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绿色能源专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2 09: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可持续能源项目融资主投风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昨日在北京发布的《2008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显示,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在2007年再次创下纪录,达148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60%。其中,我国在这方面的融资已超过百亿美元,且主要用于风电项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可持续能源领域目前投资最活跃的仍是风能和太阳能,而其他如水电、核电也应进入发展视野。昨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新项目的投资成为去年投资激增的主要驱动力,其中也是以风电为主。在这方面的投资中,股票市场表现也比较突出,2007年融资额达234亿美元,超过2006年105亿美元的两倍。2007年,对太阳能方面的投资也表现不俗,总计286亿美元,该领域投资自2004年起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4%。

  如果要达到温室气体减排、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能效提高的目标,对可持续能源的投资就必须保持强劲增长。据英国新能源财经有限公司2008年全球展望的预测,从现在到2012年,每年对可持续能源的投资额预计将达到4500亿美元,从2020年到2030年,每年的投资额将增至6000亿美元。该行业2007年的表现符合以上预期,目前的信贷紧缩正在考验市场决心,但还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同时,可持续能源投资正在呈现出范围更宽、更深、规模更大的景象,不仅投资额持续增长,投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多元化。专门针对清洁能源投资的基金的大量涌现,说明主流资本市场现在已经充分接受可持续能源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可持续能源在地域上不断拓宽,新的产能持续从欧洲转向中国和美国。前几年,在中国的可持续能源投资大部分用于作为出口产业的制造产能的扩张上。但即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让中国下了更大的决心,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降低每单位GDP的能源消耗。2007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项目(不包括大水电)上的投资较2006年增长91%,达到108亿美元。

  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投资(仅包括风险和私募股权投资,股票市场和项目融资)中所占的份额从2004年的13%(18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260亿美元),市场扩张了14倍。其中,中国、印度和巴西合计吸引了最多的投资(占2007年发展中国家投资的82%)。

  根据这份报告,中国的可持续能源项目融资在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10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新增风电装机,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6GW,超过2006年的2倍。

  而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中,印度占注册项目总数的32%、中国占19%、巴西占13%,是三大主导力量。然而,就产生的减排额而言,中国以占53%的优势遥遥领先,印度位居次席,仅占15%,反映出中国的CDM项目平均规模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0: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分析

1、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上世纪两次石油危机给西方国家的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尤其是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常规化石燃料的一种替代能源,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2017年20%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2002年已经达到12%);欧盟,2010年22%的电力或整个能源的12%将来自可再生能源(1999年可再生能源电力为14%,1997年占整个能源的6%);德国,2020年20%的电力和2050年整个能源的5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2002年电力占6.8%);日本,2010年光伏发电要达到483万千瓦(2003年为88.7万千瓦);拉丁美洲,2010年整个能源的10%要来自可再生能源。
  
  2002年全世界消费的可再生能源近30亿吨标准煤,约相当于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其中传统可再生能源约占85%,新的可再生能源约占15%。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中,风力发电是发展最快的。在过去的6年里,风电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2%,2004年新增装机797.6万千瓦,全球累计风电装机达到4731.7万千瓦。欧洲是世界风电发展最快的地区,2004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的72.4%在欧洲,15.9%在亚洲,6.4%在北美。2003年,欧洲风力发电量达到600亿千瓦时(相当于欧盟15国2.4%的电力),满足1400万户家庭提供了电力需求。
  
  太阳能发电也发展很快。2004年,全球光伏电池的生产首次超过了100万千瓦,比2003年增长了60%。全球88%的光伏组件和光伏电池的生产集中于12家国际大公司,其中日本占全球的52%,欧洲占26%,美国占12%。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国是日本(61.8万千瓦)和德国(18.5万千瓦)。
  
  太阳能热水器是完全商业化了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者和消费国。国际能源机构(IEA)的一项研究提供的2001年统计数据表明,太阳能集热器的全球总计安装面积为1亿平方米,排在前位的国家是中国(3200万平方米),美国(2340万平方米),日本(1210万平方米)和欧洲(1120万平方米)。无论是光伏发电还是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未来的主流趋势是发展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技术。
  
  生物质资源是多样化的,在全世界应用广泛。2002年底全球生物质能源发电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超过2000万吨。德国在利用厌氧发酵(沼气工程)处理废弃物发电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目前已建成1900个沼气工程,2004年沼气发电装机27万千瓦。
  
  与此同时,国家上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也都取得新的进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趋势
  
  纵观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有以下几大趋势:
  
  (1)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本持续下降。
  
  以风力发电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风力发电的单机容量从10个千瓦,上升到几千千瓦。2003年世界安装的风机平均单机容量已经达到1300千瓦,风电成本从80年代初的20美分/千瓦时,下降到目前的5美分/千瓦时左右,其中自90年代以来,成本就下降了50%。据预测,2000至2010年风电成本还可以下降30%。届时,风电成本基本上可以和常规能源发电相当。
  
