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0|回复: 2

5年之期渐近GMP复认证开考 药企呼唤相关权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3 19: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年之期渐近GMP复认证开考 药企呼唤相关权利

2008-02-13 文字选择:<A href="javascript:doZoom(16)"> <A href="javascript:doZoom(14)"> <A href="javascript:doZoom(12)">
<DIV class=content>

对于众多药企而言,GMP复认证“大考”才刚刚拉开序幕??

2003~2004年间,正值药品生产企业冲刺GMP认证的高峰,很多企业都在这一时期内顺利通过认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凡已通过GMP验收的剂型、项目,满5年必须进行复认证。5年之期渐近,药企即将迎来监管部门新一轮的GMP复检考核。

国内一些中小型药企在生产上不大重视软件管理,这些未具备软件管理条件的药企要想通过GMP复认证,必须对人员重新进行培训甚至重新招聘人才,人力、财力的投入对它们将是不小的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今明两年,预计将有超过2000家药企的GMP车间需要进行复认证。而GMP检查认证标准的提高(修订后的《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生产企业提供了复认证的标准和参照。《医药经济报》记者了解到,现阶段,药企正纷纷加紧相关咨询和内部改造工作,以适应GMP新标准的各项要求。

5年之期:软件考核是关键

修订后的《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明确提出,GMP新标准的明显特点是加强了对企业软件的监督检查,严格和细化了对企业人员配置、质量控制、物料采购、文件管理等软件方面的检查项目。有业内人士评论说,那些只重视厂房、设备等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的企业(特别是药品质量管理不到位的企业),将难以通过复认证。

据悉,近日江苏省GMP认证检查专家组对江苏康缘药业进行了复检。该企业GMP复查工作小组负责人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此次复认证的检查重点和检查方式较以往均有重大变化,对于检查标准等方面的要求更严格,更加重视企业的软件管理,对质量保证体系的预防性和有效性更为关注。“专家组首先会随机抽查产品的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及指纹图谱,并向相关人员询问该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有关细节。”这位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此次复检过后,康缘药业的五大产品剂型顺利通过了复认证,但目前国内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它们能否在各方面均达到GMP新标准,并在首轮复认证高潮到来时顺利过关,还是个未知数。

在采访中,按照GMP新标准进行改造所带来的成本压力是药企最为关心的问题。新华制药质量总监窦学杰告诉记者,为满足复认证要求,企业可能需要投入800万~1000万元的资金。国内一些中小型药企在生产上一般不大重视软件管理,这些未具备软件管理条件的药企要想通过复认证,必须对人员重新培训甚至重新招聘人才,人力、财力的投入对它们将是不小的压力。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须在2008年进行复认证的药企表示具体的投入数额还无法估算。

总的来说,GMP新标准的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较之前更为严格了。比如按照原标准,如果认证检查发现严重缺陷少于3项,可以限期企业整改后通过认证,但新标准规定,“如有严重缺陷,将不予通过认证”。这就意味着,如果企业在软件管理等环节不符合新标准的要求,极有可能在复认证中被“否决”。

“大考”在即:参数变更成隐忧

相比中小型企业对软件管理环节的忧虑,大型制药企业更关注的是GMP新标准强调的“企业实施GMP必须与药品注册文件相匹配,企业生产原料药制剂必须按照注册批准的生产工艺和处方组织生产”。换而言之,如果药企现行的生产工艺各项参数不符合注册文件的参数,很有可能在复认证过程中被“一项否决”。

对此,窦学杰表示,2008年6月,新华制药有十几个品种(包括头孢类、胶囊和片剂等)的GMP证书到期,目前,他们已启动复认证材料的准备工作。让他心存疑虑的是,由于新华制药与诸多跨国药企有合作项目,因此他们的GMP管理基本是按照美国FDA的标准来做的,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工艺参数比5年前注册时的标准有所提高。“类似这样的情况,在GMP复认证时应如何处理?如果如实上报实际生产参数,显然不符合新标准的要求;如果按照原注册数据上报,又与实际生产不相符,因此,这个尺度比较难把握。”

