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4|回复: 4

[茶专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7 09: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士力、龙润、星愿、大益崛起 茶业整合纪元谁将称霸

  7万茶企不敌一个立顿“茶叶大国”美名蒙尘

  作为全球茶叶产销大国,“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这就是商业市场上中国茶业的世界地位。但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对中国茶叶大国的地位提出质疑:中国20个产茶省,8000万茶农,每年产茶120万吨,仅有30万吨出口。2008年中国7万家茶企共实现茶业总产值300亿元人民币,而同年联合利华立顿一家茶业年产值即达到2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整个茶业产值的2/3强。

  品牌效应的缺乏,使中国茶叶大国的美名蒙尘???早在160年前,英国人从中国带走的是2万株茶苗、1.7万粒茶籽,以及8位中国工人,到今天,他们事实上篡夺了商业市场中的茶王地位。

  三类商业模式优劣互现

  据统计,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的12家省级公司中,只有4家有商标。目前国内有7万多家茶叶厂,注册商标的仅有1000家。市场散乱,品牌企业稀缺??? 这就是当前中国茶业的现状。

  品牌商业模式的严重滞后,不得不让品牌茶企以三种模式为主进行品牌扩张:第一类通过自建连锁零售终端,打造零售企业终端品牌,这类企业主要是吴裕泰、天福茗茶、张一元、元长厚等茶企。他们先建立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品牌零售终端,然后沿产业链延伸,在各主要产茶区建立茶叶生产基地。

  第二类通过商场专柜、品牌专卖店销售,经营企业品牌,以某一单一知名茶叶种类为主。这类企业如竹叶青、安息铁观音集团等。

  第三类则是与国际接轨拷贝立顿模式,主攻快消市场袋装茶的企业,终端销售以K A (大卖场)为主,如云南龙润、星愿(中国)等。

  龙润和星愿是较早开发袋装茶的企业。立顿在袋装茶市场的一枝独秀,令他们意识到传统饮茶习惯已开始转变,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袋装茶成为发展的主流。

  有信息表明,2000年全世界袋装茶总量为54万吨,占茶叶消费量的23.5%。英美等国家袋装茶消费

  比重在60%以上,2001年我国袋装茶产量接近2万吨,占全国茶叶市场总量不到3%。

  谁将挑战立顿王者地位

  有鉴于此,近年来进军袋装茶市场欲分一杯羹者,不乏后来者。但苦于立顿在袋装茶市场多年的经营,如何在这一市场占据主导,成为场外企业最头痛的事情。

  近日,宣布斥资30亿元进军茶市的药企天士力(600535),似乎对掘金茶市信心满满。天士力方面有关人士如此分析自身的优势:“立顿”给人一种快捷冲茶的理念,而天士力帝泊洱直接冲泡仅需三秒钟,与立顿的5分钟比较近乎闪电速度。有业内人士说,这也体现了中国茶业对品牌快速成长的渴求之心。

  天士力集团董事长、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希军说,天士力帝泊洱要杀出一条血路,单凭品牌建立、广告营销等,很难达到独树一帜的市场销售理念???要让帝泊洱成为国际畅销品牌,最有效的传播语言就是科学数据。天士力品牌总监曲鹏昌说,天士力依赖的全产业链投入和科研研发,足够让它将立顿红茶视为头号竞争对手。普洱市人民政府市长沈培平说,帝泊洱系列产品,将有望成为现代普洱茶品牌的典型代表。

  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似乎成了国内企业进军袋装茶市场的共同选择。近日高调宣布做茶的康美药业(600518),也选择了自身有上游资源优势的保健茶细分领域来切入。

  “进入快消堪称康美的二次创业。”康美药业广州分公司总经理李建华说。记者了解到,目前6.5克的康美菊皇茶售价在1.44元一包,而市面上同类型产品均在1元一下,最低只要0.6元,其较为高端的定位目标直指目前袋装茶的领导者立顿。