  (2)发展速度加快,市场份额增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欧盟为代表的地区集团,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连续十多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年增长速度在15%以上。近年来,以德国、西班牙等国为代表,一些国家通过立法等方式,进一步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1999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发展较快的西班牙,2002年风力发电占到全国电力供应量的4.5%,德国在过去的11年间,风力发电增长了21倍,2003年占全国发电量的4%;瑞典和奥地利的生物质能源在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高达15%以上;巴西生物液体燃料替代了50%的石油进口。
  
  (3)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可再生能源,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宏大的计划和工程。欧盟是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受益最多的地区。1997年欧盟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白皮书,制定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欧盟总能源消耗的12%、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整个欧盟国家的能源构成中要达到50%的雄伟目标。2004年4月,主要的欧盟国家达成共识,分别制定了2010年和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英国和德国都承诺,2010年和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分别达到10%和20%;西班牙表示,2010年其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就可以达到29%以上;北欧部分国家提出了利用风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逐步替代核电的战略目标。
  
日本于1993年实施“新阳光计划”,它涵盖了74年的“阳光计划”、78年的“月光计划”和89年的“地球环境技术开发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清洁能源问题,加速光伏电池、燃料电池、氢能及地热能等的开发利用,以降低现有能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外继“阳光计划”之后,日本1997年又宣布了7万太阳能光伏屋顶计划,计划到2010年安装760万千瓦的太阳能电池。在“地球再生计划”的指导下,日本的光伏技术在9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0年,京都陶瓷、夏普集团年生产能力合计达到10万千瓦级,超越德国西门子,位居世界的前两位;日本的汽车工业普遍开始了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制,丰田、本田定于近期实现市场化,这样日本也将成为像美国、德国等国家一样在燃料电池车技术领先的国家。

  美国提出了逐步提高绿色电力的发展计划。主要是通过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发电等来达到目标,其中太阳光伏发电预计到2020年将占美国届时发电装机增量的15%左右,累计安装量达到3600万千瓦,保持美国在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制造水平的世界领先地位。专家们估计,到2020年全球太阳光伏电池将超过7000万千瓦,其中美国占50%。美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基本战略,一方面是占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同时建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广阔市场。在这一发展战略指导下,美国不仅拥有各种高科技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制造能力,同时也要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
  
  (4)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朝阳的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潜在经济利益。
  
  当今世界上,可再生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已越来越大。据欧洲风能协会统计,2002年全世界风电市场产值在70亿欧元,开发出的电力可以满足4000万人的需求;预计2020年全世界风机规模将达到12亿千瓦,年营业额在670亿欧元。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前景也很广阔,据欧盟估计,全球光伏市场到2020年将增加到7000万千瓦,光伏发电将解决非洲30%、OECD国家10%的电力需求。澳大利亚在新世纪能源规划中,提出2010年前建立年销售额4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光伏发电技术开发与制造,估计到2020年美国将占领全球太阳光伏电池的一半。另外,全世界生物质能源的商业化利用将达到1亿吨油当量,并形成千万吨级规模的生物液体燃料的生产能力。根据欧洲太阳能协会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可能拥有14多亿平方米的宏大市场。欧盟计划到2015年安装大约1.9亿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相当于提供3700万千瓦和930亿千瓦时的电力和电量。
  
  可再生能源不仅拥有良好的经济前景,而且,随其产业化的发展,将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美国学者认为,投资于能源效率和太阳能等技术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大约是石油、天然气的2倍。在欧洲已经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就业人口。据欧盟的估计,当2010年欧洲风力发电达到约4000万千瓦、光伏发电3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1000万千瓦和太阳能集热器1亿平方米时,总计可提供约150万个就业机会,而且这还不包括每年可能有170亿欧元商业出口所创造的、额外的潜在35万个就业机会。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
  
  3、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验
  
  (1)发达国家依靠技术上的优势和产业的大发展占领可再生能源市场。
  
  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美国、日本、欧洲都是世界上的领先者。这些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及领先的科技力量,具备将先进技术转化为产业的实力,加上超前发展的意识,致使大多数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都集中在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并拥有最大份额的市场。这些国家以科技为前导,吸引产业界参与研制和开发20年后、乃至50年后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的关键技术,加速这些技术的产业化,形成相应的制造工业基础体系。换言之,以国家先期投入为引导,唤起企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占领的技术制高点的战略眼光和决心。如美国政府始终要求企业要保持其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能力的国际领先地位,先后制定了太阳光伏电池、风力发电装备和氢能技术发展的路线图,抢占了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制高点,确保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日本则利用其电子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品,其产量已经相当于全球产量的50%以上。英、荷、日、美等国企业基本垄断了全球的光伏发电产品市场。世界上最优秀的风机制造技术则集中在丹麦、德国、西班牙和美国等几个国家。丹麦1999年占据了世界上60%的风机市场,他们生产的风机绝大部分用于出口。
  
