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国内化工原材料市场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8 10: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浓硝酸价格何以忽然止跌反弹?

2009年2月中旬以来,我国浓硝酸市场异军突起,价格由月初的1200元/吨上下,上涨到3月初的1600~1700元/吨,每吨上涨了400~500元,涨幅达25%,这在全球性经济普遍疲软、化工市场一片萧条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针市场信心的强心剂。
按照国内很多知名经济学家的分析,这场
经济危机不历时1~2年世界经济不可能完全恢复,具体到我国的化工市场,很多人认为至少在上半年,化工市场不会出现曙光。但春节过后的短短半个月里,以浓硝酸为代表的不少化工产品品种价格纷纷止跌回稳,而且有的还急速反弹,让业内很多购销人员困惑不解,笔者就2月底对国内硝酸市场调研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就硝酸市场价格淡季突然止跌回弹的现象谈一些个人观点,与大家探讨。
一、国内产量大幅削减。去年年底以来,随着国际
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国内硝酸价格的滑坡,几乎所有的交易双方都不看好未来预期,市场信心大衰,价格不断下滑,硝酸企业不堪与市场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的倒挂重负以及对市场预期的担忧,纷纷停产、减产,满负荷开车的装置几近为零,国内产量急剧缩减。以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报表数据为例,2008年12月全国产量只有12.66万吨,而上年度12月全国的产量有16.39万吨,同比减少了3.73万吨/月,相当于年装置少了45万吨,资源降幅高达22.73%。其中产量削减幅度最大的是山东省,当月的产量只有0.71万吨,同比减少了2.3万吨,资源降幅达76.32%,居全国之首。其次是广西省,当月的产量0.35万吨,同比减少了0.96万吨,资源降幅达73.07%,居全国第二位。连国内最大的产酸大省――-安徽,当月产量也只有4.57万吨,同比减少了0.73万吨,资源下降13.81%。虽然有关部门2009年度的报表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但由于年初春节大量企业停产放假等原因,预计2009年1~2月份的国内硝酸产量数据比12月还会低很多。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强大心理压力和市场悲观预期,将国内硝酸资源可谓压到了历史上的最低,这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一个商家和用户敢囤货,所有的硝酸生产企业都是在拼命跑货,除了生产企业被动的库存外,社会库存几乎为零。1~2月份,浓硝酸的市场价格几乎快跌到了近十年里的最低位(参见《1~2月我国浓硝酸近10年销售均价对比图》)。

在这种市场背景下,中
石油吉化公司浓硝酸装置的停车成为打破市场平衡局面的重要一码,在产量空前低、库存几为零的市场条件下,2月中旬吉化公司年产10万吨级的装置停车,无疑在已在供需平衡临界点上的硝酸市场抽掉了重要一块资源,加上2月14日山东硝酸企业共同发起的最低生存保护价行动,市场客观因素和企业主观因素共同作用,使国内浓硝酸市场格局瞬间发生了180度的逆转。
二、上游液氨资源拉动。2月初以来,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降春雨,耕地干旱局面迅速得到缓解,随之而动的就是国内的尿素市场,农业用肥需求飞速增加,购销火爆,加上国家对化肥限价政策的取消,尿素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节期停产减产的装置纷纷复工,开足马力高产化肥,以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农时化肥销售旺季。由于我国大多数尿素企业都是合成氨原料的生产工艺,尿素市场的火爆直接激发了企业生产尿素的热情,加大了合成氨加工尿素的生产比例以及对合成氨的需求,国内商品液氨的价格也急起直追,价格一路飚升,由年初的2200~2300元/吨上升到2月底的3000~3100元/吨,浓硝酸的加工成本随之激增。

三、下游行业提前启动。按照常规,硝酸下游苯胺、对硝基氯化苯、邻硝基氯化苯、染料等行业因为春节放假、停产、减产等原因,恢复产能通常都要等到每年的5~6月份,下游企业对硝酸的需求才能完全启动。今年由于金融风暴,业界对上半年的预期更加悲观,很多人原以为上半年的市场形势可能会比去年下半年更加严峻。但时刚至2月,硝酸下游就开始有提前启动的征兆。笔者在2月中下旬走访的硝酸市场部分企业中,就看到了不少倪端:
首先是染料行业。按照受出口影响的程度排序,染料应该是硝酸下游行业中受出口影响程度最大的产业了。据河北一家染料厂的老总介绍,他们是国内最大的硫化黑染料生产企业,产品30~40%用来出口,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和出口的阻力,也是因为对市场未来的预期不看好,所以去年底他们厂就开始停产放假。谁知春节刚过,他们就一连接到好几份出口定单,意外之余,又十分欣喜,立即准备筹集原料组织生产。笔者从湖北另一家大型活性染料企业也了解到:2月份以来他们已由春节期间的完全停车,到目前的负荷逐步加大,到现在已经是基本满负荷生产运行了。国内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和出口基地――浙江龙盛集团,目前也基本全部开车,生产恢复正常。其次是苯胺行业。春节之后国内苯胺价格一直在向上的通道上,2月中旬的市场销售价格在6300~6500元/吨之间,2月底国内苯胺企业在南京召开行业会议之后,销售价格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上调整了200~300元/吨,3月初已到6600~6800元/吨。由于国际
原油价格的低廉,纯苯价格也较低,石油苯在3700元/吨,焦化苯在3300元/吨,苯胺有较大的成本利润空间,对上游的浓硝酸市场也构成了一定的价格支撑。再次就是对硝基氯化苯、邻硝基氯化苯行业。据3月5日企业的报价,对硝基氯化苯在3500~4000元/吨,邻硝基氯化苯在7500~8000元/吨,目前该行业国内的几家大型生产企业都已恢复装置产能,个别暂未开车的企业也计划于3月上旬复工,对浓硝酸的需求均早于往年的同期。
四、买涨不买落的市场趋利本性。这几年来,随着国内浓硝酸产能的不断扩大,市场也培育了大批的中间经销商,他们像股市的炒民一样,高抛低购,榨取着市场起落之间的差价。全国每年180万吨的商品98酸中,有约15万吨的流量掌控在这些中间经销商手中,占据着国内8%的市场份额。市场经过几个月的低迷,一旦出现上涨势头,这些经销商就立刻会趋之若鹜,纷纷跟进抢购,形成越买越高、越高越买的市场格局。特别是继第一代创业者的之后的第二代的70后的经销商,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父业不需要原始创业的辛苦,另一方面他们又比父辈多了一些文化学识,会从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寻求市场变化的信息,比父辈更懂得对市场的分析,也更容易受媒体导向所左右。因此,2009年2月底国内浓硝酸的这一轮上升行情中,人为的跟风炒作因素也占据了市场不少成分。