  上海帝辰实业则另辟蹊径,今年开始推出肉苁蓉茶。但显而易见的是,选择细分市场切入也是一种避重就轻的做法,避开立顿等优势品牌锋芒最盛的区域,慢慢从细分领域培育起消费者忠诚度,显然是这些企业共同的思路。但小盘子的消费市场有多大,并不好说,而且立顿近年针对保健市场也推出纤体、美容等茶种,效果并不明显。市场蛋糕的尚未成熟,成为横亘在大家面前的共同难题。  名茶多名企少,区域品牌借机崛起

  国内名茶众多,提起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名茶品种,可谓声名远播,连老外都熟悉;但提起名茶品牌,却叫不出几个来。

  记者翻查资料发现,龙润集团已成为香港第一家上市的茶类企业,其产业链的黏合速度瞬间加强。根据市场曲线显示,2008年全球经济形势衰退,仅普洱茶销售区域就扩大了一倍,大部分大中城市都成立销售点,消费群体增加三成多。但纵观中国每年300亿的产值盘子,品牌企业仍廖若星晨。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福堂日前表示,“品牌”茶仍然是中国茶产业的薄弱环节。朱福堂分析认为,当前中国茶品牌策略不够完善,相关产品的计划不能整合,市场手段零散、混乱,难以与国际品牌竞争。

  这一问题正在被一些企业看到,并引之为自己的商机。云南大益集团的“大益”、广西“多特利”牌六堡茶、“中茶牌”红茶系列、滇红集团的“滇红”、台湾“冻顶乌龙茶”等品牌近年来在致力开拓品牌市场,开拓渠道经营上,开始初现成效。

  今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指出,茶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天然饮料,消费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全球茶叶的消费量一直以每年3%-5%的增幅递增,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天下。这也标志着茶叶品牌化经营时代真正到来。

  在2008广州茶博会上,汇聚了世界与中国各地红茶:越南红茶、斯里兰卡锡兰高地红茶、肯尼亚CTC红茶、英德红茶、福建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云南凤庆滇红等。掀起了一场经典的“红茶风暴”。相形之下,中国红茶品牌可谓不少,但是真正形成品牌实力的凤毛麟角。

  高端品牌已经为中国茶叶预设了机会,也设下了一个热闹的擂台???不论如何,他们对外面临成熟对手立顿,内销市场面临着消费观念和品牌认知的开拓???他们现在并非孰高孰低,但正因如此,中国茶业才显示出巨大的商机。

  作为最古老的产茶大国,中国有傲人的数千年饮茶历史,直至今日,我国仍是全球最大的茶叶消费大国之一。但是在商业盛行的今天,从产业的价值而论,中国茶业竟然早就难以称王。全国多达7万家茶厂,总产值只比英国立顿单一品牌企业产值稍多。市场的散乱无序长期存在,品牌企业更是寥若晨星。

  前两年普洱茶市场被爆炒,随即跌入冰点,茶市就此长期低位徘徊。危中藏机,这一低迷时期也给了一些嗅觉灵敏的企业以商机。龙润、星愿、大益等区域龙头,开始悄然崛起,并开始布局全国市场。随着茶市的

  逐渐回暖,谁将在下一轮的竞逐中胜出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他山之石

  立顿:因挫败而成为多面手

  今天,我们以立顿的成功勉励自己的7万茶厂,但有多少人知晓,其东家联合利华也曾在华经历并不那么顺畅的品牌之路,并因此挫折而成就立顿红茶之外的绿茶、茉莉花茶等多品类优势。

  1999年8月,踌躇满志的联合利华以超2亿的价格并购了北京茶叶总公司及北京茶叶加工厂,正式开始经营曾年销售额超3亿、占据北京包装茶市场40%的京华茶叶。但这段跨国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就亮起了红灯。2002年4月起,联合利华停止在北京的茶叶厂生产袋装茶。2003年7月,正式投放立顿绿茶和立顿茉莉花茶,对中国传统散装茶宣战。

