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2|回复: 3

2008年我国农产品涨势不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8 14: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我国农产品涨势不减


目前部分农田出现干旱,由于电力发展赶不上需求,一些农民在农田抽水灌溉时仍然使用柴油机,加上农村的运输工具大都使用柴油,柴油价格的上涨必将增加农民种粮的生产成本,推动明年农产品价格上扬,最终涨价因素将转嫁到城镇消费者身上,引起新一轮的米、面、油、菜价格上涨。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实现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

  农产品价格再次上涨

  在沃尔玛超市宣武门店看到,普康有机黑猪五花肉卖到77元一公斤,一盒6两装的五花肉花标价为23.1元。商务部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继续上涨,肉类价格始终在高位运行,食用油价格也有小幅上涨。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当月鲜菜价格同比上涨了28.6%。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不久前在清华大学作报告时说,预计今年全年CPI涨幅4.5%-4.6%,这足以说明通胀压力已经很大。他同时指出,此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普遍调高柴油价格,将给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产品生产成本、食品价格、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等都带来一定的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扬。"

  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推动CPI上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李建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轮物价上涨是结构性上涨,是由食品类价格上涨带动CPI指数上升的。按国际惯例,当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就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当CPI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在我国CPI指数中,食品权重占33.6%,而农产品价格又是食品的基础价格。中国的CPI不能再涨了,否则将使中低收入阶层的人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李国祥也认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最终会通过农产品价格转嫁成消费者经济负担,低收入消费者受到的损害最大。这一过程,得益最多的可能是流通环节的经营者,农业生产者未必能够增加收益。

  当前,我国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已经造成了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它不但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也有助于农业长期健康发展。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将给农业生产带来连锁反应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快上涨,势必造成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李国祥说,今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呈现出加快上涨态势,主要化肥品种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其中农用柴油价格上涨幅度超过10%。他说,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必然加剧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0.6%。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其中今年夏粮增长了1.3%,早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在粮食供求关系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价格仍然上涨了6.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快上涨,是今年新粮上市后价格不但不降,反而出现上涨幅度不断增加的重要诱因之一。第三季度粮食生产价格上涨幅度比第一季度增加了近1个百分点。

  在国家对粮食补贴和奖励等政策作用下,农民发展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比较高。农民收入,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快。粮食连续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保持着良好态势。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会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社会和谐。

  农产品涨价的因素依然存在

  李国祥说,根据2007年11月份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Food Outlook》(粮食展望报告)显示,受不利天气、低储备所引起的供应紧张,以及受发展中国家需求强劲等因素影响,预测未来一年内,世界谷物价格将保持上涨态势。尽管今年世界粮食增产,但增幅有限,只能实现当年的供求平衡,不能补充几年来的储备。预计2008年,由于高位运行的世界农产品价格,以及创记录的运费,将使粮食的国际贸易形势严峻。据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此轮世界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一直要持续到2010年。

  而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如果将我国进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换算成耕地,2006年我国净进口的农产品若在国内生产,需要相当于3亿亩以上的耕地,对农产品净进口的依赖程度大约15%。

  经验表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往往都会损害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每轮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同时明显上涨,最终会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农业生产者经济利益受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快上涨,也加大农业生产者的市场风险,削弱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造成农产品收成减少。如果明年我国增加对农产品的进口数量,可能会助长世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
  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可采取六项措施

  综合各方观点认为,通过国内生产实现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平衡,促进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是明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一,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继续确保主要农产品增产。当前尽管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大,但是,从全局考虑,调控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不但有助于将农业生产成本保持在合理的水平,而且有助于保护好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第二,针对农产品市场价格过度波动,国家迫切需要稳定柴油、化肥、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以缓解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考虑粮食安全。

  第三,加大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控力度,严厉打击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乱涨价等不法行为。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与此相关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我国一些农产品价格已经上涨到相对较高价位,农民具有扩大农业生产的愿望,对农业生产资料需求强劲。这时在农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容易出现不法商贩,囤积居奇,乘机乱涨价。为此,工商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好职能作用,依法管理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

