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align=center>二甲醚推广起步产业风险不容忽视</DIV> 二甲醚是一种新兴的替代能源,可以从煤炭、天然气、生物有机物中提取。清洁无毒,易于液化,是比较理想的清洁代用能源。相关专家表示,二甲醚的主要来源是煤炭,而我国的煤炭储量非常丰富,因此二甲醚的推广符合我国的能源特色。 "生产300万吨二甲醚大约需要900万吨煤,"一位满世集团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仅鄂尔多斯市,探明的煤储量就有2000多亿吨,现在的开采量大约为1.5亿吨。而鄂尔多斯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0%的地下有煤炭。" 该人士表示,二甲醚燃料的规模化生产已经完全可以做到。"煤储量够丰富,成本也可以控制,大概每吨2800-3000元。" 目前,二甲醚正在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上海第一条二甲醚公交示范线路将于今年3月份在杨浦区军工路开通,沿线配套有二甲醚燃料加注站。根据<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项目指南>(2006-2008年度)的要求,到今年底将完成30辆二甲醚燃料示范车辆生产,到2008年达到百辆级生产能力。 "我们计划在世博会期间,批量使用二甲醚燃料公交车。"2月9日,上海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而在此之前,关于二甲醚替代民用燃气的方案已经获得云南省和重庆市建设厅的审批。"发改委和山东省建设厅也正在对此提案进行论证,预计2007年第一季度便会获得审批。"一位山东省发改委的人士对记者说。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所所长黄震告诉记者:"二甲醚主要有三个用途。在民用方面可以代替液化石油气;在汽车燃料方面可以替代柴油;还有就是作为溶剂和喷雾剂,但用量比较少。" 我国目前二甲醚的年产量为20万吨。"很大一部分是作为化学溶剂,也有小部分掺入液化石油气作为民用燃料。"山东久泰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满世集团人士介绍,"中天合创"生产出来的二甲醚将主要作为民用燃气向内陆地区提供。 "二甲醚在价格上有优势,比液化石油气要便宜5%-10%,"上述人士说,"一瓶气便宜个二三十块钱,对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地区居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车用燃料方面,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所从1996年就开始进行二甲醚汽车发动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公交车的发动机。"黄震说,"二甲醚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一样,都是压燃原理。因此二甲醚主要是替代柴油汽车。" 去年,由上海交大、上汽集团、华谊集团合作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以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样车。目前,上海柴油机股份公司则已完成10台二甲醚发动机产品开发与生产。申沃客车有限公司近期将完成10辆二甲醚公交车的安装、调试。 在其他车型方面,据山东久泰化工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久泰化工已经分别和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达成合作科研计划。上海交大负责二甲醚城市客车的研制,吉林大学负责小型二甲醚轿车的开发,西安交通大学则进行二甲醚中巴车的研发。 隐藏的风险 然而,和任何一个新兴产业一样,二甲醚的热潮之后,亦隐藏着风险。 按照目前二甲醚项目进展,到2010年,我国的二甲醚产量将至少猛增至400万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消费市场在哪里? "市场开发将非常费劲。"中煤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记者说,"光说进入民用燃气市场这一块,现在居民都习惯使用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的热值比液化石油气低,老百姓不一定喜欢用。虽然价格比普通液化气低,产生的有害气体少,但老百姓可能并不在乎每瓶二三十块钱的差价。" "要在民用燃气市场推广二甲醚,必须借助政府之力,否则非常困难。"上述中煤集团人士说,"譬如现在河南和吉林等省份,汽车加油站里的汽油就掺入了乙醇,这是政府强制的,不用也得用。" "汽车燃料方面,也存在着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黄震说,"二甲醚的汽车燃油市场远未形成。汽车生产商看到没有相关的燃油加注站,就不敢大批量生产二甲醚汽车;而燃料供应商看到没有什么二甲醚汽车,也就不敢贸然推广二甲醚汽车燃油。" 此外,二甲醚项目的风险程度还与石油价格紧密相关。 "如果石油价格保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上,我们的盈利性就有比较可靠的保证,如果跌到36美元以下,那基本就要亏了。"满世集团上述人士说。 "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是,虽然二甲醚本身很清洁,但煤炭转化为二甲醚时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是非常不利于环保的。"中煤集团人士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