  有观点将之指为联合利华品牌净化阴谋的集中体现,但或许这更多的不过是一次不成功的品牌推广尝试。联合利华作为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及销售商,立顿全球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京华曾是北方第一大茶叶品牌,相信联合利华在收购之初不会有废掉的念头,应是想通过自己的国际化包装能力提升京华知名度,并推广到国际市场,与原有的立顿红茶形成互补。

  现时分析起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长于品牌经营并以包装茶见长的联合利华在以散装茶为主导的中国茶叶市场上却遇到了不小的障碍。袋装茶和散装茶的流通渠道不一样,联合利华的主要销售通路是超市,但大部分中国人喝的茶是在茶店买的,更喜欢先尝后买。一方面是撞上消费习惯之墙,另一方面是此前惯常操作的立顿年轻化定位难以嫁接到受众更大年纪的京华品牌之上。因此,尽管力邀奥美做广告,还参考在澳大利亚的茶叶包装为京华茶叶改头换面,联合利华的努力没有带来预期的回报。2000年,对京华5000余万元投资,全年仅完成600万销售额。2001年销售额也不到1000万元。于是2002年断然收缩阵线止损,关掉远离茶叶产地的北京厂,搬迁到福建以降低成本,同时减少宣传投入、减慢向袋装茶的转型。立顿开始生产绿茶和茉莉花茶,与其说是改弦更张,不如说是无奈之举。显然,联合利华是在为自己的冲动收购交学费。2007年,北京茶叶总公司回购了京华茶叶品牌,有猜测说,实际金额只在400万到600万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普洱茶减产三成 价格小涨

  云南大旱,普洱茶减产,是不是又到了囤茶炒茶的时机?

  昨日,记者抵达云南普洱市了解到,虽然春茶减产、生茶价格翻番,但成品茶涨幅较小。囤茶待价,可能会重蹈2007年炒作普洱茶的覆辙。

  昨下午3时,普洱市思茅区思茅镇青门口村,45岁的茶农古庭芳和丈夫背着背篼,顶着烈日采摘春茶。

  古庭芳告诉记者,去年生茶每公斤价格为6元,今年涨到13元,减产不减收。

  据介绍,普洱市共有茶园基地135万亩,干旱面积121万亩,受灾64万亩,经济损失达1亿元。

  2月初开始采摘的春茶,在全年茶产量中占到三成左右,夏茶和秋茶占了其余的七成。“春茶的品质最好,价格也最高。”普洱市茶产业发展办负责人张雁介绍,虽然普洱茶减产三成,但成品批发市场上涨幅不大,“平均每公斤上涨8~10元。”

  普洱市普洱茶研究院栽培和植保室主任崔廷宏说,干旱对茶树的影响相当严重,会导致它的根系,营养结构受损,不仅是春茶,夏、秋茶的产量和品质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位于普洱市中心的普洱茶源广场,是普洱茶的批发集散地。昨下午,记者在金福茶叶公司看到,一级普洱茶每公斤价格为45元,涨了5元。另一家茶商的特级普洱茶价格为每公斤140元,涨了15元。

  普洱市最大的茶叶加工厂龙森茶厂负责人介绍,随着今年春茶批量上市,涨价幅度也应与减产幅度相当,但不会出现2007年暴涨暴跌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9: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普洱茶领域酝酿茶产业化变革
2010-01-09 11:21:29 来源:《商业价值》杂志 浏览次数:1895 文字大小:【大】【中】【小】
茶叶招商加盟
?茶叶加盟09创富又一波 ?一条街开7家茶店赚钱有道 ?中国茶叶第一品牌 ?非常6+¹铁观音品牌加盟 ?让福建好茶,峰行天下 ?开家茶店 好赚钱   普洱茶领域酝酿茶产业化变革

  经历了过去几年泡沫的兴起破灭,普洱茶领域正在酝酿着一场确实的产业化变革。

  “普洱茶这口气终于缓回来了。”

