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1|回复: 0

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焕发生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6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align=center>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焕发生机(中国医药报7,16</DIV>

现代疾病对人类的威胁正在或已经取代了以往的传染性疾病,医疗模式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各种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化学药物由于毒副作用大、产生抗药性等,很难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在全世界药品市场上,由天然物质制成的药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药与天然药物在“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药学研究

新药用资源的开发扩大了生药研究的范围。针对生物资源的保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出了“核心种质”的概念。核心种质是保存种质资源的一个核心子集,以最少数量的遗传资源最大限度地保存整个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代表了整个群体的地理分布。核心种质的研究不仅可以保护中药种质和遗传资源,加强优选优育和中药种源研究,而且为防止品种退化、解决品种源头混乱问题提供一条出路。

我国在药用植物的人工种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参、黄连、杜仲、天麻、黄芪等12种药用植物实现了人工栽培,川贝母、肉苁蓉等已达到中试规模。稀缺重要资源的人工培养有大量的报道,对人参、灵芝、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的人工培养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日本和韩国已经在人参悬浮细胞和不定根培养的工业化方面取得了成功。我国已经有通过人参愈伤组织培养开发的产品。韩国、巴西和我国台湾省等国家或地区在灵芝多糖的产量与人工培养液的组成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重庆中药研究院已经在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方面取得可喜进展,在真菌的制种与繁殖技术,寄主昆虫的繁殖与饲养技术,菌虫结合(接种)技术,感菌幼虫饲养、生长生态环境控制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四个环节解决了冬虫夏草的人工繁育难题。该研究组繁育的人工冬虫夏草经过生药学、真菌学、植物化学、药效学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与天然冬虫夏草在形态、化学成分、药效等方面无差异。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药鉴定技术出现了跳跃式的进步,色谱指纹图谱广泛应用于药用植物及其成药的品种鉴别和质量控制。并获得了整个行业的认可。沈阳药科大学已经研制成功“中药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软件,初步解决了中药指纹图谱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关键性技术,为率先进入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化研究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物技术逐渐渗透到了生药学研究领域,DNA分析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等在药材的鉴定方面不断应用。国外已有报道制备了30多种常用中药有效成分的单克隆抗体(如黄芩苷、甘草酸、青蒿素、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柴胡皂苷a和b等),可以用于微量快速检测有效成分的含量,取得多项专利。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化学成分是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速度大大加快。制备色谱技术、各种逆流色谱技术、高分辨质谱和大功率核磁波谱仪的应用,使很多微量的新化合物成功地得到了分离和鉴定。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1月到2006年9月,各国学者从陆生植物、动物及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000余个,其中新化合物3600余个。常用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研究继续受到关注,苔藓、地衣、真菌(包括内生菌)等低等植物化学成分,以及海洋生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随着对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植物化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规律和进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黄酮类化合物虽然仍有新的结构出现,但新化合物的数量越来越少。黄酮化合物结构类型中已没有经典的黄酮及黄酮醇类,多为双黄酮、黄烷醇、紫檀烷等少见类型。新的活性也很少出现,因此可以认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范围已经基本覆盖,新化合物的发现可能不再是天然化合物的研究重点,而是具有植物化学分类学的意义。而是近年来却报道了很多种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多糖类化合物。研究较活跃的结构类型主要是萜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生物碱和木脂素类,在新近发表的所有新化合物中,这四类化合物的数量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化合物不仅新结构类型多,活性表现也比较明显。具活性的新型骨架化合物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并会在长时间内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如:降三萜类、二萜生物碱类、各种类型结构的多聚体以及水溶性成分等。

除了发现新的活性化合物外,植物化学研究还能为植物的分类学提供化学上的分类依据。随着传统药用植物化学研究的深入,化学成分在植物分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方向尚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发展,以便解决目前存在的某些植物在分类学地位上的混乱问题。

与植物资源相对应,海洋天然产物的发现也成为近期的热点,特别是几个海洋动物中发现的新药已进入临床。

海洋天然产物的研究目前集中在红树林植物、珊瑚、海绵和海洋真菌几个领域,新化合物也以活性比较明显的大环内酯类、二萜类、多肽为主。由于海洋生物分类学研究的滞后,使研究材料的获取及鉴定成为海洋药物研究的瓶颈,因此海洋天然产物的研究也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中药及天然产物活性研究

当前,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中药及天然药物的活性研究中。整合药学相关学科的科研条件,建立了ADME/Tox研究平台,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方面综合研究中药及天然药物的体内过程,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高内涵和高通量活性筛选技术在国内也已经作为活性天然产物发现的重要手段。有人提出使用Caco-2模型模拟人体对药物的吸收,进行药物吸收的体外试验,在吸收的化合物中寻找有活性的成分。药物的吸收研究也包括中药进入体内后在肠中的代谢产物研究。中药进入体内后对P450代谢酶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阐述了中药成分在体内的化学变化及其对不同代谢酶的抑制,解释了中药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为中药复方的复杂组成提供了一些合理的解释。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上。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与美国科研人员合作开展的中药雷公藤抗癌机理研究证实,雷公藤中的抗癌活性成分雷公藤红素(Celastrol)是一种癌细胞抑制剂,通过控制癌细胞的蛋白酶体进而诱发癌细胞凋亡。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癌症研究权威杂志《癌症研究》(《CancerResearch》)上。我国与加拿大共同建立的全球联合药物实验室在胰岛素分泌失调和胰腺功能障碍修复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经过近十年的通力协作,通过研究桑叶、玉竹、荞麦、山药、黄芪、枸杞子、人参、女贞子等复方中药,首次发现了对“焕胰素”含量有内源性激活与外源性补充作用的中药配伍技术组合。

植物提取物的药理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中药单体成分的体外活性测试相比,粗提取物的药理学研究结果(包括体内和体外)更能反映药物真实的药效。因此,采用先对粗提取物进行药理学研究,然后进行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寻找活性成分,有助于防止分离过程中活性化合物的结构变化或丢失,增加研究的可靠性,特别是对于我国传统的中药及其复方的研究,这一理念越来越被广泛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24 00:12 , Processed in 0.0197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