浓硝酸骤然紧俏 市场急速升温

6月5日和14日,连续两场历史罕见的特大狂风夹杂着冰雹、雷电和暴雨突然袭击了南方地区,造成华东、华南很多浓硝酸企业紧急断电停车,加上部分计划中的装置检修,6月上中旬国内浓硝酸产量骤减,市场资源紧俏,价格急速上升。

  据了解,6月5~10日期间,随着夏季企业进入检修高峰和风暴雷电自然灾害的袭击,国内多数20万吨级以上的硝酸企业不同程度地经历了3~5天的停车减产过程,产量削减严重,致使供需矛盾突出,价格随之上扬至1850~1900元/吨。记者在华东一家大型硝酸企业的销售大厅里看到,尽管价格一再上涨,但前来购货的企业仍然络绎不绝,办公室里坐满了等候开票的采购人员。

  据业内人士介绍,5月底开始,国内浓硝酸市场形势开始有好转迹象,市场价格止跌回稳。6月初,硝酸市场开始升温,国内主流含税出厂价由5月底的 1600~1700元/吨上升到6月初的1750~1850元/吨,平均每吨上涨了150元。此次突发气候灾情,更促使市场价格再度上扬。市场人士分析,6~7月份,国内硝酸市场价格仍会保持坚挺。

  首先,近期没有新增浓硝酸入市。今年山东计划投产的3套硝酸装置在近期不会形成实质性商品量,对市场构不成多少威胁,加上10月份即将在济南召开的全运会,会迫使周边化工企业在9月份之前全部停车。

  其次,夏季硝酸产量偏低。夏季全国浓硝酸平均产量比冬季大约要减少10%左右,传统性的供需矛盾将比较突出。

  再次,下游需求稳定增长。如苯胺市场价格近半个月来不断提升,硝酸原料需求旺盛;硝基氯化苯和邻硝基氯化苯市场需求虽然没见起色,但开工率基本稳定,硝酸需求不会减少;TDI价格也在稳步上升,目前价格在21000元/吨左右,效益良好;染料行业也在恢复之中,各家出口订单都在增加。

  最后,当前社会库存为零。5月底全国硝酸企业除了合理运营周转存货外,商业库存几乎为零,加上计划中的大修和月初的雷电自然灾害袭击,很多合同用户的资源供应无法保证,社会库存进一步被透支。

[此帖子已被 ICE 在 2009-6-18 10:27:2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09: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化肥产业现状统计分析  

目前,我国尿素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1/3,磷肥产量也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统计,2008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5867万吨(折纯),比2007年5785万吨增长1.42;出口量440万吨(实物量),比2007年的570万吨下降22.81%;化肥销售收入4300亿元,占化学工业的13%。

  2008年我国生产尿素5104.1万吨(实物量)比2007年的4987.5万吨,增长2.34%,约占氮肥总量的65%;2008年新增尿素产能285万吨达到5875万吨。

  2008年我国磷肥产量为1258.8万吨(折纯),比2007年的1351万吨下降3.27%。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建成磷肥生产能力约2000万吨(折纯),其中磷酸二铵产能约1100万吨(实物量),磷酸一铵产能1300万吨,磷肥产能过剩22%。

  2008年,我国氯化钾产量为330万吨,比2007年的286万吨增长了15.38%,但仍然只能满足国内30%左右的需求。2009年我国钾肥总产能将增至450余万吨(实物量)。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4月份累计,生产化肥2102.8万吨(折纯),同比增长9.7%,其中氮肥1570.1万吨,磷肥460万吨。据海关统计,1~4月份累计出口化肥218.8万吨(实物量),同比下降63.1%。

  另据IFA预计,2008年全球肥料产量为1.649亿吨(折纯),降幅为1.49.2%。其中,氮肥1.009亿吨,增长1.4%;磷肥3750万吨,下降5.08%;钾肥2670万吨,下降6.64%。2009年全球肥料产量预计为1.696亿吨,增幅为2.85%。其中,氮肥1.039亿吨,增长2.97%;磷肥3840万吨,增长2.95%;钾肥2730万吨,增长2.25%。2008年全球肥料需求比2007年减少680万吨,为1.6亿吨。预计2009年化肥需求将恢复至1.632亿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3 09: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化肥销售困难重重

7月22日讯 近期国内尿素价格再次出现下滑,部分低端产品价格已降至1450元左右,但目前市场需求仍十分不足,销货量平平,在整个市场氛围的影响下,经销商拿货数量很少。近期有尿素施用高峰,但能否止跌还不好说,有经销商认为尿素供应过剩仍是不争的事实,也有企业认为十月之前尿素市场都不会有所好转。受钢铁生产企业复苏及电企发电量增长等影响,下半年煤炭价格可能出现反弹,如果煤价反弹发生,化肥企业将面临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双重挤压,形势将更为严峻。

  复合肥方面,因近期不是施用旺季,除部分地区经济作物用肥外,其他地区市场销售平淡,经销商的销售压力很大,多数经销商的销售预期都低于去年,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部分地区的复肥销量与去年持平,但大部分大田作物种植区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因为不少农民改变了作物品种以降低用肥量,预计后期复肥销售仍然艰难。

  经销商总结今年上半年销售情况,形势不容乐观。农民今年用肥量普遍低于去年同期,而且都不急于购肥,面对后市,经销商也无心拿货,有的则大量减少了价格波动较大的尿素备货,化肥市场供应过剩导致经销商信心严重受损,旺季不旺的市场又使经销商的信心进一步受挫,今年的化肥销售,困难重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14: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尿素企业为何仍称“扩能有理” 