  (2)明确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中长期目标,建立起稳定的市场规模,保证投资者的长远利益。
  
  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明确提出,利用30年左右的时间,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特别是风力发电技术取代核电技术。这一决策,大大增强了企业界对开发风力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装备的信心和步伐,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便迅速建立了装备制造、安装和运行维护的产业体系,2002年风力发电装机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风力发电最为强大的国家。

  (3)政府重视,依靠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各国共同的特点
  
  脱离政府的大力支持,仅靠可再生能源自身能力是无法发展的。世界可再生能源的的发展,无论本着什么目的,政府高瞻远瞩,从政策、法律上给予支持,是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不同国家先后采取了配额制、强制购买、有限竞标、绿色证书、特许经营等激励政策。尽管这些政策的效果因地而异。但是不论采用那种政策,只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其政策效果就明显。德国、西班牙为了鼓励风力发展,颁布了“购电法”以吸引投资;英国早期实施“非化石燃料公约”制度,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条件;美国有些州及澳大利亚实施配额制(RPS),要求在电力供应中可再生电力的比例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这些措施针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障碍,对可再生能源的起步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另外,以立法的形式强制社会接纳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也为可再生能源的前景提供了保障。
  
  (4)营造公众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氛围。
  
  由于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长期宣传教育的结果,公众普遍接受与环境有益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高电价政策、绿色能源政策都能得到公众的认同。在纽约、伦敦等主要国际股票市场上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长期以来都是绩优股。在很大程度上,公众的认同成为政府和企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主要动力。例如以壳牌为代表的石油财团都建立了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0 09: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襁褓中的海上风电 《商务周刊》

中国海上风电的准备工作尚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

  □实习记者 朱晨

  站在威海港向北眺望,140米高的白色测风球孤独立在海天之间,它在这里已迎风转动了两个月之久。这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建造的亚洲第一座海上测风塔,也是一座海上风电场的先导工程,主要功能是检测收集不同季风的气象资料,为风电场的装机编组、海底电缆铺设及岸基变电站设计建设提供数据。

  据此前网上透露的消息,这个项目总投资约210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110万千瓦,一旦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测风塔的落成标志着这个项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目前关于这个项目,只有今年3月20日下午威海市成立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项目战略合作委员会的一则新闻,计划今年10月开始一期建设,计划10年内完工。

  至今已经三个多月过去了,这个项目的进展再无下文。

  《商务周刊》就威海海上风电项目向中海油求证时,得到的回答是“网上的消息是不准确的,威海项目的消息以公司网站公布的为准”。中海油官方网站上没有关于威海海上风电的任何消息。

  不过,该项目的“全球最大”早在2008年2月28日就被宝新能源(爱股,行情,资讯)公司和广东省陆丰市签署的装机总容量125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刷新”了。但是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的“重点项目”清单上,这两个发展清洁能源的“世界之最”都没有被提及。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贺德馨一直呼吁对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持科学的态度。在他看来,中国还不具备建造这种大型海上风电项目的实力。“我国海上风电的准备工作做得还很不够,陆上大规模普查风力资源还没有完全查清楚,而海上的风力资源普查则刚刚开始。”他对《商务周刊》说,“目前远远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条件。除资源普查外,海上风电机组和海上风电场建设工程中也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攻克。”

  看来中海油对于海上风电的难度还是估计不足。“现在欧洲也只是稳步发展海上风电场,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整机商丹麦Vestas公司,技术全球领先,但在一个海上风电场的项目中也出了问题,更换了风电机组上的齿轮箱。”贺德馨说。

  风电大跃进

  目前海上风电技术主要掌握在欧美国家。丹麦2000年在哥本哈根湾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意义的海上风电场,到2006年底,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只有100万千瓦,约占世界风电装机总容量的1.5%,其中欧盟约为90万千瓦。

  尽管规模尚小,但海上风电是欧盟和中国政府都十分看好的新能源方向。2007年3月,欧盟公布了能源发展绿皮书,提出风电在2020年的欧盟范围发电总量中占12%,其中海上风电占1/3的目标。按照欧洲风能协会的计算,到2020年,欧洲风电装机1.8亿千瓦,海上风电约为8000万千瓦。

  三个月后,中国也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并建成 1?2个10万千瓦级海上风电试点项目;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并建成100万千瓦海上风电。

  闻风而动的企业快速反应能力让政府有些措手不及。仅2007年,中国风电的装机容量就净增了330.4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了590万千瓦,提前三年完成装机目标。中海油威海项目的预计装机总量已经超过了该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要到2020年才可望实现的目标。

  现在已经出现的“海上风电大跃进”让人啼笑皆非。贺德馨强调说,“目前我国风电的重点还是发展陆地的风电。”