  一位业内人士在日前刚结束的广州茶博会上这样评价。这次茶博会的参展商接近70%是经营普洱茶的企业。2年前的那场泡沫破灭造成的产业创伤似乎正在逐渐恢复。比如大益集团勐海茶厂董事长邓增永就表示:“短短4天大益现场销售了200多万元的产品。市场的需求是很真实的。”

  2009年中国茶行业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2009年5月18日,“龙润茶”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2898.hk),这也是我国7万家茶叶企业中首家上市公司,结束了产茶大国没有茶叶股的历史。

  而龙润涉足普洱茶仅仅4年多的时间,尤其在经历了2007年的那场普洱茶泡沫,如此迅速走出低谷,充分反映了普洱茶市场的回暖和潜力。

  经过泡沫洗礼后的普洱茶产业越发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一批有实力、有品牌的企业正在逐步崛起,尤其以天士力携30亿元巨资杀入普洱茶产业,将普洱茶产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此之后还有下关沱茶集团、庆沣祥、大益等一批企业雄心勃勃地要超越“龙润茶”的成就。

  在2年前大量投机性资本被淘汰出局以后,这些资本雄厚、经营能力强大、商业模式独特的企业正在蓄势待发。

  大玩家出现

  如今,但凡提及普洱茶,几乎大部分人会脱口而出“普洱茶价格比较贵”,其实,相对于其他的茶叶,比如西湖龙井之类的名优茶,普洱茶的价格还是比较低的。实际上,大家之所以反映“贵”,主要是2007年“泡沫”遗留下的阴影。

  2006年-2007年上半年,大量游资进入普洱茶市场进行商业炒作,普洱茶平均升值100%-200%,有的甚至升值超过10倍以上。

物极必反!2007年下半年以来,云南普洱茶坠入谷底,身价普遍缩水30%-50%;仅勐海来说,2007年有200多家普洱茶厂,2008年只剩下40多家,2009年全年保持生产的可能不足20家,普洱茶业一头扎进“冰河期”。普洱茶的价值也开始从被炒作转向被低估。

与龙润不同,天士力则选择了“基地+茶饮”的商业模式,直奔产业的更深层次的挖掘。

  投机者与投资者只有一字之差,却相隔万里。与前几年充斥普洱茶市场的大部分是投机者相比,如今,投资者的光顾,使普洱茶产业脱离粗放式、原始的发展模式,进入到精耕细作的现代发展模式。现在看来,2007年的那场泡沫正好淘汰掉大量的投机者,而留下了真正有能力、有想法的大企业,这些企业才是未来主导普洱茶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并且已经开始改写行业规则。

  竞争焦点凸显

  今天普洱茶行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之中──传统的老江湖势力如大益、下关等依然强势,新晋势力如龙润、天士力来势汹汹,新老势力间的明争暗斗是在所难免。而竞争的焦点就在于资源、工艺和渠道。

  传统的普洱茶生产技术包括十几个步骤,从源头的普洱茶种植、到晒青、陈化、捡剔、筛分、拼配、压制成型、烘干、包装出厂等。普洱茶要产业化则必须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但整个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很复杂,特别是其中有几个关键的环节比如种植茶园和拼配技术等却决定着后续产业化的提升,这也成为了新老势力竞争的焦点所在。

  纵观农业产业化的整个过程,无论乳业、畜牧业,还是农产品加工业等,源头无一例外的都是产业竞争的关键所在。显然,普洱茶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举世闻名,究其缘由,无非是波尔多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高品质的葡萄种植。普洱茶也一样,虽然云南西双版纳大部分地区都适合种植普洱茶,但是精品的普洱茶却只是在少量的几个区域,比如布朗山等。