丽珠医药集团副总裁陶德胜也有类似的担忧。他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随着硬件和技术的改进,以前的工艺、技术参数有了提高,GMP复检应该考虑到这一点,给相关参数划定清晰的界线,让药企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工艺变更后新的参数。“例如,企业可以补充做相关安全性评价,开展药理或者临床小样本试验,验证按照新的参数生产的产品是否比原参数条件下的产品更具安全性和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记者了解到,企业实际生产的参数与注册材料有出入,这在业内普遍存在。但如果要求企业重新做安全性评价等试验,毫无疑问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因此,陶德胜认为,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这项工作。“具备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会真正投入并认真做,其在品种的选择上也会有所权衡。那些不具备长期发展潜力的品种,企业很可能就难以顾及了。”陶德胜坦言。

“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的GMP管理并不将重点放在药企的具体生产上,注重的是药企的生产管理。我个人认为,企业是否具备质控体系、质控体系能否有效运转、产品质量是否合格、验证时具体的工艺和技术参数是否达到法定工艺要求等固然很重要,但GMP复认证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上。”云南某大型药企下属企业的质量技术总监如是表示。

声音<<<

◆我们对GMP新标准的实施表示欢迎,并认为这将对保障药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整个制药行业实施GMP新标准之后,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药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了,制药业的利润再次被摊薄。

??丽珠医药集团副总裁陶德胜

◆对国内药企而言,成本和价格这两大因素是最不容易确定的。希望有关部门在今后的药品定价或药品招标过程中,能考虑到企业产生成本提高这一层面的问题。

??昆明贝克诺顿制药公司总经理戴晓畅

◆复认证在即,制药业的集体呼声至少折射出两个事实:其一,有社会责任感的药企始终严格依法生产,但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譬如在各地的药品招标中)可能并不比未满足复认证标准的企业更具优势;其二,在医药行业的调整期内,针对生产、流通和研发等各环节带来巨大影响的强政一一出台,在此之中,制药企业承担了更多的义务,但还缺少与之相匹配的权利。企业在药品定价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依然处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

</DIV>
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进行负责、考证。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20: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多药企GMP需重新认证 行业规范良性纵深

2008-02-13 文字选择:<A href="javascript:doZoom(16)"> <A href="javascript:doZoom(14)"> <A href="javascript:doZoom(12)">
<DIV class=content> 我国医药行业目前正处在调整期,影响医药行业研发、生产、流通的强政相继出台。如果政府对药品定价随着药品生产管理标准的提高而有所提高,或者各地在招标时都能更多地考虑到药品质量和临床价值等因素,药品的价格就更能体现药物经济学的原理,从而保障制药行业足够的利润和长足发展的动力。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第四章第二十三条规定,《药品GMP证书》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由企业提出重新认证的申请。

2008年~2009年,制药行业将有2000多家药厂的GMP证书到期,需要重新认证。业内相信,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GMP新标准将从整体上提升药品行业生产水平,行业规范管理正在深入。

由于GMP新标准要求药厂加强软件管理,药企认为换证之前要投入的资金还包括人员培训费用,工艺变更之后包括做新的安全性评价的费用,成功换证之后还需要日常的运转维护费用。作为制药企业,它们责无旁贷一定要按照新标准扎实地做好工作,但是他们亦有一个共同的新年愿望:在制药行业实施GMP新标准之后,药品的质量更加有保障,这意味着药品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因此相关部门也应该在药品的定价和招标中,考虑到这层因素。

按照经济学原理,这种逻辑无可厚非。但是相比老百姓关心的药价,药品的生产成本容易被忽视。国家发改委的政策性降价接踵而至,各地的药品招标模式也紧压药价,制药行业的利润被N次摊薄,这影响到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而少数缺乏责任感、急功近利的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为了压缩成本,采取偷工减料的办法,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就在2007年,医药行业的第二轮“洗礼”已然开始。这一年与制药行业各领域相关联的成本增长包括化学原料药涨价、中药材涨价、水电涨价、人工涨价、环保标准提高等。2008年GMP标准提高后,2000多家药厂将在今明两年集中进行换证,4000多家药企面临GMP新标准的检阅。