  今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通过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将201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调整为1000万千瓦,并特别强调要加强对近海风能开发技术的研究,开展近海风能资源勘察评价和试点示范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据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都安排了海上风电的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工程就是发改委做的示范之一,这是中国第一个海上风力发电场,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1.22亿元,总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预计2009年竣工投入使用,年上网电量2.5851亿千瓦小时,将满足上海约2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贺德馨指出,我国陆地风电场的可利用率还偏低,平均不到90%,而国外则高达95%,这中间的发电量和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损失,原因就是对风电技术难点的估计不足。”他说,“有些风电场项目在前期工作中对风资源的测量和风电机组的布置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结果导致一些安装后的风电机组不能按要求发电。”

  丹麦在总结风电产业经验时,把其成功的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归结到风电机组的质量认证和采用技术标准。贺德馨认为,中国必须建立起标准、检测和认证三个体系,来保证风电机组运行可靠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开展认证工作。“问题是企业是不是严格按照标准来做。目前中国还没有实行强制性认证,而在国外想进入风电场的风电机组必须通过认证。”

  贺德馨指出,风电机组这样的大型电力设备,有国产化要求是必然的,“但是,我国兆瓦级风电机组技术才刚起步。海上风电机组功率一般在3MW以上,目前我国陆上3MW的风电机组还没有研制出来。大连重工为上海东海大桥项目提供的3MW风电机组正在研制中。”

  他分析说,“按照科学的研制程序,一般海上风电机组样机要先在陆上试运行后再到海上,而且从样机运行到投入生产需要一年的时间。风电机组是高新技术。现在有的企业对这一点认识还不够,认为技术可以用钱买得到,但是像任何高新技术一样,风电的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

  愈挫愈勇的中海油

  当人们说起传统能源巨头中海油时,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其海上石油或者天然气战略。但是据一位中海油内部人士介绍说,事实上早在2005年该公司就开始了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并在2006年决定了以开发和利用风能为主,确立了以开发和利用近海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2006年8月,中海油成立了新能源开发办公室,后改称“新能源(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2006年底,踌躇满志的中海油联合三峡开发总公司、上海申能组成联合体,竞标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由于中海油拥有丰富的海上作业经验,所以最被看好,但出人意料的是中海油没能中标。

  中海油反而愈挫愈勇,2007年4月26日,中海油决定在渤海湾距离陆地70多公里的海上建造为海上石油开采服务、装机容量为1.5MW的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风力发电站??中海油绥中36-1风电站。中海油还在当年底与福建省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海油也将在福建开展海上风电项目。

  除中海油外,中电国际、大唐、中广核等能源巨头也在近几年争相试水海上风电。业内专家韩晓平向《商务周刊》解释说:“海上风电有它独特的优势。不需要占用土地资源就可以建大型项目;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的年发电时间一般可在3000小时以上,要比陆上2000小时的发电时间长不少,利用效率大大高于陆地风电场。”

  “国家为了让企业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施行绿色配额,一旦实行绿色配额,从事新能源的企业就不会受到影响,不会增加它的经营成本。”韩晓平把绿色配额看作企业发展海上风电的主要动因。

  全国政协委员张红力在今年“两会”《建立绿色配额交易??以机制创新促节能减排》的提案中提议建立绿色证书制度,通过绿色配额交易将节能减排变为市场化的长效机制,建议政府强制性规定能源供应商和消费者在能源生产、消费比例中必须配额一定数量的绿色证书,并积极推进配额的市场化交易,使绿色证书可以在期货或现货市场进行交易,允许金融机构介入,使绿色证书成为金融产品,有效地将节能减排与金融市场进行优化配置。

  中海油认为凭借丰富的海上作业经验和强大的海上工程能力,上马海上风电是自己最为合理的选择。中海油另一位人士对《商务周刊》说:“中海油在海上操作了将近30年,海上设备、设计、安装都有经验,也比较了解中国近海的情况。”

  “中海油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下选择海上风电的,海上风电与其他新能源相比是最干净的,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也符合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他补充说,中海油强大的赢利能力,也给海上风电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和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项目要面对更多的技术、人才难题和巨大的资金投入。上述中海油内部人士也强调了海上风电的高额成本。“隔着一层海水就需要用特殊装备和专业人员潜到海底勘探调查,需要先建塔基,需要海上工程船,海上工程船即便是什么都不干停在那里,一天也要50万元的成本。

  “海上和海下作业对装备的要求很高,高标准装备的背后就是高额成本在支撑,就是拿钱堆起来的。”他介绍说,陆上风电场安装一台风电机组,1kW的成本是1万元人民币,海上风电则要两万元甚者更多。

  高成本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由于中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技术发展和人才储备都很不够。例如要设计一个海上风电机组的塔架,需要考虑很多陆地上可以不考虑的问题。在北方,要考虑海冰对塔架的破坏;在南方要考虑台风;同时南方和北方都要考虑海水的腐蚀性。