  7月24日讯 金融危机成为导火索,导致国内外化肥市场需求骤减,但预计今年国内还将新增尿素产能430万吨,我国大量过剩的尿素产能面临无处释放的窘境。在近期于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氮肥甲醇大会上,这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热议的话题。

  据了解,目前尿素市场价格已跌至1550元/吨,情况比去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还要差,创出近两年来的价格新低。业内人士都认为,产需失衡是导致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记者在调研时发现,山东、河南、江苏、山西等尿素生产大省的化肥企业,依旧有不少老装置在扩产,一些新装置在建或即将开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预计2009年国内尿素产能将接近6300万吨,而全年工农业总需求为5100万吨,即使出口300万吨尿素,仍然有近1000万吨的产品过剩,将是历史上尿素产量过剩最为严重的一年。在一个行业内外公认的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中,部分尿素企业为何仍扩产不止?

  “优势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了,就能淘汰掉规模小的、产能落后的,企业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法民这样告诉记者。他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继续扩产的,都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在许多方面都有优势,生存能力大大超过小企业,所以才能继续扩产。

  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刚刚建成投产了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项目,装置采用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该公司副总经理许燕玉认为,企业扩产一种是低水平的重复,另一种则是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扩能。灵谷采用的是第二种方式,他们改变了原料路线,采用当地原料,成本低。通过这次扩产,灵谷化工的尿素产能达到了150万吨/年,竞争力凸显。

  山东另一家目前正在扩产的企业的副总经理告诉记者,中国的氮肥企业数量从顶峰时的1533家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家,就是优胜劣汰形成的。比如山东鲁西化工集团通过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跃进了大型氮肥企业的行列。生产规模大了,固定成本、银行利息等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就少,产品就更具竞争优势,才能将其他规模小的企业挤出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现在尿素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整合期,经过充分的规模竞争、淘汰,将重新造就一批优势企业。

  对此,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刘淑兰表示,化肥行业是保本微利的行业,因此在很多企业看来,只有做大规模才能盈利。

  然而,目前国内化肥产能过剩和成本高、竞争力不强也是不争的事实。以往,遇到国内尿素需求减弱时,国内尿素生产企业一般会将眼光投向国际市场,但如今国际尿素市场也出现过剩现象。根据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的预测,2009年尿素最大供应能力预计为1.592亿吨,需求量为1.548亿吨,全球尿素供应已从2007年的供应紧张演变成2008年和2009年的逐渐过剩。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尿素用于出口的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东地区,该地区生产的尿素大都以天然气为原料,而国内尿素的原料以煤炭为主,天然气和石油为辅,在成本上处于劣势。

  所以,企业的扩能行为也引起了一些担忧。河北景化化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风岐认为,现在尿素行业形成了“不扩大规模就无法生存”的发展思维模式,在当前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这种思维惯性依然存在。山东泰安双丰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安军也认为,如果盲目扩能,对市场需求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弄不好规模越大,亏得就越多。

  对此,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袁金林建议,国家应当出台控制尿素生产总量的政策和措施,对行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严格项目审批程序,控制小规模项目和技术落后企业小改大的审批,并严格规定新上项目的规模、技术和原料来源等。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氮肥事业部副总经理徐德任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为化肥产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化肥行业内部整合,避免化肥产能盲目扩张,鼓励具有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和生产技术优势的大型化肥企业做大做强。

  刘淑兰指出,企业之间最终竞争的还是成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个企业在整个装置的管理、技术措施等方面水平都差不多,依靠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空间也很小,成本竞争的空间在原料煤差价上。刘淑兰建议,没有原料优势的项目,国家应当出台政策禁止上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1: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化肥:真是不能再“肥”了

  7月28日讯 现在中国化肥行业的形势似乎让人看不明白了。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不断下滑,企业效益大幅下降,业内人士发出中国化肥产能已严重过剩的警示不但没有引起共鸣,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反而越来越加剧,今年以来化肥产量月月以两位数增长,产能扩张速度仍在不断增加。

  化肥产能严重过剩

  氮肥至2008年底,中国合成氨产量为5050万吨(折纯),尿素实物产量为5104万吨,已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33.6%和34.6%,均居世界首位。今年前5个月,氮肥折纯产量为1998.3万吨(折纯),同比增长10.9%;尿素产量为2600万吨(实物),同比增长9.8%。按照目前的产量预测,今年尿素的产量将突破6000万吨。继2007年全国新增尿素产能327万吨,2008年又新增产能285万吨,到2008年底国内尿素产能已达5857万吨(实物量)。预计今年合成氨、尿素分别新增实物产能246万吨和430万吨。

  从中国农业发展目标和现有施肥水平来看,中国氮肥需求增速在2%左右,而尿素的需求增速在4%左右,今年农业尿素的需求量预计为4000万吨。进入本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对氮肥,特别是尿素的需求每年保持在10%~15%的增速,2007年尿素的消费量为700万吨。去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以后,由于整个工业发展速度减缓,工业尿素消费明显减少,全年尿素的消费量减少至650万吨。2009年尿素的工业消费量也只能保持在500万~600万吨的水平。加上一定量的出口,估计今年尿素的表观消费量不足5000万吨(实物量),供需平衡后富余量将超过1000万吨。

  磷肥与氮肥相同,近年来磷肥产量也呈快速增长态势。从2005年起,中国磷肥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实现了自给。2008年1285万吨(P2O5)的产量同比虽然有所下降,但自给率已提高到117%;高浓度磷复肥占磷肥总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35.4%提高到2008年的73.8%,且产业布局、集中度也有显著提高,云、贵、川、鄂四个磷资源大省磷肥产量已占全国磷肥总产量的59%,行业前10家企业产量之和占磷肥总产量的43%。2007年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磷肥出口国,当年出口磷肥254.3万吨,约占世界磷肥贸易量的25%。今年1~5月磷铵累计产量达669.6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6.4%。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建成磷肥生产能力约2000万吨,其中磷酸二铵产能约1100万吨(实物量),而国内需求约为600万吨;磷酸一铵产能约1300万吨(实物量),国内需求为600万~700万吨。目前,一些资源大省还在扩大磷铵产能。据IFA预测,在未来5年内全球新建的40套磷复肥生产装置中,中国就占了18套。预计到2010年中国高浓度磷复肥产能还要增加300万吨。