  第四,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扩大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要加快科技创新,尽可能通过科技进步将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消化。当前情况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如果提高出厂价格,需要向主管部门通报,便于行政主管部门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

  第五,利用我国贸易顺差大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农业生产资料进出口政策,扩大国内存在缺口的农业生产资料进口,增加有效供给,平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第六,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力度。过去我国为了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长期采取补贴农用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政策。结果往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控制不住,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加重。为此,可以借鉴粮食直补方式,对因柴油等价格上涨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对农民采取直接补贴。这对于缓解农业生产经营费用加重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成效。针对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应做好测算工作,加大补贴力度,尽可能不增加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成本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08: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化肥走势折射中国市场未来

2007年,人民币升值让国民消费物价指数经受考验,国际油价坚挺及原材料上涨也使农资市场面临“通涨”压力。进入10月份以来,氮肥、磷肥、钾肥“三箭齐发”的价格上升态势,正不断考验着厂商以及农民消费者的心理底线。

  从市场情况看,国内政策面的积极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以及国际生物燃料的发展,导致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加大国内市场对化肥的需求。需求旺盛加之市场因素的影响,则是导致三类化肥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

  氮肥:产能扩张需求坚挺

  目前,我国尿素产能和产量均列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量的1/3左右。2006年尿素产能约5250万吨,累计生成尿素约4853万吨,比 2005年同期增长了11.92%;2007年我国尿素产能预计达到5500万吨,其中,1-9月生产尿素4030万吨,同比增长13.96%。2007 年预计产量将超过5200万吨,仅2007-2008年在建和拟建的项目就在560万吨以上,2009年公布在建项目为240万吨左右。

  由于尿素是我国主要的氮肥品种,随着碳铵逐步被取代,尿素的进出口加工量将超越其它化肥品种。另外,从工业需求看,尿醛胶也随着板材业的发展不断扩大产能,更加大了对尿素的需求量。虽然尿素属于资源消耗性行业,在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入的背景下产能释放速度会有所放缓,同时在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下,部分因生产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的小型尿素生产企业将逐步关停,但是,我国尿素生产能力和产量总趋势是在今后几年内依然保持增长,预计增幅在 6%左右。

  从全球尿素供求来看,国际油价上涨、生产成本增加,部分高能厂家停产、减产,但国际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我国今年1-9月出口总量仍达到235万吨,占尿素同期产量的5.83%。目前,国内市场随着国家800万吨储备政策和各省储备政策的出台,尿素整体需求上升,预计今冬明春尿素市场将持续产销两旺的局面。

  磷肥:出口膨胀价格振荡

  磷酸一铵价格的上涨,早已成为复合肥生产企业成本上升的关注点,磷酸二铵价格也屡屡“冲高”。磷肥上涨究竟是出口拉动还是硫磺上涨、或许是两种因素的双重作用已经不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抢资源才是时下的关键。前期发改委对磷酸一铵加征出口关税的调研工作基本结束,政策即将“出炉”,为了“抢政策” 而瞬时释放的出口货物囤积港口,蓄势待发。据悉,囤积在烟台港的磷酸一铵将在今后一个月之内缓慢释放。热衷出口的部分生产企业相对冷落了国内市场,也造成国内磷肥价格上扬。

  从国际肥料工业协会提供的全球磷肥产能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原来世界最大的磷肥生产国随着磷矿资源储量的下降,产量正逐年减少。中国磷肥市场经过十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磷肥生产国,2007年我国磷肥总产量达到1330万吨。由于我国产量迅速增加,预计2008年我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产量都将超过需求600万吨左右,2010年将达到1500万吨。