  “目前中海油有一个自己投资、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并已经装机运行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绥中36-1风电发电站,让我们更坚定了做新能源的信心。”该中海油人士说,“如果考虑到公司十年二十年的发展,新能源就必须要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这是时不我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14: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尔:10年内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是美国政界关注气候变化的重要代表人物。7月17日,他在华盛顿发表演讲,主张美国要在10年之内结束化石能源时代,实现100%以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前一阶段美国就是否开采近海石油发生激烈党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开始表明其能源政策的背景下,戈尔的这篇演讲引起了美国和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戈尔的建议是否会被奥巴马采纳,是否会影响美国下届总统的施政方向,对环境、能源和地缘政治等重大国际议题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观察和关注。《第一财经日报》特摘译部分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如今是美国的一个关键时刻。经济形势很可怕,而且还在恶化;汽油、电力价格飞涨;工作岗位随外包而减少;房产抵押贷款麻烦不断;银行、汽车公司和其他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杰出的商业领袖说,除非美国人有勇气迅速做出重大改变,否则这只是麻烦的开始。

  其中气候危机的恶化尤为严重??远比预期的来得快。根据游弋在北极冰盖下的海军潜艇所获得的数据,科学家警告说,北极冰盖在夏季完全消融这种情况,有75%的概率会在五年内出现。这将会进一步增大格林兰冰盖消融的压力。专家警告,格林兰最大冰川之一雅各布港冰川(Jakobshavn Glacier)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化,每天消融的冰多达2000万吨,相当于纽约市居民一年的用水量。

  两份来自军事情报专家的重要研究报告警告国家领导人,气候危机意味着国家安全上的威胁,其中包括产生上百万气候难民,在世界各国影响稳定的可能性。

  7月15日,27位政界和军界耆宿警告说,一场可能由丧失海外石油资源所引发的“能源海啸”将危及国家安全。与此同时,伊拉克战争在继续,而阿富汗的战局似乎又有恶化的苗头。

  近来天气也是越来越反常。在我们的记忆里从未有过这么多龙卷风、这么长时间的干旱、这么大量的降水和创纪录的洪涝。加州和美国西部其他地区的大火史无前例。升高的气温使植被变得更干燥,所引发的大火在加拿大、希腊、俄罗斯、中国、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肆虐。特拉维夫大学地球物理学和行星科学系的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一度,雷击数量就增加10%。而加州大火正是由雷击引燃的。

  同许多人一样,我认为迄今为止的措施都不足以应对上述问题。

  美国之所以在这些危机面前无所作为,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总是孤立地对单个危机提供旧式的解决方案,而不把其他危机考虑在内。这些过时的方案非但没有效果,反而往往加剧了其他危机。

  但如果我们把这三个看似无法应对的挑战联系起来考虑,就会发现其中贯穿着一条共同线索:我们过分依赖化石能源,依赖碳基燃料,这是经济、环境和国家安全危机这三大挑战的核心。

  因此一切问题的答案已在我们手中。那就是:我们必须不再依赖化石能源,不再依赖碳基燃料。如果我们可以使用这样的燃料:不昂贵、无污染,可以大量获得而且就在美国国内,那情况会怎样?

  我们是有这样的燃料的。科学家已经证实,每40分钟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能足以供应全世界一整年的能源需求。从太阳能中汲取一小部分就可以生产美国所耗费的全部电能。每天吹过中西部走廊的风能也足以供应美国的电力消费。地热能同样也能为美国提供大量的电能。

  然而,要把这种激动人心的前景变为现实,真正解决我们民族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开端。

  正因如此,我今天就要发起一个战略性的倡议,其宗旨是把美国从危机中解放出来。我要求美国在未来10年中努力做到,以可再生能源和真正清洁的无碳能源来生产我们所需电力的100%。

  若干年前,提出这样一个要求都是不可能的。然而事情已经有了变化:相对于石油和煤炭价格飙升,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成本则迅速下降,急剧改变着能源经济形势。

  当我32年前初次进入国会的时候,我听到专家作证说,如果石油价格升到35美元一桶,可再生能源就会变得有竞争力。今天石油的价格超过135美元一桶。而且亿万美元正在投入太阳能集热设施、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地热电站和其他种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能源使用效率和节约能源的新途径。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其成本会继续下降。例如制造太阳能电池所需的特殊硅材料不久前的价格还高达300美元每千克,而最近的合约已经降到了50美元每千克。

  有人说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我请他们同我一起会见那些有志发动这场革新的企业家。我亲眼见过他们正在做的事业,所以毫不怀疑我们一定能实现目标。

  有人说成本仍旧太高。我请他们考虑一下,如果我们继续依赖正在迅速枯竭的碳基能源,以满足全世界迅速增长的需求,石油和煤炭的成本会不会停止攀升。只要石油和煤炭需求增长,其价格就会上升。然而太阳能电池的需求增长,其价格反倒会下降。