  同样是IFA日前发布报告称,由于世界大环境及农民对投肥风险意识的增加,2008~2009年度全球肥料消费量将下降2.2%,其中磷肥将下降4.7%,国内磷复肥市场也难逃低迷的厄运。去年9月份后国内市场磷复肥价格暴跌,售价与成本严重倒挂,企业亏损严重,至今仍处于高价原料产品库存和市场低迷的困境中,消化高价原料产品还需要一段时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突出。根据5月份产量分析,部分化肥企业装置开工率仍然严重不足,其中磷肥行业装置开工率虽只有约50%,但化肥行业投资仍达到平均30.2%的惊人增幅,其中磷肥的投资同比增长112%,简直是不可思议。

  走出困境必须“瘦身”

  为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使中国经济尽快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国家积极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外贸、继续发展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作为化肥行业来讲,要想走出困境,淘汰落后产能是必须的途径。在国务院制定的振兴计划中,把扩大需求、淘汰落后产能放在同等重要的方面,但对于化肥行业,从科学用肥、节能减排的角度考虑,中国的化肥市场需求不可能有太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中国占世界10%的耕地已消耗了全球30%的化肥,化肥消费总量和单位面积施用量已处于较高水平,中国目前化肥的使用已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提高。也就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肥料的复合化,达到精细化水平。

  中国化肥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农业用肥数量将至少减少30%~40%的水平。另外,农业专家已提出,由于近年来大量化学肥料的使用,忽视了对有机肥料的施用,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大幅减少,急需加以补充。通过科学手段,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才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而非无限增加化肥的刚性需求。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科学水平的提高,化肥的发展空间将被不断地挤压。这里我们还没有考虑因农产品收购价格长期处于低迷态势,影响农民种田积极性而造成化肥需求量下降的负面因素。

  对于化肥这种能源性和资源性产品,中国政府立足满足国内农业生产需求的原则一直是非常明确的,被列为控制性出口产品的范围之内。近年来,每当化肥出口量大幅增加时,国家迅速提高关税加以控制。国家发改委也多次表明,继续控制化肥出口是大势所趋。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国际上具有成本优势的能源与资源大国在不断扩大本国化肥产能,国际主要化肥消费国本国化肥产能不断释放,其直接后果是国际化肥市场也是资源量供大于求,中国化肥在国际市场取得利润的空间不断受到打压。扩内需不科学、促外易不实际,实现化肥供需平衡的唯一途径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去产能化,降低化肥总量,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达到新的产需平衡。

  加快市场化进程是有效手段

  在进入本世纪初,对化肥行业进行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就一直伴随着化肥产业快速发展不断被提出,可是,在较好的效益下往往被大多数企业所漠视。面对当前产能的严重过剩和低迷的市场需求,化肥企业又面临着新一轮结构调整和重新整合。

  国务院发布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淘汰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产能,就是这一轮化肥结构调整的原则,这体现了国家对这次化肥结构调整既要着力解决当前化肥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保障产业平稳运行,又要着眼长远,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划目标中,化肥成为石化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领域之一。为了保证这次结构调整真正取得成效,借鉴以往经验,在目前国产化肥已完全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政府已完全没有了改革会造成化肥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农民买不起肥的后顾之忧。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加快了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取消化肥价格限制政策,将国产化肥出厂价格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取消了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与此同时,已开始逐步调整对化肥生产的优惠政策,其目的就是促使具有规模效应、成本优势的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市场调节,使行业实现优胜劣汰。为了加快化肥市场化进程,政府还将通过修订和完善产业政策,建立产能退出机制,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用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等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国家还会通过信贷、税收、环保等政策扶持优势企业,加大化肥企业的结构调整力度,使化肥行业尽快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4 09: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肥企业饱受市场“火山口”考验

  8月3日讯 “今年的化肥行情是近6年来最差的,除3月份有过短暂的上扬外,半年多来,尿素价格总体呈持续下跌态势。”7月25日,刚刚完成对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化肥市场调研的陕西渭化集团运销与市场部部长薛三省,与记者一见面就聊起了化肥市场的新变化。

  他说,六七月份,按照以往经验,随着北方玉米追肥期的到来和南方夏播备肥期的展开,国内氮肥尤其尿素和碳酸氢铵两大品种都会出现量增价扬的上涨行情,甚至会创下当年最高销售价格。但今年情况正好相反,4月下旬以来,各地尿素价格开始缓慢下跌,到了传统需肥最旺的六七月份,更一反常态地加速下跌。目前,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每吨尿素出厂价普遍只有1500~1580元;华东、华南等地出厂价在1750~1800元;东北地区出厂价跌至1650元以下;西北地区跌至1550~1600元;四川、山西等地价格更低,部分企业尿素出厂价已跌至1400元,创去年以来新低。每吨碳酸氢铵出厂价跌至450~580元(全国各地差异较大),低于大多数企业成本,使不少此前备足原料拟在用肥旺季打翻身仗的中小氮肥企业再遭打击。

