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投资杂感(更新:投资杂感59:投资中的理性和耐性——兼谈如何面对市场波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1 23: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所谓价值投资者的念念语录和总结归根结底是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学习。像徐星投资学习班的一位同学曾经说过,这个市场最缺乏的是方法论。虽然巴菲特的智慧藏于各种书籍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报中,但其始终没有详细的予以阐述,需要投资者自己去“悟”。而福探发明的q理论及RNG观察点的方法论才是照亮价值投资的一座灯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5 23: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福尔莫斯 发表于 2012-9-5 16:56:48 :

回烟雨寒山:

"艺术"也许是在更高水平上才谈得上。投资也一样,首先是把投资当成一门科学,只有掌握到了相当的程度,才谈得上“艺术”的运用。


也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当投资达到艺术阶段,就意味着投资,除了靠“程序、流程”,还要给“直觉”留有一席之地。就好像画画、音乐等,要凭直觉拿捏一些东西。

要达到这个层次,必须要有很深的对人类心理的理解功底,尤其是人类认知心理的理解功底。这样,才能避开“坏的直觉”的破坏力,留下“好的直觉”,让“好直觉发挥作用”。

(认知心理学,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很多“坏的直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7 11: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定高度上,投资艺术科学是一样东西,在不同领域的不同叫法。

投资价值能打破“价值投资”的枷锁,将人带进美妙自由的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4: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杂感35??做股票投资理财前应明白的几个事实(旧文翻新)

也许现代的科学技术太发达了,股票投资的手续、过程因而变得太简单了,投资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不要任何准备和手续,点点键盘而买卖股票,因此在买卖股票时往往显得非常随意。到商场买件几十元、几百元的东西还要货比三家和讨价还价,但股票买卖一笔动辄几万、几十万或几百万则是一瞬间的意念就决定了。可以说这是很多人投资失败的一大原因。

投资股票与做其他工作一样,实际上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至少应明白如下的事实:

1.靠市场波动来赚钱有可能,但很难长久和持续。我不否认有些人在某些时期能把握市场,或具有感知市场波动趋势的一些天分及某种不可言传的预知能力或经验认识,但是,至少从这个市场的历史来看,完全靠市场波动的趋势(股价的价差)来赚钱的人很少,持续性并非很高。实际上,确实是有一些人有过“准确”预测市场某次趋势的经历,但能可靠的、持续预测的基本没有。当你听说某某人能很“准确”预测市场时,或一个人是靠所谓“做波动”做成功并以此作为基本的投资策略时,应该明白,这么宣称的人,基本都是在夸大自身。这类投资人的投资业绩至少是波动极大或很难有持续性的投资业绩的。

2.只有极少数公司(股票)是你能搞明白的。A股目前有差不多近3000只股票了,你能搞清楚多少家?一些人似乎什么股票都很懂,且分析股票时似乎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么这类人实际上更多只是在做博弈游戏而不是在做投资,当然这种投资人在很多时候也确实很成功。但其成功与其分析并无关联。要知道在很多时候,“掷骰子投资”法都能取得不错的阶段性业绩。一些基金经理,其长期投资业绩不佳,与其实说是其投资能力不佳,不如说是被迫必须关注上百只股票(因为他们管理着百亿元以上的资金)??远远超过了其自身的“能力圈”所害。实际上,只要能对极少数股票(公司)了如指掌,你的投资成功就有了切实的保障,即使出错你能很快知道错在哪里从而避免错误重复发生。很多不明白自己的能力圈边际在哪里的投资人,一个特征就是犯重复性错误。长期积累的结果就是投资水平很难有实质性的进步。

3.如果投资是一项长久的事业,那么很难经常性地、长期地战胜市场。股市经常表现出这样的一个特征:事后看,有太多的方法可以"战胜"市场。于是投资人便幻想,我这个阶段比市场业绩好得多,那么我就具备了战胜市场的能力,因此我可以长期战胜市场。实际上,只要你把投资当作一辈子的事业,那么必然会有如下统计结果:80%的投资人业绩远远不如市场的指数的收益率。其中的道理就在于,这80%的人中的大多数过分相信了自己某阶段的“聪明”来战胜市场了,他们把本来是运气的成分当作了自己的能力和必然。实际上,应明白这个道理:长期看这个市场的总收益率是不可能超过实业的收益率的。除非你能找到比实业的平均收益率高的公司,且能在市场少数“优惠价”时候合理的安排好你的这类股票头寸,否则你别指望你的投资业绩能长期超越市场。这里,找到优质公司,找到不可预期的市场优惠时机(价格)买入后长期持有??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难吗?非常难!但不是绝对做不到,而是条件要求很苛刻,就像在钢丝绳上跳舞。投资也因此就从科学变成了艺术。

于是,这个世界上便有了职业投资人这一行当。当然,很多职业投资人对上述事实并不明白,于是每当市场来一次大的牛熊震荡后,一大批的“职业投资人”就因此而淘汰了,再换另一批想来跃跃欲试的。即使在A股这个仅21年的年轻市场上,也不断上演着这样的循环。无论是你准备自己投资,还是请你的顾问给你投资,搞清楚如何做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生存和成功??在你准备进行股票投资理财前,明白上述事实和道理,辨别清成功的投资及投资人的基本特征都是首要的。