  “大益经过3年的改造,已经完成国家标准示范茶园8800亩,另外还已经拥有两个万亩基地。”大益集团勐海茶厂董事长邓增永表示,“下一步将会继续加强种植基地建设,扩大标准种植基地的规模”。而普洱茶新贵们也不甘示弱,天士力斥资30亿元分三期建设占地面积1600余亩普洱茶种植生产基地。以上市公司的名义携巨额资金的龙润,将建设20万亩老茶园以及高优生态茶园。

  实际上,熟悉普洱茶的人都知道,普洱茶总体产量相比较与绿茶等品种来说,产量很小。即使在2006年、2007年最疯狂的时候,普洱茶年产量也不过10万吨,一般年份也就是5万吨左右,这远远低于其他茶叶的产量。因此,茶源的稀缺性也注定了这场茶园争夺战将会异常激烈。据了解,自天士力介入普洱茶后,市场上就出现了毛料茶短缺的情况,一位长年经营普洱毛料茶的批发商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毛料茶都涨价了,有的甚至收不到了,估计与天士力在大肆收购毛料茶有关”。

其实,普洱茶产业深加工能力不强,技术成为了最大的制约瓶颈。犹如酒类一般需要勾兑有异曲同工之妙,普洱茶的拼配过程便是“勾兑”的过程,即用不同产地、同一品质或同一产地、不同筛号或级别的茶青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加工,这样能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从而不仅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产出更具风格特点的产品。

  龙润、天士力之所以能够挺进普洱茶产业,也和其拥有独特的加工技术密不可分,龙润与天士力凭借多年的中医药生物技术的积累,移植技术,不断地开发出更丰富产品。对于龙润的产品,《普洱》杂志主编周重林曾如此评价,“说不出龙润哪一款产品非常有特色,但是龙润对市场的反应非常灵敏,什么样的产品畅销就做什么样的产品”,但这同样需要背后强大技术实力作支撑!

  生产环节还仅是普洱茶产业化之中的焦点之一,渠道建设同样是这些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大益启动了销售终端的专营店授权、授牌计划,其中包含了终端申报、审批、授权、挂牌的严格操作程序,并将逐步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正规专营大益茶资质的终端。目前,大益已经为全国300多家终端店进行了授权。“终端店面的建设有三层含义,一是品质保证,保证终端销售普洱茶的质量;二是价格保证,对价格体系进行了规范,并逐步推行全国统一价格销售体系;三是服务保证,大益的会员系统对接这些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邓增永强调,“大益还要对终端系统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改造提升,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问题”。

  同样,龙润茶业重点在全国进行终端零售的突破,以两条战线推进:一是加盟连锁店已经开到140多家;二是努力进入华东、华南、华北、西南和西北核心大城市的零售大卖场,如家乐福和沃尔玛等。

  普洱茶行业的这一系列的变化,得益于经过2007年狂跌风波的洗礼,今天的普洱茶市场多了一些理性,少了一些浮躁,逐步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据了解,目前云南普洱茶产值达100多亿元,如果继续加快产业化的步伐和增加产品附加值,5年-10年之后,普洱茶产业的销售额将突破千亿元大关!

  所谓普洱茶的价值,其实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普洱茶本身的价值,即普洱茶所含有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物质相对于其他茶来说要高很多,健康价值没得到充分开发;二是普洱茶的附加价值,相比较与绿茶、乌龙茶等品种,普洱茶产业的工业化程度是最高的,但是其产业开发却一直停留在原始的茶饼、茶砖等原始阶段,商业价值开发却是最低的,并没有像绿茶等一样,进行更深的产业挖掘。

  资本的嗅觉总是最灵敏的,处于低谷的普洱茶的价值显然没有被埋没的可能。龙润率先打响了上市第一枪,天士力更是手握30亿元资金拍马赶到,普洱茶也开始出现了有想法的大玩家了。毫无疑问,大资本的介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普洱茶产业。

  仰仗雄厚的医药背景,龙润以“用制药的经验制茶”的理念,从健康产业的角度出发,重新诠释了茶叶的价值。快速速溶普洱茶,让茶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打破中国几千年以来传统的“热饮慢啜”的饮用方式。龙润认为,中国茶要想走向世界,必须要有健康茶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茶由静变动,让茶年轻时尚起来。