  “龙头品种尿素价格的下行,带动磷复肥价格持续走低。”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科成也向记者抱怨。他说,今年的磷复肥生意是逢做必赔。2~3月,持续上涨的钾肥价格抬高了复合肥企业成本,使复合肥出厂价居高不下。但经历了3月份的小阳春后,包括钾肥在内的所有化肥价格开始下跌,尤其国产钾肥出厂价每吨由3月最高时的4200元一路下跌至目前的2500~2600元。受此影响,每吨复合肥出厂价跌至目前的2000元(指45%三元复合肥),且成交十分清淡。尿素、钾肥、复合肥市场的走弱,对磷复肥市场形成反压,6月份以来,国内磷酸一铵始终有价无市,64%磷酸二铵每吨出厂价则跌至2400元,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一半。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化肥价格持续走低,是化肥市场供大于求与国内化肥营销主体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受近几年化肥产能持续增加和去年下半年以来需求急剧萎缩的影响,国际氮、磷、钾肥总体供大于求,价格持续走低。由于中国氮肥和磷肥产能分别过剩20%和60%,是全球化肥供大于求最严重的国家,加之受国际化肥市场低迷以及中国限制化肥出口政策的影响,国内过剩的化肥产能难以通过出口消化,加剧了国内化肥供大于求的矛盾,使得化肥价格的上涨缺乏动力和支撑。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去年“过山车”行情后,国内化肥营销格局悄然改变。往年存储化肥的主体是经销商与生产企业,备肥及销售的主体是经销商。但是在“过山车”行情中亏损巨大的经销商,今年存储化肥与提前备肥的积极性和能力明显不足,90%以上的化肥由生产企业自己存储。虽然少数农民也尝试着提前备肥,但提前量和备肥量都很少,绝大多数农民还习惯于等到用肥季节到来时再集中采购化肥。

  缺少了大中型经销商的参与,化肥市场就好比失去了“畜水池”,化肥生产企业的仓储压力、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陡然增大,为了回笼资金,迫使其在用肥淡季时不得不持续降价,甚至不惜赔本销售。而当用肥旺季到来时,虽然农民集中采购会推动化肥价格短时间内突然上涨(如今年3月中下旬的行情),但急于消化库存的化肥企业根本不敢像往年那样有计划地逐步提高肥价,而是见好就收,尽可能多地销售化肥。为了抢夺客户,扩大化肥销量,许多企业甚至采取“明涨暗降”或“明稳暗降”的营销策略,使化肥价格在传统用肥旺季到来时出现销量增而价格降的反常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0 17: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硝酸铵或有十月金秋行情

近一段时间,记者在对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广西等地的销售人员采访时了解到,他们对10月份的硝酸铵市场普遍持看涨观点。由于上半年化工产品价格几乎普涨,唯有硝酸铵价格没有像样的上涨,下游民爆行业持续的高额利润又给硝酸铵提供强力支撑,再加之10月又是硝酸铵的传统销售旺季,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销量和价格都有望提升。


天然气提价助推行情


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营销副总王崇德和销售公司经理崔学宏一致认为,9月份中石化出台的川气东输天然气新价格,将是推动今后硝酸铵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目前天然气的价格对以气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比以煤为主的企业具有很大成本优势,但随着天然气价格的逐步上调,气头企业的优势也在逐步显弱。


据记者了解,斥资627亿元建设的四川至上海天然气管道一期工程于5月完工,今年7月份中石化四川普光天然气田的天然气出厂价定为每立方米人民币1.28元,天然气出厂价不再分为“城市燃气、化肥用气、工业用气”三档。今年9月中旬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天然气公司系统内下发正式文件,川气东送天然气出厂价格以基准价格上浮10%执行,出厂价大幅提高到1.408元/立方米,比西气东输一线的0.7元/立方米的平均价格高出70%以上。


我国天然气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70%~80%的巨额涨幅上涨,此举势必会给硝酸铵行业带来两种局面:一是气头硝酸铵企业迫于成本压力,提高硝酸铵的产品销售价格;二是在价格无法提升的条件下,气头硝铵企业不堪成本压力被迫减产或停产,造成市场资源减少。这两种局面不同,但带来的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硝酸铵的产量减少,价格上升。


社会库存降至全年低位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市场的经营负责人鲁建中向记者介绍,9月份各家硝酸铵企业的存货在大幅下降,社会库存已降至全年最低位。不仅是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很多硝酸铵企业目前均已无商品库存,广西柳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邵武化肥厂等企业的库存也只剩4000~5000吨,国内产量最大、库存也最高的陕西兴化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硝酸铵库存量目前也下降到了不足万吨。


记者从中国氮肥协会的统计资料上看到:今年1~8月份全国硝酸铵累计生产145.71万吨,销售139.4万吨,库存量9.67万吨。其中,8月份的硝酸铵库存量环比下降2.11万吨,降幅17.91%;比今年最高时一季度的22.23万吨下降了12.56万吨,降幅56.5%,为今年以来的最低社会库存量。


对于节后的硝酸铵市场,广西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副总韦冬蜜和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的鲁建中都表示,这是硝酸铵传统的销售旺季,加上我国整个宏观经济面的向好,硝酸铵的销售形势肯定会比7~8月份好,价格也必将稳中有升。韦冬蜜和鲁建中同时还介绍:9月份河北、山东、安徽、广西、福建等地的交易就已开始活跃,由于看好节后的硝铵市场,下游有库存能力的民爆企业都开始积极采购备货,9月20日前部分地区和厂家还出现了排队催货和抢购现象,局部地区和企业的价格也进行了小幅提升。


硝酸铵行情或受化肥拖累


也有对四季度硝酸铵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的。湖北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副总肖福胜和广西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副总韦冬蜜就同时认为,目前化肥市场的过低价格,对硝酸铵市场的复苏是一种无奈的拖累。尿素价格过低,会迫使很多合成氨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压缩化肥产量,增加硝酸铵产量,导致硝酸铵产能过剩。


据肖福胜介绍,硝酸铵下游消费主要是工业民爆和农业硝基复合肥两大主消费领域。其中,工业民爆产品的生产需求每年在260万~270万吨,农业改性硝铵即硝基复合肥的生产需求每年约在150万~160万吨。而由于民爆产品领域的特殊性,国家垄断,门槛较高,每年的产量调控余地不会超过10%;农业硝基复合肥的市场由于完全取决于国内化肥市场的走势,因此农业生产对硝酸铵的需求则是弹性的。在这一刚一柔的需求比例中,能决定10月份以后的硝酸铵市场价格的,就是国内化肥市场。