  当我们向外国送钱,以购买日常使用石油的近70%,那些国家建起摩天大楼,而我们则在流失工作岗位。如果我们拿同一笔钱来建造太阳能电站和风力电站,我们就能创造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为本国赢回就业机会。

  也有人说这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其中有些人是既成状态的卫士??那些人出于既得利益,希望现有体系永远维持下去,不论我们其余的人需要为此支付多高的代价。但即便是从碳时代获利的那些人也不得不承认那个时代会不可避免地衰落。一位OPEC石油部长曾说:“石器时代的终结并不是因为石头短缺。”

  有人说10年时间太短。我请他们考虑一下科学家的警告,如果我们再拖10年不行动,风险有多大。权威专家预言,我们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来治理全球变暖的污染源,否则我们就会永远丧失从环境危机中复原的机会。石油、煤炭的使用增加,就意味着污染加重。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使用增加,就意味着污染减轻。

  当然,在10年内达到100%可再生和清洁电力的目标需要我们克服许多障碍。例如目前美国还没有足够发达的全国性输电网络,能够把太阳能、风能富裕地区和需要电力的东西部城市群连结在一起。全国电网是关键性的基础设施,就像高速公路和电信网络一样,对经济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如今美国的电网已经老化、支离,时有断电危险。电网系统的电路损耗和故障维修每年要耗费1200亿美元。这个系统反正需要升级换代了。

  我们可以帮助举步维艰的汽车企业转向生产充电电动车,来进一步提升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如果电动车成为主流,可以大大降低行车成本,减少污染,增加电网的灵活性。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力行节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是最好的投资。

  美国要转向可再生能源,还必须对在这一过程中受损的无辜美国人进行扶助。例如我们必须向那些在危险条件下保障现有能源供应的人们表示承认,要保证在煤炭工业调整过程中被迫转行的每一个煤炭工人都有好的岗位,在新鲜空气和阳光下的岗位。

  当然,我们能够也应当坚持把碳基能源造成的环境破坏计入其成本,从而加速美国的转向。长期以来我就支持大幅减少工资税,而以二氧化碳排放税来取代。我们应当对能耗课税,而不是对挣来的钱课税。这是我们所能够推进的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项。

  为了促进国际合作,关键是美国要重新加入全球共同体,在明年12月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其内容应包括二氧化碳减排和建立全球伙伴关系。这个伙伴关系应承认,应对极端贫困和疾病威胁是解决气候危机国际日程表的一部分。

  我们正身处一场总统大选的前夕。我们正处于一个国际气候缔约进程中,这个进程会在新总统任期的第一年底之前结束。认为美国要等待其他国家加入我们的事业,会犯很大的错误。事实上,我们必须先行一步,因为那是推动其他国家的关键??而且率先迈出这一步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

  所以请求你们,在各个层次,同我一起向两位总统候选人发出呼吁,呼吁他们接受这一挑战??让美国在未来10年内100%转向无碳发电。是时候超越空洞的修辞了,我们现在就要行动起来。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8-7-28 15:02:4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15: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预测今后5年全球太阳能热发电规模

太阳能利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光电池把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另外一种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后者将热能再转化为电能,这种发电方式被人们称为太阳能热发电。美国环境智囊机构地球政策研究所近日发表了对今后5年全球太阳能热发电规模的预测结果。根据预测,到2012年全世界通过聚光装置利用太阳热能使液体加热产生蒸汽发电的太阳能热发电规模将达640万千瓦,相当于2007年的14倍。

  太阳能热发电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但是由于石油价格的回落和太阳能热发电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1992至2006年间太阳能热发电的发展步入低潮。近两年由于人们对全球变暖的担忧和能源价格的持续攀升,使太阳能热发电再次受到重视,2007年全球太阳能热发电规模增长了10万千瓦。

  该研究所指出,2007年美国在时隔16年后在内华达州建设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等,使全球的太阳能热发电规模达到了约46万千瓦。

  太阳能热发电除了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外,与使用太阳光电池板的太阳能发电相比,能源效率高,蓄热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08: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电产业:未来增速是否依旧

(中国新能源网)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加上“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出台,为风电产业发展描绘了诱人前景。在大唐、国电等五大发电公司的带动下,包括地方的一些发电公司及海外投资者,纷纷在国内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测风圈场,投资建设风力发电项目。近年来我国风电呈暴发式增长,最近两年的新增装机和累积装机容量增速都超过100%。2007年我国新增装机296万千瓦,截至2007年底累计装机约600万千瓦。