与此同时,与药品销售相关联的字眼包括药品继续调价、挂网采购兴起、商业话语权加大并向上游施压等等,不一而足。

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的25次药品调价已基本把医保目录里的处方药价格重新梳理了一遍,对接下来的药价政策,发改委的态度是“微调”。但对于企业,这还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相对于国家发改委的定价,让药企更为关切的是各地的药品招标。产品能不能中标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各地的市场份额,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销售业绩。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的招标中,都爆出了厂家中标之后因利润太低而不配送药品的问题。

事实上,药品的成本不仅仅关乎行业4000多家制药企业,也牵涉到一些社会问题。药品是要保证生产的,不然13亿人的健康无从保障,廉价药断档就是一个再鲜明不过的例子。

我国医药行业目前正处在调整期,影响医药行业研发、生产、流通的强政相继出台。如果政府对药品定价随着药品生产管理标准的提高而有所提高,或者各地在招标时都能更多地考虑到药品质量和临床价值等因素,药品的价格就会更能体现药物经济学的原理,从而保障制药行业足够的利润和长足发展的动力。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2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千多家药企GMP再认证 医药行业洗牌提速大商圈网 www.bbspace.cn 2008-04-18 来源:中国医药报
  对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力建来说,2008年是一个不一般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常熟雷允上要完成整体搬迁。而由于新修订的《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这就意味着新车间要按照新的检查标准,重新通过GMP认证检查,才能开工生产药品。

  事实上,需要重新通过GMP认证检查的,在国内不止常熟雷允上一家。众所周知,2003年到2004年间是我国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的高峰期,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凡已通过GMP验收的剂型、项目,满5年必须进行再认证。有消息称,据不完全统计,今明两年需按新《标准》进行再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将达2000多家。

  新标准提高门槛

  资料显示,《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于1999年11月颁布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工作的不断深入,监督实施药品GMP工作的深入开展,原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越来越显示出不完善、不合理的问题,存在GMP实施初期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不适应对已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到期再认证的需要”。

  据悉,新《标准》是依据目前已经实施的药品GMP条款,按照每条的项目、内容分解制定的,由原来的225条修改为259条,其中关键项目(条款号前加“*”)由56条调整为92条,一般项目则由169条则减为167条。

  一位权威人士指出:“新《标准》更加严格。按照原来的标准,如果认证检查发现严重缺陷少于3条,可以限期整改,然后进行认证。但新《标准》规定,如有严重缺陷将不予通过认证。新《标准》还规定,未发现严重缺陷,且一般缺陷≤20%的,能够立即改正的,企业必须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必须提供缺陷整改的报告及整改,经整改后才能通过药品GMP认证。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想拿到GMP证书,就必须实现"零缺陷"。”

  提高的门槛远不止这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为有效制止药品生产企业在GMP认证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新《标准》规定,“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的,按严重缺陷处理。检查组应调查取证,详细记录”。

  在软件管理上,新《标准》增加了“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应对本规范的实施和产品质量负责”,“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药品管理法规培训”,“从事药品质量检验的人员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了人员、质量、生产、物料和文件管理的检查项目。

  新《标准》更强调质量管理部门的独立性,赋予质量管理部门对物料供应商选择的质量否决权等更多职责,规定“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和执行偏差处理程序,所有偏差应有记录,重大偏差应具有调查报告”;“企业应根据工艺要求、物料的特性以及对供应商质量体系的审核情况,确定原料药生产用物料的质量控制项目”;“物料应按批取样检验”。

  此外,新《标准》还规定,“检查评定采用按申请认证的剂型或品种范围分别进行评定的方式”。企业同时申请数个剂型或品种认证的,如果认证检查发现的缺陷在各剂型或品种中均存在,应分别计算,不得仅列入某一剂型或产品;

  如果某一严重缺陷在企业所有认证范围中都存在,则所有认证范围均不能通过药品GMP认证。

  “从整体来看,新《标准》检查项目更加细化,否决项目略有增加,主要强化了对人员要求以及对生产过程管理、生产验证等软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薄弱环节的监管,提高了企业准入门槛。”该权威人士总结道。

  大企业从容应对

  面对新《标准》的实施,药品生产企业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软件管理较弱的中小型企业相比,长期坚持规范生产的大型制药企业应对起新《标准》来,明显要从容、轻松得多。