  受生物燃料大力发展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对磷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2007年1-7月我国出口磷酸二铵128万吨,同比增长243%;磷酸一铵出口66.7万吨,同比增长28.6%;出口磷肥84.1万吨,并首次出现了出口大于进口的局面。从2006年?2007年间世界主要磷肥出口国的变化可以看到,巴西、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进口量也逐渐增加,中国将成为未来几年出口量增长最迅速的国家。

  受硫磺等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推动、国际市场磷肥需求增加的影响,2007年我国磷肥价格不断增高,出口量扩大,同时造成国内磷肥紧张。目前国内外需求旺盛,但在国内硫资源紧缺、国家出口政策不确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2008年我国磷肥价格可能出现高位振荡的行情。

  钾肥:内外博弈权衡支点

  不久前某媒体的“爆冷”报道,对当前的钾肥联合谈判机制带来考验,究竟是福是祸实则难料,参与谈判各方更是对谈判动向三缄其口。目前,层层加价的钾肥货源已经完成向下游的移动,管道内货源充斥,但终端却鲜有动作。

  据BPC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2012年全球钾肥产量主要来自加拿大钾肥公司、俄罗斯歇尔尼特公司和中国。从全球钾肥需求趋势来看,2007?2012年全球钾肥在亚洲、北美、拉美及欧洲等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需求量逐渐递增。如果分别按照3%、4%、5%的增长率计算,到2012 年,全球钾肥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6300万吨、6600万吨、7000万吨。而2006-2012年全球钾肥产量的增长幅度将小于需求的增长幅度,预计到 2012年全球钾肥产量达到6470万吨。

  结合需求分析,全球钾肥市场按照3%的年需求增长率计算,到2012年供求基本平衡,如果按照4%或5%的年需求增长率计算,全球将出现不同程度的需求缺口。各国家和地区生物燃料需求的不断提高,刺激了玉米、大豆、甘蔗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使钾肥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未来几年,由于粮食和燃料消费加速,促使农民开拓耕地、增加施肥量以提高作物产量,发展中国家经济加速、需求增加,导致钾肥生产商的库存水平降低。同时,因技术生成与服务、运输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氯化钾供应紧张、价格走高,供应局势紧张将导致今年氯化钾价格持续上涨和明年价格的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1: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中国粮价走势


2007年年底,稳定国内粮价、抑制粮食出口成为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又一着眼点。短短两周内,三大调控政策相继出台。

  中国政府宣布,从2008年1月1日起,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57类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为期一年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同时开始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三种商品涉及11个8位税则号的粮食制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这是继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84类原粮及制粉产品的出口退税后,中国政府再次通过税收杠杆抑制近期增长过快的粮食出口,引导粮食向国内供给,稳定国内粮食价格。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三项针对抑制粮食出口的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凸显政府利用税收等手段稳定国内粮食供应,从而缓解CPI增长过快的意图。

  他认为,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高出国内市场价格,是刺激国内粮食出口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取消出口退税,并征收出口关税,可以增加粮食出口成本,从而抑制粮食过快出口势头。

  刚刚过去的2007年,中国部分粮食商品出口增长迅猛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海关统计显示,2007年前11个月,中国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出口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6.51%、85.3%和24%。

  粮食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国内粮价持续上涨,使之成为推高CPI指数不断走高的重要因素。2007年11月,中国CPI上涨幅度达到6.9%的新高,其中食品类价格大幅度上涨是推动CPI涨幅创新高的重要因素。统计显示,11月食品类价格上涨18.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6%。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控,将促使粮食销售回流,对粮价起到平抑作用。

  进入2008年,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被确定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这一关键时期,粮食供求和价格走势再次成为引人关注的问题。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峰说,作为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粮食供给绝大部分来自国内生产,海外进口只占很小部分。尽管自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连年增收,2007年总产量有望超过1万亿斤,但从短中期来看,中国仍面临粮食供求趋紧的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1: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丰收了,价涨了?