  关于我国风电发展的规模,“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曾提出到2010年风电装机500万千瓦,这一目标已在2007年底被突破,随后目标修正为2010年装机1000万千瓦。目前关于未来我国风电装机规模的争论围绕在2010年的规模上:1000万千瓦,1500万千瓦,2000万千瓦,或者更多?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500万千瓦以上装机容量的发电企业在2010(2020)年要至少有3%(8%)的非水电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虽然这一中长期规划不具有硬性约束力,但作为电力主体的五大发电集团、各省电力集团都具有国企政府背景,这决定了其企业发展规划中的风电规模将达到或超过上述规划的比例。按照截至2007年底7.13亿千瓦装机容量,按照70%的政府背景的比例计算,到2010年,约5亿千瓦需包含3%的风电,即到2010年的累计风电装机保守可达1500万千瓦。

  而考虑到截至2007年底风电装机已接近600万千瓦,按2008-2010年每年平均新增400万千瓦来计算,至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可达1800万千瓦。

  2008年以来,随着甘肃省酒泉市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及立项建设,风电建设的热潮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们综合判断,到2008年底,风电规模就可能达到1000万千瓦,到2010年累计装机容量可达2000万千瓦。(周涛)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8-7-31 9:09:4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6: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能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能源

直以来,风能被认为是清洁高效的能源,相对于化石能源甚至是生物能源来说,风能非常环保,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相继发展风能,据数据显示,如果能利用全球所有的风能来发电,估计其发电总量将超过1300亿,这一数字的1%可以满足整个北美大陆的电能消耗了。 

  根据环球能源网整理统计,2005年,欧盟国家因为风力发电可以减少2800万吨CO2,9.4万吨SO2和7.8万吨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据丹麦BTM 公司预计,到2025 年,如果风力发电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0%时,即可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和欧洲一样,风力发电带给中国的好处也是迅速而明显的。举个很小的例子,我国内蒙辉腾锡勒及河北张北两个世界风力发电网风力发电场建成后,将会每年提供北京5%的用电量,仅此一项可节约标准煤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0万吨,二氧化硫2.5万吨及烟尘3万吨。 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不过,风能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受到地域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制造成本和技术上的瓶颈等,但是在各国的政策鼓励和税收优惠的拉动下,渐渐的可以和目前常用的能源价格相比拟,也这是这些原因,才最终刺激了从上个世纪末延续至今的风力发电的大发展。截止到2006年底,全世界的装机总量已经将近7500万千瓦,其中欧洲依然在风力发电开发领域遥遥领先,整个欧洲装机占到了世界风力发电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二。 

  目前全世界的装机容量正在以每年25%以上的增速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致力于这一完全清洁能源的开发。而且,令人振奋的是,截止到目前,我们所开发的风能仅仅占了可开发的总量的极小的一部分。大自然对于善待她的人无疑是非常慷慨的。据测算,以欧洲和中国为例,如果完全开发,仅这两个地区拥有的海岸风能,能满足区域内全部的电力需求。所以,也许对于风能来说,现在的一切只不过是刚刚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4 15: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10到20年内全球风能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德国风能协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该机构对全球风能产业未来发展的预测报告。报告称,在未来10到20年内,全球风能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据预测,未来10年内,全球风能市场将保持每年20%的增长速度。到2017年,每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由2007年的2万兆瓦增加到10.7万兆瓦;全球风电装机总容量也将从2007年的9.4万兆瓦增至71.8万兆瓦。

德国风能协会专家托斯顿?赫丹表示,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17年全球风电设备制造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欧元。

该协会所调查的全球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大多看好中国市场未来发展前景。许多企业计划通过合资、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报告预计,2010年后中国年增装机容量将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销售市场。

此外,报告还指出,欧洲国家的风电开发早于世界其他国家,但目前欧洲外的市场发展更为迅速。2007年,欧洲风电总装机容量占到全球总额的61%,而预计到2012年欧洲所占份额将下降到一半以下。2007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西班牙、德国和印度,这五国占到了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78%。

作为风电发展的先驱,德国本土风电装机容量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该协会预计,到2017年德国风电装机容量将为4.4万兆瓦,年增速为10%左右。目前,德国陆上可利用风电场地基本已经饱和,新建海上风电场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据预计,德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海上风力发电能力到2017年将达到1.15万兆瓦。

德国风能协会专家指出,目前德国风机制造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3,德国制造企业需要为行业发展的黄金期做好准备,在短期内需要大力增加投资、提高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6 13: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配额4% 发改委或促可再生能源强制并网

  在奥巴马把发展新能源定位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之时,国家发改委也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新能源政策。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一份由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起草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配额标准建议稿》(以下简称《建议稿》)已经直接交达国家发改委。该《建议稿》建议,未来五大电力集团或者电网公司在发电或输送电力的同时,将被强制配以可再生能源电力。

  “这意味着,煤电企业与可再生能源企业将从竞争转为合作,一旦《建议稿》讨论通过,中国将实现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相似的可再生能源管理方式,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难的情况将得以缓解。”业界人士说。

  并网发电将被强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建议稿》中提出的配额标准将集中在4%左右。即每年电力企业和电网公司生产及运输的电力中,必须有4%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如果电力企业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电场无法满足这一标准,可以向外界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按照这一设想,这项条例将会强有力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