  江苏康缘药业于2007年11月下旬接受了GMP复检。其质管负责人黄总告诉记者,因为距离新《标准》的强制执行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检查人员还是按照新《标准》对企业进行了复检。“其实,在迎接复检之前,我们已借鉴美国FDA、欧盟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完善企业软件管理规范。比如说增设了预警措施。”

  以温度、湿度为例。根据GMP的相关要求,车间的温度要保持在18℃~26℃到之间,湿度要保持在15%-56%之间。为了保证车间温度、湿度达标,康缘药业提前设置警戒线,一旦车间温度达到25℃,湿度达到55%,预警系统便开始工作,对空调的状态进行调整。

  同样,该企业将这种“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的做法在质检过程中实施。康缘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生产,而国家药典对一些产品的成分含量只规定不少于多少。以前企业设定的内控标准对成分含量也只有低限而没有高限。但是,一个产品的某种成分含量过高,也会导致产品质量出现偏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康缘药业质监部门对一些中间体设置了含量范围,既有低限,也有高限。

  黄总坦言,这些预警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防止企业出现药品质量问题,也能让企业规避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也正是企业在软件管理方面下了工夫,康缘药业于2007年12月顺利通过了GMP复检。

  常熟雷允上是一家以生产中药注射剂为特色的中成药制药企业。陈力建表示:“我们企业的生产一直比较规范,接受国家级的检查比较多,没有发现过不合格的产品。对于按照新《标准》进行再认证,我们肯定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好。”

  尽管此前管理部门强调,新《标准》较之原有标准,提高的是企业软件管理的要求,在硬件方面并没有提高标准,不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但记者发现,新《标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新《标准》强化了对人员、生产过程管理、生产验证等软件要求,那些平时不大重视软件管理的药企要想通过再认证,必须对人员进行重新培训,甚至重新招聘员工,人力财力投入压力不小。

  新华制药质量总监窦学杰坦言,为满足再认证要求,新华制药可能需要投入800万-1000万元的资金。广东一家普药生产企业的老总也表示,企业要想按新《标准》通过GMP再认证,“不可能不加大投入”。

  此外,从1月30日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我国已经开始对GMP检查方式做重要改革,即由过去的按剂型、类别检查改为按品种检查。

  有关人士指出,一般的药品生产企业往往拥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品种。国家如果对同一剂型的不同品种都从头查起的话,不仅复检工程浩大,也会增加企业负担。

  他建议,在按品种检查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适当缩小检查范围,针对同一剂型的差异化部分进行重点检查。

  行业洗牌提速

  在新《标准》中,有一部分内容的调整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要求“企业实施GMP必须与药品注册文件相匹配,企业生产原料药或制剂,必须按照注册批准的生产工艺和处方组织生产”。这就表明,如果药企现行的生产工艺各项参数不符合注册文件的参数,就很有可能在复认证过程中被“一项否决”。

  毋庸置疑,新《标准》颁布实施后,那些只重视厂房、设备等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的企业,将难以通过复查认证。

  事实上,从2007年起,医药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政策层面的压力。从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到《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再到新《标准》,一系列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均对医药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不同方面推动着医药行业的洗牌。医药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包括成本增加和效率降低,一批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或被淘汰。

  在业内人士看来,推动行业洗牌的政策还远不止这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GMP检查员表示,新《标准》是与现行GMP规范配套的,仅仅具有过渡性质。随着新版GMP规范的出台,这些认证评定标准将会被再次修改。

  2008年1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邵明立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将加快实施“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组织完成2000个品种的药品质量标准修订工作。据悉,修订和提高药品标准将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药品的国家标准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有消息透露,2008年国家相关部门将联手推出一些促进药品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使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更为规范……

  一位资深人士表示,截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有46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其中不包括中药饮片、医用氧、医用辅料等生产企业。数据显示,排名在前100名的药品生产企业,其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70%。这就意味着,在这4600多家企业中,即使淘汰掉一半,都不会影响全国的药品供应。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药政新规的施行势必加速企业的优胜劣汰进程。医药产业的整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位证券分析师这样指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24 02:53 , Processed in 0.0213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