘探计划的原因。

  而且中国现有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不能适应复杂地质条件,钻井、压裂等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低阶煤和高应力区煤层气开发、深部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关键技术装备水平也亟待提升。这些都需要专门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

  作为一种能源,其定价多由政府执行,而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成本高昂,因此,煤层气面临与天然气一样的商业开发的障碍,与天然气不同的是,煤层气的销售价格政策在实际中也很难落实。

  当然,此前被提及最多的是矿业权重叠的问题。煤层气和煤炭是同一储层的共生矿产资源。因此两种资源矿业权该如何分配,产生了巨大的争议。很多地区出现了同一个区块的煤层气与煤炭矿业权归属于不同的企业。

  而这一情况的产生有很多历史原因,1998年以后,煤炭探矿权的管理分属于各省市自治区,煤层气探矿权的管理权则归属于国土资源部,这一制度设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煤层气与煤炭两种矿权设置重叠的问题。仅在2007年的统计中,全国98个煤层气探矿权中有86个涉及矿权重叠问题,86个煤层气探矿权与1406个煤炭矿业权重叠。

  由于煤炭需求量快速增长,而煤层气矿权面积大、开发利用进展缓慢,影响了煤炭资源的开发进度,因此,矿权重叠的矛盾也变得十分突出。

  目标扩张:投资风向标

  这些产业瓶颈也是“十二五”规划中力图解决的,过去中国的煤层气产业从零起步,虽然发展迅速,但未能达到政策所期望的结果。

  按照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煤层气产量15亿立方米,商品量12亿立方米。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1980亿立方米,是“十五”时期的2.6倍。2010年,煤矿瓦斯抽采量75亿立方米、利用量23亿立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长226%、283%。

  其中,山西、贵州、安徽等省瓦斯抽采量超过5亿立方米,晋城、阳泉、淮南等10个煤矿企业瓦斯抽采量超过1亿立方米。

  但从地面抽采方式看,“十一五”规划原定地面抽采量为50亿立方米,最终却完成不到1/3。煤层气“十一五”的其余目标,也基本没有实现预期。

  此前业界一直预测,煤层气的“十二五”规划总产量,将在20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地面开发煤层气产量约为90亿立方米,而实际公布的目标则是产量达到3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160亿立方米。

  业界认为,目标提高固然带来很大困难,但也体现出国家对于煤层气开发势在必行的决心,提升了整个产业的信心。同时也意味着后续支持政策的陆续推出,这也将吸引资金流向该产业,最终形成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能否复制美国经验

  有观点认为,此次“十二五”煤层气目标大幅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能复制美国的经验,将煤层气作为天然气的重要替代能源,提高能源的自给率。

  按照规划,中国“十二五”天然气占能比重将由目前的4.3%提高到8%以上。这意味着天然气缺口超过1/3。中国是煤层气资源大国,储量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借鉴美国成功发展煤层气产业,或许可以弥补天然气不足的劣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一位专家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美国通过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使得该国常规天然气价下降了41%,电价下降了50%,甚至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页岩气与煤层气都属于非常规天然气,成分均为甲烷气体)。

  除了页岩气,美国的煤层气开发也是全球最成功的。而这些经验归纳起来,就是恰当的扶持政策与开放的市场。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石油价格一度高涨,为缓解石油供需矛盾,美国政府于1980年出台了《能源以外获利法》)鼓励非常规气体能源和低渗透气藏的开发,其中是第29条的税收补贴政策也适用于煤层气。该税收优惠政策令其内部收益率达到了20%,这在煤层气开发的初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除此,美国政府还先后投入了60多亿美元进行煤层勘探开发活动。用于培训和研究的费用达十几亿美元。同时,美国还开放天然气管道给煤层气,因此美国生产的煤层气大部分都进入天然气管网销售给燃气公司,矿井抽放的煤层气有的直接供给坑口发电厂,有的则与煤混合燃烧作为锅炉燃料。

  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美国的煤层气从年产量不足2亿m3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接近324亿m3。至今,美国煤层气产业在美国能源产业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

  俄罗斯的煤层气位列世界第一。然而俄罗斯常规天然气产量已然很高,因此煤层气发展缓慢。除美国,煤炭产量比中国小得多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煤层气产量都已经超过中国。

  因此,业界也在期待政策能借鉴美国经验,提供更优惠的条件。而未来5年政策能否吸引外资和其他资金进入该领域,并出现一些成功商业开发的项目而不仅仅是资源的跑马圈地,才是未来煤层气产业能否形成一轮有效扩张的关键。

  资料

  我国煤层气开发管理体制

  煤层气作为独立矿种,探、采矿权由国土资源部管理。国家实行煤层气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对地面直接从事煤层气勘察开采的企业,2020年前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减免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使用费。“对外合作开采煤层气资源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国务院制定的其他公司实施专营”。煤层气对外合作区块开放由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批准。煤层气对外合作合同由商务部批准执行。煤层气对外合作外方作业者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煤层气对外合作总体开发方案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5 03:12 , Processed in 0.02458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