因此肖福胜认为,10月份以后的国内硝酸铵行情,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化肥市场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3 10: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气价上涨对气头化企影响几何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将天然气价格成功上调了0.4元/立方米,加之川气东输天然气出厂基准价为1.28元/立方米,又比西气东输一线天然气出厂价高0.4元/立方米,因此,在即将出台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中,化肥及化工用天然气价格很可能同步上调0.4元/立方米。这意味着,气头合成氨企业的成本将增加400元/吨,气头甲醇企业的成本将增加440元/吨。在国内外甲醇及化肥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面对骤然增加的成本,相关企业能否承受?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会对行业、企业和化肥与甲醇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气头甲醇企业 将全军覆没   

  “如果天然气价格上涨,哪怕再涨0.1元/立方米,都可能引发气头甲醇企业的全面停产和全面亏损。不少企业甚至会破产倒闭。”10月10日,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玉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十分激动。他介绍说,自去年8月以来,国内甲醇价格持续走低。目前气头企业每吨甲醇完全成本普遍在2200元以上,而去年11月至今国内甲醇出厂价始终未超过2000元/吨。作为陕西省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工业企业和目前省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企业,榆天化受到当地政府和长庆油田的多方关照,天然气到厂价约为1.07元/立方米,略低于全国化工用天然气(除化肥外)平均价格。加之企业进行了连续数次的节能技术改造,目前生产1吨甲醇仅消耗天然气890立方米,综合能耗全国领先,甚至达到了中东、北美等地区大型甲醇装置的能耗水平。尽管如此,自去年11月至今,公司累计亏损额依然高达3亿多元。如果天然气价格再上涨0.4元/立方米,榆天化的甲醇成本将再增加360元/吨。这无异于给苦苦支撑的企业雪上加霜。可以肯定,如果届时甲醇价格不能同步上涨,包括榆天化在内的众多气头甲醇企业将不得不停产放假。

  “因为天然气供应困难及价格与成本倒挂,我们有套20万吨/年甲醇装置已停产一年多了。如果气价再上涨,这套装置只能永久性关闭。”辽宁华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崔部长的话验证了宋玉琪的判断。

  四川泸天化绿源醇业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办主任朱德林向记者介绍说,由于天然气供应难以保证,加之甲醇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绿源醇业有限责任公司40万吨/年甲醇装置自今年初检修完毕后,只生产了一个月。

  “目前绿源醇业所用天然气价格已高达1.5元/立方米。尽管公司采取了技术改造、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将每吨甲醇天然气消耗量降至900立方米以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甲醇完全成本依然超过2400元/吨。在目前的市场价格下,企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不得已,企业暂停了甲醇生产。如果气价再涨,包括绿源醇业在内的许多企业的甲醇装置复产将遥遥无期。”朱德林说。

  据记者了解,由于产品价格与成本倒挂,目前国内已经有超过80%的气头甲醇企业停产。另外不足20%的气头甲醇企业虽然勉强维持生产,但开工率和装置负荷率普遍较低。如全国最大的气头甲醇生产企业??拥有135万吨/年甲醇产能的内蒙古博源联合化工有限公司,目前只有其下属公司内蒙古苏里格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的35万吨/年甲醇装置处于生产状态,公司的其他甲醇装置已停产好几个月了。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天然气价格上涨,估计在全国31家气头甲醇企业中,除中海油东方化工厂等极少数企业因可以获得廉价且供应充足的天然气而得以维持外,90%以上的企业将不得不全面停产。国内气头甲醇企业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宋玉琪、朱德林等人对气头甲醇企业的前景十分担忧。

  气头化肥企业 将由盈转亏

  “目前天然气到厂价为0.71元/立方米,锦天化和新疆阿克苏两套大化肥装置生产的尿素约有200元/吨左右的毛利润。化肥这块算是我们的主要盈利品种。”辽宁华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崔部长说。

  而于去年10月投产的内蒙古鄂尔多斯联合化工有限公司的销售部部长方世彪则向记者透露,凭借104万吨/年尿素装置的规模优势,以及天然气供应充足且价格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即便在目前国内尿素出厂价仅为1500多元/吨的情况下,公司吨尿素毛利润仍可维持在300元。  

  另外,泸天化、四川美丰、川化、赤天化、重庆建峰以及陕西兴化等国内主要气头化肥企业在今年1~9月均取得了不俗业绩。上半年,重庆建峰化工股份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甚至猛增82.29%,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9.74%。  

  然而,气头化肥企业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是建立在现有的气价基础上的。如果天然气价格上调0.4元/立方米,气头化肥企业的合成氨成本将净增400元/吨;按吨尿素消耗650~700立方米天然气计算,其尿素完全成本将增至1460元~1560元/吨。以目前全国尿素出厂价普遍在1550元/吨左右计算,气头化肥企业将由盈利转为亏损。

  这些还在其次。据企业反映,所谓气头企业尿素完全成本为1200~1300元/吨的说法,其前提条件是天然气供应绝对有保证,化肥装置能够长周期满负荷运行。如果因天然气供应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化肥装置难以实现长周期满负荷运行,企业的吨尿素完全成本将大幅增加。

  “以30万吨/年合成氨、52万吨/年尿素装置为例,当装置负荷由100%降至90%时,尿素的完全成本将增加50元/吨;若负荷率再降至80%,尿素完全成本将增加80~100元/吨。”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李晖这样对记者说。他表示,由于近两年天然气供应紧张,化肥装置长期“吃不饱”,绝大多数气头尿素企业的完全成本其实已接近甚至超过1400元/吨。   

  “只要天然气价格略微上涨,已经微亏的辽河化肥厂肯定首先被迫停产;如果天然气价格上涨0.4元/立方米,现在还盈利的锦天化和新疆阿克苏两套大化肥装置也将因亏损而不得不停产。”华锦化工生产经营部崔部长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她说,气价上涨后,化肥企业遇到的麻烦更大,因为此前企业仅仅担心供气不足。而气价上涨后,由于化肥用气价格仍比民用及其他工业用气价格低,倘若供气单位以此为由,像以前那样减少对化肥企业供气,使化肥企业难改“吃不饱”的命运,那么,化肥企业面对的将是既“吃不饱”又“吃不好”的双重挤压。