2007年的农业发展令人深思:一方面,今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超过1万亿斤,实现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增产,而这是在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3年累计增产1335亿斤基础的又一次大丰收。另一方面,猪肉、油料等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6.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7.6%,占涨价因素的87.7%。11月,我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6%。

为何五谷丰登,反而价格上升?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产品供应有保障

今年中央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4318亿元,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得到加强。种粮农民直接受惠的财政支农投入比上年增长30%以上。今年国家还加大了对11个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和奶牛养殖的政策措施。惠农力度不断加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热情,为保障城乡居民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万亿斤粮食颗粒归仓,人们心里塌实了许多。近期国内市场小麦和玉米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季节性需求增加所致。今年水稻、小麦、玉米库存增加,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大大高于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可以保证市场供应。今年,国家已经多次竞拍储备玉米、小麦和食用油,目前粮食市场价格基本平稳。

除此之外,经济作物稳定增长,棉花产量首次突破700万吨,糖料、蔬菜、水果等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基本实现均衡供应。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陈萌山说,“今年是从土地里收获最多的一年!”

同时,畜牧业生产克服成本上升、周期波动、疫病等影响,总体保持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8130万吨,禽蛋3030万吨,奶类3650万吨,分别增长1.0%、2.9%、10.5%。特别是生猪生产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下滑趋势,从9月份开始逐步进入恢复阶段,据农业部最近对16个省生猪生产督导,12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5.3%,母猪存栏同比增长11.5%。

国内国际多种因素促使农产品价格上涨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日前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分析,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产品供求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是消费快速增加。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净增了9059万,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96年的412公斤下降到2006年的378公斤;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2亿多,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已有2.1亿农民进入城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大量过去的农产品生产者变成了现在的农产品消费者,带动了消费总量和商品量的增长。同时,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需求逐步增长,肉蛋奶、植物油、瓜果菜等需求快速增加。

其次,国际农产品市场传导作用明显。近两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些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生产下降,库存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6年世界粮食库存消费比已下降到19.1%,处于30年来最低水平。特别是受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驱动,生物质燃料快速发展,美国2007年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比2006年增长了50%,已占玉米总产量的20%以上。欧盟60%的油菜也用于生产燃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农产品供求格局。美元贬值,推动了国际市场石油、粮食、油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农产品价格将在高位运行。

第三,国内柴油、化肥、农药等农资成本增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受养殖成本增加、周期性波动和疫情的综合影响,生猪生产下降。

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

这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尽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再一次深刻地教育我们,农业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全局,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在宏观调控中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资料显示,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日益加剧。与10年前相比,耕地面积净减少1.2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已降至1.39亩,全国已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耕地质量下降,中低产田占2/3,据10个省的调查分析,目前土壤有机质含量比90年代初下降0.35个百分点;病险水库占1/3,一半以上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每年农作物成灾面积高达3亿亩以上。

再加上农业投入不足,科技贡献率不高,生产比较效益低等因素的制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任务艰巨。农产品供给如何保障?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全国耕地仍然以每年几百万亩的速度在减少。因此,保护耕地,既要强化认识,又要健全机制。土地转让所得要加大扶持农业发展的力度。只有保护耕地得到激励,破坏耕地得不偿失,这种势头才能得到遏制。

继续完善支农政策,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的肉价牵动了人们的神经。改革开放以来,生猪发展经历了6次大的波动,据测算,生产波动1%,价格就波动7%,既影响市场供给,又影响农民收入。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应当尽快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完善调控办法。重要农产品波动的规律还告诉我们,政府在产前的干预和引导,比产后被动地干预效果更好。当前,一方面,要推进生产,保证供给,避免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比如重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等。要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我们粮食供给要立足国内,但也需要适当进口部分农产品。专家建议,关键是要把握好进口时机,搞好进口调剂,既满足国内市场,又保护国内产业发展。为保证国内粮食的有效供给,明年将取消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大米和大豆等5类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总之,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保证农产品的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1-22 05:01 , Processed in 0.0214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