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光鞋业:森达人的自我救赎? 新华报业网-江苏经济报 2008-01-07 08:54:26 新华报业网讯 2007年11月13日,百丽国际的一则“16亿元收购江苏森达集团全部制鞋资产”的公告把我们从错愕中惊醒,森达,这个大多数江苏人眼中国内“联想”、“海尔”一样的“龙头老大”的“中国第一鞋王”,真的将从此告别鞋业了。 江苏森达集团的发展历程,堪称是一部江苏民营企业的成功史。 1977年,朱相桂带领着6个村民,利用生产队的牛棚猪圈,创办了建湖县皮鞋二厂,这就是江苏森达集团的前身。 1977年至1987年,经过10年的艰辛努力,皮鞋厂初具规模,进入江苏制鞋业前三强。 1987年至1991年,借用上海“中华”牌皮鞋商标贴牌生产,产品打进全国百强大型商场。 1991年,创办森达鞋业有限公司,引进技术和设备,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1992年,森达举起名牌大旗,囊括中国制鞋业的所有荣誉。 1993年开始,森达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个皮鞋生产企业,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5个国家免检产品,产销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同行第一。并被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全国制鞋标准化中心评为“中国第一鞋王”。 2007年10月,作为江苏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之一,朱相桂参加了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无论是森达集团,还是朱相桂,都成为江苏民营经济的一面旗帜。江苏人也为出了一个森达集团而倍感自豪。 虽然说被并购并不意味着森达的落败,但是所有关心森达的人还是忍不住要问一句:多年打拼成为“中国鞋王”,森达为何把“鞋子”卖了?不做鞋子的森达以后还能做什么?是激流勇退,还是壮士扼腕?卖光了整个鞋业,是不是森达人的自我救赎? 22亿被收购 消息来得太突然。就当各大媒体还在争相报道作为十七大代表之一的江苏森达集团董事长朱相桂与会归来,四处进行演讲的时候,一则公告登上了国内主要财经媒体的头版:百丽国际斥资收购森达集团旗下鞋业资产,森达集团退出了其赖以扬名的皮鞋制造行业。 公告是2007年11月13日登出的,公告称百丽国际已于11月11日与江苏森达订立重组协议,将通过其在内地的全资附属公司新百丽,以约16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江苏森达旗下5家全资附属公司。 6天后的11月19日,百丽国际再次公告称,计划以5.63亿元人民币收购江苏森达旗下的一家男女鞋品原设备制造商???上海永旭鞋业有限公司。上海永旭是森达集团2000年建设的生产、出口基地,光是一期投入就高达4亿元。至此,国内制鞋行业最大一宗并购案完成,曾经的“中国鞋王”卖掉了全部的制鞋资产。 百丽国际此次收购的森达集团资产包括:江苏森达鞋业有限公司、秭归永绪鞋业有限公司、江苏森达集团三峡鞋业有限公司、上海百思图鞋业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玺威登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还包括江苏森达集团拥有的资产,其中包括仓储存货、半成品、原材料、生产设施和设备等。 此次为净资产收购,百丽不承担所收购企业的债务。按照协议,百丽将于7个工作日内向森达集团支付2亿元定金,全部收购将在2008年1月10日完成。最终收购可能会有所调整,但不会超过17亿元人民币。 这次百丽国际不光买走了森达集团几家企业的固定资产,还一并买走了森达集团所拥有的森达、百思图、好人缘等知名商标的所有权。 虽然表面上看,百丽国际对森达集团的收购行动是一场闪电战,但是回过头来仔细分析,百丽国际其实对于森达集团的制鞋产业觊觎已久。 2007年5月23日,百丽国际作为首家上市的制鞋企业,成功登陆香港股市,发行14亿股,募得资金86.6亿元人民币,并以高达670亿港元的总市值,一举成为当时港交所市值最大的内地零售类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百丽国际上市所募集的资金中的27%至31%将用于各项扩展计划,包括收购公司或与策略伙伴结成联盟。百丽国际明确表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主要为三个方向,一是往中高端品牌发展,二是休闲运动系列,三是往男鞋类发展。 果然,上市不久后的8月20日,百丽国际就出资4800万美元,拿下了Fila中国商标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产权。10月29日,又以6亿港元将奥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所拥有品牌妙丽收归旗下,同时也将奥斯国际在香港、澳门和大陆的150多家零售连锁店纳入旗下。 此次收购森达集团旗下企业,恰好与百丽国际的收购计划吻合。目前百丽国际拥有百丽、天美意、思加图、他她(TATA)等诸多品牌,但男鞋方面只有FATO一个品牌,而森达50%是男鞋,其中“森达”更是老牌的驰名商标。此次收购森达之后,百丽国际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0%,将其他制鞋企业远远抛在后面。 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评审、发布的《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森达品牌价值达到64.41亿元,位列500强中的第97位,位居江苏第6位。在此次转让中,人们不知道森达品牌是如何定价的,但如果以上述的品牌价值打对折估算,森达品牌的价值也超过整体收购价,这还不算百思图、好人缘等其他商标和知识产权的价值。 一个连续1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曾经的“中国鞋王”,连里到外只卖了22亿,不能不令人产生是否贱卖了的疑惑。 ???????????????????????????????????????????????????????? 一个三十年的企业就这样被收购了。怎样才能建一个百年长青企业,怎样来评估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现在流行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有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