  此外,龙润善于借助于资本的力量,开启了资本经营之路,而这一项却是中国茶叶企业家的“短板”。积极改善股本结构,吸纳外来资本,迅速上市,用其董事长焦家良的话说就是:“通过在香港主板上市,很多我从来都接触不到的资源都会纷纷向龙润抛来橄榄枝,社会资源将得到高度整合,可以做的事当然就大一个量级。”

  对于普洱茶的收藏价值,2009年年初,龙润普洱茶集团就与中国建设银行、国投信托有限公司联合推出“龙润普洱茶立方壹号”信托理财产品,成为中国茶叶进入金融领域的首款理财产品,开创了普洱茶投资收藏与金融相结合的模式。

  可以明显看出,龙润走了一条“资本+丰富产品线”的商业模式。而与龙润一样,天士力同样有着深厚的医药基础。经过7年研究,天士力集团利用现代中药技术,打破了传统普洱茶砖、饼等固有紧压形态,实现了普洱茶的深度开发。

  天士力将建成投资10亿元,用10年时间建成占地5万平方米半自动化发酵生产线,占地4.5万平方米固态速溶茶生产线,功能茶液体灌装线,袋装固态速溶茶生产线,实现年生产普洱熟茶12万吨、固态速溶普洱茶1.2万吨的生产能力。天士力的终极目标是建设普洱茶从种植、采摘、发酵、萃取、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一体化现代普洱茶全产业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09: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茶叶品牌的成长路径

中国茶叶企业如何打造品牌?或许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茶业营销的特殊性客观上讲,相较于一般快速消费品,茶业营销确实有一些特殊性。比如,与集体土地所有制相联系的规模化生产难题;原茶生产的标准化问题(甚至基本的商品化问题都没有解决,比如品种、质量等级标注);茶叶消费不方便和储存的问题(连带的依赖传统渠道销售的问题);几千年形成的基于产地和茶叶品种消费习惯与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茶叶诸侯经济问题;茶叶市场长期供大于求,而国内茶叶市场需求激发不够的问题;绿色生产问题和农药残留问题;与其他农产品相似的产业链条长、周期性强、产业资本进入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些客观存在的行业特殊性导致了今天中国茶叶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品种多、品牌少、缺乏国际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
  立顿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茶叶行业具有共性的问题。事实上,中国茶叶企业要打造全国性和世界性品牌,首先也要解决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
  建立品牌和品类的紧密联系虽然茶业的特殊性制约着中国茶叶企业打造全国性和世界性品牌,但真正阻碍中国茶叶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其实是它们不清楚什么是品牌、如何打造品牌。
  什么是品牌?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代表某个品类。品牌既不能离开潜在顾客的心智存在,也不能离开品类而独立存在。品类是打造品牌的力量源泉,打造品牌的机会在新品类中,品类是品牌之母。
  打造品牌有两种基本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一个占有全国性心智资源的既有品类中抢占第一的位置,不仅仅是抢夺市场,更重要的是抢夺消费者心智;第二种方式是开创新品类,传播新品类不同于老品类的独特价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让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代表新品类,成为新品类第一位的选择。
  中国茶业中占有全国性心智资源的既有品类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君山银针、祁门红茶、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等历史名茶,在这些品类中打造品牌,第一步就是取一个不同于品类名的品牌名,聚焦于相应的品类,抢占相应品类第一的位置。
  更多的茶叶企业可以通过开创新品类,打造新品类第一品牌。以湖北茶叶企业为例,润邦茶业可以通过开创中国硒茶新品类打造品牌,萧氏可以通过开创洁净绿茶新品类打造品牌,邓村绿茶集团可以具化邓村绿茶标准开创新品类打造品牌等。
  事实上,很多中国茶叶企业正是通过开创新品类打造品牌的,比如,天福是一个茶庄品牌,它通过打造自己高品质铁观音茶叶店的影响力打造品牌;竹叶青开创了高级绿茶品类,借助现代营销手段,进行高端文化传播,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而其论道则成为中国绿茶品类中的第一个奢侈品品牌;福建茶叶、云南茶叶在铁观音、普洱新品类的推动下兴起,八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福建铁观音打造了自己的品牌,而大益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云南普洱打造了自己的品牌。
  立顿的启示立顿的成功可以给中国茶叶企业以下启示:
  其一,茶叶的方便、快捷化消费是未来茶叶消费的大方向。立顿认识到了这一点,以拼配技术作为支撑,开创了茶包新品类。同样,天士力集团也看到了茶叶方便、快捷化消费大趋势,日前推出了帝泊洱普洱茶珍,通过其高新技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品类?纳米级速溶普洱茶珍。
  其二,把茶叶生产从手工作坊提升到工业化大生产,让茶叶成为标准化商品,是中国茶叶品牌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之一。
  其三,要特别关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他们是激发中国茶叶消费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关键力量。
  其四,打造一个大众化的主流茶叶品牌,一定要定一个大众化的价格(不是说很低,而是要有价值感)。
  其五,要重视地理市场的扩展,而不是产品品种的膨胀。虽然立顿在红茶以外推出了绿茶、茉莉花茶,但在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立顿主要推广的是红茶。事实上,立顿就是袋泡红茶的代表,即使是产品扩展也一直是围绕袋泡包装茶展开的。
  其六,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一般路径,应该是先中国市场后世界市场,就像立顿走向世界的路径是先英国市场后世界市场一样。
  其七,中国茶叶走向世界一定要立足于中国茶叶在世界上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的茶叶品种,比如绿茶等,就像立顿打造全球品牌立足于在英国占据主导地位的红茶一样。
  其八,中国茶叶走向世界,重要的不是卖商品或原料,而是要卖品牌,要打造强势品牌,也许这是最重要的。