  化肥及甲醇市场短期影响不大

  虽然天然气价格上涨对气头化肥企业及气头甲醇企业影响巨大。但业内人士指出,气价上涨对我国化肥及甲醇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

  “2008年,我国气头甲醇企业共31家,占甲醇企业总数的11.9%;气头甲醇产量为445万吨,占当年国内1285万吨甲醇总产量的34.6%;气头甲醇产能则占到当年全国甲醇总产能的40%多。受甲醇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目前全国有超过80%的气头甲醇企业已减产或停产。但是,由于煤头甲醇产能增长迅猛,加之受国外进口甲醇冲击,客观地说,天然气价格上涨后,即便现有的气头甲醇企业全部停产,也难以扭转甲醇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宋玉琪十分坦诚地对记者说。   

  气价上涨同样不会引发目前国内化肥市场的大幅波动。   

  “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左右化肥价格涨跌的关键因素是供求关系,而非成本。因此,天然气价格上涨后,尽管气头化肥企业的成本将增加20%~30%,短期内可能推动化肥价格小幅上涨,但由于国内化肥产能严重过剩,化肥市场持续低迷的格局将难以改变。”谈到天然气价格上涨对化肥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时,华锦化工生产经营部崔部长这样对记者说。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杨春升也认为,天然气价格上涨后,虽然气头化肥企业可能由此前的盈利变为微利甚至亏损,但总体效益仍然好于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化肥企业。因此,这些企业不会因天然气价格上涨而全面停产。市场化肥供应量也不会因气价上调而一下子大幅减少。因此,气价上涨不会改变我国化肥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也暂时不会影响到我国工、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供应。但杨春升预测,气价上涨导致气头化肥企业成本增加后,无疑使国内化肥生产成本整体水平上移,对化肥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将推动化肥价格小幅上扬,至少不会再行下跌。

  为尽可能减小天然气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增加3#转换炉、对2#转换炉实施技术改造以及增加二氧化碳回收装置等措施,使每吨甲醇天然气消耗量由1000多立方米降至890立方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10: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尿素:上千万吨产能没处消化

  12月8日讯 按说,化肥应该是最容易掌控市场的产品。它的用途非常明确,也非常简单,就是播洒到农田中。而我国耕地面积是“不能动”的18亿亩。就这么大的市场,每年的需求量是多少,应该很容易就算出个八九不离十。但奇怪的是,恰恰是这个产品,在2009年成了无可争议的产能过剩大户:800余万吨产能搁浅,更有300余万吨生产出的化肥找不到去处。这相当于20多个年产52万吨尿素的装置正在晒太阳。遥想当年,为了能建设一个这样的化肥企业,从国家到百姓都要勒紧腰带。当年为了建设中原大化肥,河南省省长甚至表示要“全省人民每人少买一条裤子”!这样一个难得的产业,怎么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呢?

  现状:蜂拥的产能遇上过冷的市场

  “1998年进入化肥行业以来,我感觉今年是氮肥行业形势最为严酷的一年。”河北正元化工集团董事长张立军谈起今年的尿素销售情况时叫苦不迭。他预计今年公司的销售利润相比去年掉了一大半。“主要还是价格提不上来,尿素出厂价一直在成本价上下浮动。”张立军说。

  江苏恒盛化肥有限公司今年新增了45万吨尿素装置,产能较去年翻了一番,但尿素盈利额却不及去年的1/10。加上联产甲醇的市场价格一路走低,总的算来利润只能保本。“我们企业的状况还算是不错的,今年国内尿素联产甲醇的企业70%以上都处于亏损状态。”恒盛公司副总经理黄殿富说,“去年这个时期尿素价格近2000元/吨,而现在才1700元/吨。今年尿素的销售价格太低了,始终这么低,每吨也就是几十块钱的利润,我们基本上是微利运营。”据黄殿富分析,现在的价格是在10月份每吨1550元左右的基础上涨起来的。就是这样的低价还是在出口关税下降、电价上调、天然气价格看涨、部分企业淡储资金到位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才促成的。

  “9月底时价格曾跌到谷底,部分企业的尿素出厂价降到1450元/吨。”张立军说。与尿素价格萎靡相悖的是上游无烟煤价格的坚挺。正元集团的尿素成本在业内算低的,为了保本当时也已积压了近4万吨的库存。

  “价格偏低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尿素产能过剩导致的供大于求。市场流通方面的影响并不大。”黄殿富分析说。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统计,到2009年底,国内尿素产能将达到6300万吨。按1~10月份产能发挥水平计算,全年尿素产量约5500万吨,氮肥行业总体产能过剩在15%以上。到2010年我国尿素产能将达到6600万吨,产量将会上升到约5700万吨,产能过剩近1000万吨。

  而黄殿富说:“国内工农业尿素需求约5100万吨,产能过剩在1200万吨左右。”

  过剩的产能往年都是到国际市场上去消化。但是今年上半年国内尿素出口额大幅下降。据统计,1~6月份国内尿素出口量为69.4万吨,同比下降81.6%,净减少出口量308.17万吨;1~6月份国内累计进口尿素3.88万吨,同比增加391%。

  尿素出口额大幅下降,内外因都有。从内因看,国家政策已不鼓励化肥这样的资源性产品大量出口。从外因看,金融危机致使全球需求疲软。

  “去年氮肥产能也过剩,但是因为国际市场行情较好,出口缓解了国内的过剩压力。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际上油头、气头尿素价格下滑,加上需求不景气,尿素价格一直低位徘徊。国内过剩产能无法排解,产品在国内打循环。在出口受限和内需不振的宏观条件下,这1000万吨的过剩产能足以导致市场供求关系畸形,并压垮许多中小氮肥企业。”黄殿富说。

  另据卓创资讯化肥网提供的数据,到8月份国内尿素企业停产检修数量达33家(不包括限产、部分装置检修厂家);停产和检修的产能达815万吨,占总产能的13%。

  大量积压的尿素

  原因:有钱的有资源的都在上项目

  一方面是市场的极度疲软,另一方面却是产能的节节攀高。

  今年又有8家尿素企业的新项目已经或即将建成投产。这些新增尿素产能包括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40万吨产能、江苏恒盛化肥有限公司45万吨产能、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80万吨产能、中石化齐鲁分公司达州化肥厂48万吨产能、河北省东光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产能、达州大竹玖源化工有限公司70万吨产能、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80万吨产能以及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80万吨产能。

