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危机 生物医药业在利好中前行
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来契机,并且为企业海外并购和引进高端人才创造了机会,整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国内医药企业应抓住机遇,在变革中求生存。 本报记者 张伟报道 正如《双城记》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带来巨大风险,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对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而言,机会要大于风险。 “面对来势汹汹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而且机遇大于挑战。”天津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日前向记者表示,从生物医药行业内部看,由于药品消费具有需求刚性的特点,国际金融危机对消费者收入的影响并不会明显影响药品消费量;而且,从我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生物医药行业持续发展,并且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其他国家小,反而凸显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竞争优势。 政策利好 日前,在第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组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政府工作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这就要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新的生物体系”。 张晓强提出,生物产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使我国生物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其中,2000-2008年,全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达20.5%,2008年实现产值8600多亿元,同比增长25.5%。此外,将生物能源用作清洁可再生资源近几年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张晓强强调,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保持生物产业平稳较快发展,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首先,今年要积极推动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尽快出台,为生物产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目前,这一政策的意见稿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其次,与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九大专项紧密结合,重点组织实施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微生物制造、现代中药等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第三,进一步加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基地的公共服务平台、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建设。这些工作和国家一揽子的应对措施将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张晓强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启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中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传染防治、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3个专项将对促进我国生物科技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将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机遇。 国内市场的刚性需求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很多行业受到严重影响,但生物医药行业似乎依然坚挺。闫希军认为,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抵抗力主要归因于国内市场的刚性需求。在他看来,无论全球的经济走向如何,人病了总要寻医问药,这一点不会改变。 不过,闫希军认为,生物医药行业并非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世外桃源。国际金融危机会对所有经济领域产生影响,“传递到生物医药行业只是时间问题”。尽管如此,他仍强调2009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不会受到太大冲击,即使受到影响,时间也会在3-6个月后。原因在于,一方面国家对生物医药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比较大,2008年投入上百亿元用于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药物开发,如果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医药企业相应加大对创新药物的投入,将来一定会开发出走向世界的创新药;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加大对新药产业化的支持,2009年年初还拿出专项资金支持中科院系统研究出的新药产业化,新药产业化将会创造相当数量的就业机会,并带动原料、物流、机械生产、包装材料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新医改的深化尤其是全民医保的实施,以前许多生病不就医的群众将会选择就医,这将直接提高整个医药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行业发展。 华素制药OTC事业部总经理贾鹏云认为,目前可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内医药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生物医药企业,与资本市场关系紧密;一类是资金要求高、流动量大的经销商和连锁药店。但由于公众对健康产业的需求刚性,加之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特别是关注民生的措施出台,国内医药市场仍会得到健康发展。 产业升级的机会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带来巨大的风险,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张晓强认为,对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来说,机会要大于风险。 闫希军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带来多方面的机会,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在变革中求生存。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为行业洗牌和产业升级带来契机。多年来,国内医药企业的多、小、散、乱问题比较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凤毛麟角,难以与跨国制药企业抗衡。再加上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较低、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整个行业一直处在恶性竞争中。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行业洗牌将使产业集中度和质量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我国医药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国际金融危机为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是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0项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各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政策落实,各地企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以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明年起,我国将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实际上免除了企业购买设备等税收负担。这项措施释放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的积极信号,国内医药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加快研发创新步伐,否则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带来海外并购机会。国外很多技术先进的生物科技公司都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境外资本市场上生物科技公司的价值目前大幅缩水,可能吸引投资者展开并购行动,这是国内企业到海外并购的绝佳时机。 另外,国际金融危机为国内医药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创造了机会。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多个跨国医药企业裁员,比如默克公司在发布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的同时宣布裁员7200名。国内医药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引进高级管理人员和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