[此帖子已被 ICE 在 2010-3-17 9:04:4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09: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旱之下 普洱茶曾经的“疯狂”或要再度上演

  普洱茶,曾一度被尊为“能喝的古董”、茶叶界的神话,2007年泡沫破灭,随即陷入长期低迷。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让人心跳的亢奋、跌落、冷思考与质疑。如今,在郁闷中徘徊多时的普洱茶究竟何去何从?

  2009年入秋以来,云南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春茶减产超过50%,价格大幅上涨,不少资金蠢蠢欲动,普洱茶曾经的“疯狂”仿佛要再度上演。

  持续干旱,春茶价格翻番

  4月12日至15日,第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简称“茶博会”)如期举行,各茶叶企业的展示台均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消费者和客商前来观看、洽谈。

  贡润茶叶公司市场部总监孙鹏说,春茶价格是一年普洱茶价格走势的“风向标”,而“茶博会”则被看做是春茶价格的“发布会”,因此各大茶商非常重视。在“茶博会”首日的现场签约仪式上,签约金额就高达1.474亿元。

  记者发现,与往年“茶博会”不同,今年“茶博会”上各家茶商展示的多为往年的陈茶,新上市的春茶却难觅踪迹。“据我了解,一半以上的参展商没有今年的新茶。”西双版纳勐海班章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金狮表示。

  云南海鑫堂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昭海告诉记者,由于长期的干旱,茶叶水分不足,新茶生长缓慢,采茶时间推迟,且产量大幅缩减,所以现在很多公司还没有春茶。

  据介绍,持续干旱对普洱茶产业影响较大,截至4月1日,云南茶园受灾面积达485.9万亩,成灾面积达172.1万亩,干枯死亡面积达28.1万亩,严重干旱造成全省台地茶园大面积开采时间推迟20天左右,春茶产量预计减产50%以上,加工数量普遍下降。