  在这些新增产能中,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尿素项目产能为100万吨,占总量的21.8%;采用加压粉煤气化技术的尿素项目产能为80万吨,占总量的17.5%;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项目产能为278万吨,占总量的60.7%。截至8月底,计划今年内投产的尿素新增产能达458万吨,比2008年新增的285万吨产能又增加了60.7%。氮肥行业正在陷入一个产能越过剩越扩能的怪圈。

   

  “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内外需求拉动和国内的投资过热。”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刘淑兰分析,从2007年下半年起,尿素供大于求的矛盾已初步显现,市场曾一度出现极度低迷的现象。但当时国际化肥的高价位掩盖了供大于求的矛盾。

  那么,是什么原因拉动了空前的过热投资呢?

  业内分析,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韩红梅认为,一是行业内企业有充裕的资金扩张产能,二是行业外企业也进入了煤制化肥生产领域。行业内企业扩大产能一般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近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型化肥项目中,有天然气化肥企业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到煤炭资源地建设的项目,如云天化内蒙古呼伦贝尔项目、泸天化宁夏银川项目、赤天化贵州桐梓项目等;有占据资源优势、寻求资源转化的项目,如中石油塔里木、达州等天然气化肥项目,山西和陕西等省份的煤制化肥项目等;有因为远离无烟煤产地而必须进行原料路线改造的项目,改造的同时扩大产能,如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鲁南化肥厂项目等。

  “行业外企业进入煤制化肥生产领域的原因则比较复杂。”韩红梅说,近年来,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一些煤炭资源地政府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出台了一些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资源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一定水平。作为煤化工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煤制化肥与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二甲醚等煤化工项目相比,项目报批只需省级备案,技术相对成熟,投资相对较低,建设周期相对较短,进入门槛最低。一些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等,为了争取到煤炭资源,必须满足资源转化率的要求,从而选择了利润率水平并不高的煤制化肥项目。“这类项目一般采用先进的洁净煤气化技术,建设规模大,符合国家关于基础肥料产能向资源地转移、产业技术升级的要求,但也加剧了国内化肥产能过剩的局面。”

  “尽管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许多企业仍有扩产计划。若如期实施,到2012年氮肥新增产能将达到合成氨700万吨、尿素1107万吨,尿素总产能将达7000万吨以上,大大超过目前5000余万吨的国内消费量。”韩红梅说。

  办法:实行以新汰旧产能指标控制

  记者采访一圈下来,发现对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各有己见,但对限制新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都无异议,而且其措施越来越趋于具体。

  韩红梅说:“应该将新增优势产能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如资源地新增产能必须首先收购非资源地现有落后产能,获得产能指标后再异地新建。通过产能置换来整合企业资源,削减企业数量,改善产能结构,保持总量平衡。”

  刘淑兰的意见是,不再扩张新产能,不仅包括新上项目,而且包括老厂改造项目。还有,国家的准入门槛不应只从产能的角度,而应该从提高企业环保、节能减排、安全等综合能力的角度来设定,还要合理布局。

  非常时期应有非常政策。陕西渭河煤业化工集团运销与市场部部长薛三省建议,现阶段应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审批权统一收归国家发改委。在批准新项目前,要求项目所在地政府必须淘汰相当或更多的落后化肥产能。非这样做不能有效防范地方政府乱批乱建项目。

  黄殿富认为,不能通过简单注资挽救落后企业,不能仅囿于资源优势上项目。否则,有可能还会把原先的落后企业保存下来。

  据了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于2008年1月9日发布的《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4-2008)对新建合成氨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作了如下规定:以优质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综合能耗应不高于1500千克标准煤/吨;以非优质无烟块煤、焦炭、型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综合能耗应不高于1800千克标准煤/吨;以天然气、焦炉气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综合能耗应不高于1150千克标准煤/吨。该标准对现有合成氨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也根据原料的不同分别作出了不大于1900千克、2200千克和1650千克标准煤/吨的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2 09: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肥新门槛将设多指标

  生意社12月22日讯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上获悉,由工信部制定的一系列化肥行业发展规划和措施,将一改规模为大的标准,利用品种结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因素促进磷肥行业的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

  工信部原材料司处长张文明在这次产销会上表示,明年上半年工信部或将出台《化肥工业发展规划》,提出2010~2015年化肥工业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包括产能发展、品种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装备等多方面因素。他特别提到,规划将继续发展磷铵等高浓度化肥品种,并根据各地的资源和农业发展的需求,将磷肥等基础肥料向资源地转移,在云南、贵州等磷资源产地依托现有企业,建立大型磷肥基地。张文明说,工信部将陆续制定和颁布磷肥行业的整改方案和准入条件,抑制产能过剩。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也证实,在今后3~5年时间内,国家将以节能、降耗、减排等多个硬指标为依据,对技术落后、三废排放超标、综合能耗超标的企业进行整顿,加速淘汰一批中小产能企业,实现行业内产品的结构调整。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的要求,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正在协助制定磷肥三废排放标准,磷铵、硫酸综合能耗等标准也在制定中。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张文明对新规划的解读,还是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正在制定的具体标准,都未强调仍要设立产能门槛。

  另据了解,随着几套大型装置的投产,预计明年磷肥产量将达到1450万吨,而国内消费量约为1200万吨。对此,作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的权宜之计,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处长吴君杨透露,考虑到化肥生产企业的困难和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今年下半年国家已经延长了执行淡季关税的时间,明年磷酸二铵等化肥淡季出口关税将小幅下调。但吴君杨同时指出,目前国际磷肥市场已经从相对紧缺转为相对过剩。随着未来新增产能陆续投放市场,在明年旺季高关税时期,磷肥企业的经营形势将不容乐观。企业应抓住机遇,在市场行情趋暖时,加大销售力度,缓解产品过剩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5-15 23:40 , Processed in 0.02425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