  五大电力集团以及电网公司并不是第一次得知可再生能源并网配额制的事情。“几年前就已经讨论过,但是没有通过。”大唐电力规划部门相关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目前大唐电力还没有收到发改委针对该建议稿的讨论正式通知,“但是,这项政策一旦通过,对企业的影响将非常大。”

  据了解,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实施多年,其基本含意是,在国家电力建设中,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必须达到一定比例。同时还规定,与配额比例相当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可以在各地区(各电网)间进行交易。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可再生能源法》在起草过程中,曾考虑引入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并制定为第16条,但是在与利益相关者讨论过程中,反对声比较多。“当时为了法律能顺利通过,最后将配额制去掉了。”知情人士说,由于推行的实际困难,当时反对呼声最高的就是电力企业和电网公司。

  时隔3年,“现在看,《可再生能源法》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法律,可实施性不强,所以需要正式配发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条例。”曾参与该《建议稿》起草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我们要把输送和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变成电网公司和电力企业的义务和责任。”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记者了解,这一《建议稿》将由发改委组织五大电力集团以及电网公司参与讨论,并最终决定究竟是由电力公司还是电网公司实行配额。

  “4%?这是不可能的。”大唐电力规划部门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该人士表示,即使大唐能扩大风电装机容量,电网公司也没有能力输送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

  面临这种困境的不仅仅是大唐一家,据业界人士透露,目前国内的几大电力集团的风电场情况都类似。

  “天天都要和电网公司打交道,和他们协调电力输送的问题。” 前述大唐规划部门人士抱怨。

  现实的情况是,由于上不了网,国内风电资源丰富的甘肃和内蒙古东部的大量风电场只能处于停产状态。

  对于电网公司而言,也是满腹苦水。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胡学浩曾多次参与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课题研究。“在外界看来,可再生能源是环保的,可是像风电这样不稳定的电力,对电网是一种污染。”胡学浩表示,风电是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风力发电不稳定,对电网的安全供电经常造成冲击。“电网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是上了一个风电场项目,所有的风力发电就能被全部输送出去。”胡学浩说。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的技术问题,国家电网公司甚至和IBM等企业讨论是否引进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功能之一,便是监测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电网系统中的比例和安全输送的情况。

  据记者了解,在《建议稿》中,也考虑到电网公司的实际问题,例如《建议稿》建议,每50公里的电网建设都由国家出资补偿0.1元。

  “我们是希望这个《建议稿》能在年前获得通过,这样也是切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前述消息人士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9: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吸引全球15%投资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风电市场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资源专业委员会10月29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风电投资中,15%的资金投向了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

这份题为《2008中国风电发展报告》的报告披露,去年中国风电行业吸引到的投资达340亿元人民币,约合34亿欧元。在国家政策和大量资金的带动下,我国风电产业进入到超高速发展阶段,2007年新增风电装机340万千瓦,超过过去10多年的装击总和。截至去年年底,我国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04万千瓦,成为世界第五大风电大国。

上述报告预计,今年中国风电装机将突破1000万千瓦,提前2年实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2010年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的目标。国家制定的2020年风电装机3000万千万的目标,有望在2011年实现。到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保守估计将达到8000万千瓦。

始于去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很多行业投资收缩,但中国风电产业似乎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出现了新的机遇。在10月29-31日举行的200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乐观的情绪洋溢在会场内外。国内最大的风机制造商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表示,中国政府下一步可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新项目上马,并加快项目的审批。最近两年,很多大型企业进入到风电装备领域,这些能量将在未来几年内释放,推动风电行业保持快速发展。

不过,中国风电高速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有待政府和企业破解。《2008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发展风电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电网建设滞后,上网电价偏低,部分风电设备存在质量隐患,技术创新和人才较为匮乏。

其中,上网电价是制约风电产业投资商发挥积极作用的薄弱环节。上述报告指出,中国风电的上网电价比国外平均水平低1-2欧分/千瓦时,个别地区甚至出现风电上网电价接近或低于火电电价水平的不正常现象。尤其是我国于2003-2006年进行的4期风电特许权招标中(总装机容量165万千万),几乎都是报价最低的投资商中标,实际的中标电价被认为低于合理范围。

“过低的电价对风电投资多元化造成了很大伤害。”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气候变化与能源项目主任陈冬梅说,由于看不到利润空间,一些民营和外资投资者可能会从风电项目中退出,更多的风电项目被国有大型企业所垄断,这些国有企业在现阶段“赔得起”,只要掌握了资源,不愁在未来5至10年后盈利并重新掌握主动。

此外,过低的电价也使得风电投资商压低风电设备的成本,一方面可能使采购到的风电设备存在质量隐患,另一方面会使风电设备制造商无法积蓄资金进行长期的能力建设和技术创新。“这种影响更加可怕。”陈冬梅说。(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伟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1-1 09:29 , Processed in 0.02297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