  记者在昆明的几大茶叶市场了解到,目前开始销售春茶的商家还很少,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在位于昆明市大商汇国际茶城的云南福润祥茶业有限公司的茶铺内,记者看到铺子里摆放的全是往年的陈茶,公司销售人员许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春茶减产,价格大幅上涨,去年每公斤20多元的茶叶,今年要卖到40元左右,现在没敢收购春茶,等看看再说。”

  记者在几家普洱茶销售铺面采访了解到,目前普通春茶价格基本上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一些等级较高的茶叶价格上涨幅度更大。“虽然产量少了,但价格却上涨了不少,这对茶农和处于低迷中的普洱茶产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王昭海说。

  茶价“冷思考”

  春茶价格悄然间翻了一番,不禁有人会想普洱茶是否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大幅减产,似乎也给了“游资”炒作的“借口”。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普洱茶2007年的“疯狂”不会重演。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此次涨价面前,业内人士显得格外冷静。“2007年普洱茶价格大涨大跌,许多茶商血本无归,很多人心里现在还有阴影,因此,现在要让大家去炒作普洱茶,不太可能,不愿意,也不敢。”王昭海说。

  “虽然春茶减产,但大家并没有一味追高,我们现在销售的都是陈茶,新茶要等价格稳定后再说。”云南福润祥茶业有限公司许先生说,如果大家现在抢购春茶,不仅把春茶价格炒得更高,还会带动陈茶价格上涨,这对刚刚有点起色的普洱茶产业不是好事。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华毅分析,普洱茶有可藏可存的特性,这将消减今年春茶减产的影响。普洱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流通环节里一直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存量,这部分存量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即便今年普洱茶的产量大幅下降,这部分茶也能满足目前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不至于闹“茶荒”。

  据介绍,大益茶业集团已经建立了万吨级的原料储备,对不同年份的原料都有充足的储备,“充足的原料储备,使得大益能够从容应对这次旱情,不会有太大的原料压力。”华毅说。同样,记者了解到,在去年投入普洱茶行业的天津天士力集团储备的普洱茶原料也足够三年之用。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干旱不会造成市场严重的供需失衡,市场的基本面仍将是稳定。当前春茶价格一定幅度的上涨是合理的,毕竟有减产及成本上升等因素,但希望普洱茶价格旱地拔葱式的增长,在当前普洱茶市场规范、稳步和有序的发展基调下,明显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抱着“炒一把就走”的投机心态,则更不可取。

  重返“饮品”的朴实

  当“炒作”“天价”不再是目标,普洱茶重回了健康饮品的朴实。“前几年的‘茶博会’,大家不断炒作‘天价普洱’概念,茶商相互攀比谁的茶贵,但今年显得很务实,很多厂家都推出了普洱茶新产品及衍生产品,在普洱茶的科技含量和方便使用上有了很大提升。”普洱茶“迷”谢先生不无感慨地说。

  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相关人士说,前几年大家炒作普洱茶,将其当做投资、投机的工具,这背离了普洱茶的本质,2007年市场急转直下后,普洱茶行业开始探索自我救赎之道,普洱茶也逐渐回归到饮品的内涵上来了。

  2008年底,普洱茶国家标准发布,明确了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2009年6月,《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专家普遍认为,普洱茶地理标志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保证普洱茶品质,对处于低迷的普洱茶市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记者在“茶博会”上看到,除了传统的茶砖、茶饼、茶坨这“老三样”外,普洱茶衍生产品,尤其是普洱茶快销产品,包括茶膏、茶精、茶粉、茶珍等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只有符合现代人方便、健康、时尚消费习惯,普洱茶才能走得更远。”这逐渐成了当前普洱茶业内人士的共识。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说,我们围绕“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投入,在新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普洱茶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0%,出口也大幅增加。

  褪去神话里的光芒,走上以“健康”“便捷”为依托的发展之路,普洱茶在经过两年市场低迷的洗礼后,实现了涅?重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1-22 12:42 , Processed in 0.0219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