点评

能搞明白的极少数公司。多少算是极少数呢?80%算是大多数,那么20%算是少数,这20%的20%,应该算是极少数了吧?3000*(1-80%)*(1-80%)=120家?  发表于 2015-6-2 15:02
能搞明白的极少数公司。多少算是极少数呢?80%算是大多数,那么20%算是少数,这20%的20%,应该算是极少数了吧?3000*(1-80%)*(1-80%)=120家?  发表于 2015-6-2 15:0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3: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杂感36??高效、完美市场与投资

参加过竞技体育比赛的人都知道,最好对手都是一帮水平很“菜”的选手,那么自己得冠军就很容易了;或者比赛中如果能自个钻比赛规则的空子而不被发现就好了。

当然,比赛不会总这样。这实际上说明,凡是涉及到竞争的,要想有好的成就,要么同行的水平差,要么自己占据着有利的地位。如果一切都很“公平”,那么要想取得超出别人的成就就很难了。

公司的经营正是这样。如果一个行业的游戏规则是非常“公平”的,即存在所谓的“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那么这样的行业不会有长期超额收益的公司存在。对投资人来说,这样的行业内的任何公司,都不值得长期持有。所以,竞争优势的本质其实正是“不公平”??不管这种不公平是自然禀赋形成的,还是后来某企业通过经营努力人为造成的。

股票市场其实也是这样。假如这个市场上投资人的信息来源、理解力都完全一样的准确,那么股票的定价肯定是非常合理的,结果就是谁也赚不到比别人的钱多,或者根本就无钱可赚。这个道理被经济学家深入研究后得到的一个学说就是“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就是高效、完美的市场,这个市场的定价能力非常准确,准确到既涵盖过去、现在的公司经营信息,甚至连未来的经营价值也能充分反映。这样的市场下,不但绝无可能有人能赚到超额利润,连资本成本的利润都赚不到。

当然,这样的高效完美的市场是不存在的。但这个学说的一个推论倒是应该清楚的:投资人能赚的超过资金成本的钱,其实是市场“错误定价”的结果。市场的“出错”是超额收益的前提。或者说,一个市场越高效,平均而言投资人赚钱的难度就越大。市场怎么出错的呢? 一是有大量本该“有效”披露的信息未“有效”的披露(比如只给少数内幕人知晓或未及时披露);二是信息披露体制本身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决定一家公司价值的最重要的信息其实是其“无形资产”,但这无形资产却无法以公众理解的方式在年报等财报中直接披露,造成不同投资人的解读能力出现很大不同。相比较而言,第一种情况虽然是大多数投资人都痛恨的(也是各国证券监管部门都要打击的),但其实这并不影响市场的基本定价格局。而第二种情况,才是决定市场定价格局的主要原因。而这正是决定投资能力的关键。

因此,明白这个道理,就应清楚,投资人把自身糟糕的投资业绩归结为或去抱怨“市场不公”是不足取的。投资业绩的好坏,与市场交易运行规则的“公平与否”没有什么关系。一些学者借此情绪激动地去呼吁要建立一个完美的市场、有效率的市场,愿望很好,但其实毫无意义。市场的“三公”只是让那少数内幕人士获利机会减少,让那些少数(永远是少数)更理性、更会解读公司内在价值信息的投资人凸现了“相对”投资优势,而对大多数投资人来说,市场的“公平”和“高效”反而会更加大了其投资难度。要知道,不但A股市场永远不会完美,已经两百年历史的华尔街也从无完美(看看巴菲特对华尔街经常性的嘲笑吧)。但这些都不妨碍普遍的投资人“127亏”基本格局的存在。对监管者来说,也许有好市场与不好市场之分,但对投资人来说,并不存在这样的区分。

那些动辄就对市场抱怨、埋怨甚至长期持批判态度的人,至少不是好的投资人。这个市场由多种人组成,批评家永远有(要不这个市场也忒冷清了),吵炒声总存在,尤其是在市场自然运行到单边趋势的时候(比如下跌时。当然,上涨时也有人批判,所谓市场“太投机太泡沫”了等等)。但如果你是个投资人,不要去埋怨市场。当你批判怨恨市场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外表明你在投资上低能的时候。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12-10-25 23:27:0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7 19: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纽约是世界上最大的赌场,香港是亚洲最大的赌场。当上海成为世界上最大赌场的时候,中国就真正强盛了。

满招损,完美了就是接近死亡了,你喜欢这样的市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着回答一下lindavis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护城河更强调“让对手难以侵入”,但更广泛意义上的竞争优势则既包含了“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免疫”也包含了“不断扩大经营成果的能力”。

竞争免疫这种事儿做得好未来就成了护城河,不能达成这么高的强度则只能在一定时间内形成先发的优势(也许是规模也许是商业模式等等),没准儿什么时候就被追平了。

但只要在这“一定时间内”,它同时具有利用这种阶段性优势快速扩张的能力(这同样是一种竞争优势的体现,比如可以比对手更好的调集整合资源--虽然这并非不可模仿)??其实这就是放大器效应(把一个点的、局部的优势快速的复制到大量的点和全局去。当然,这种放大能力不仅仅是企业主观意愿的问题,也是行业特性的问题),那么同样可能创造巨大的价值(但这种特性也很可能导致未来某日归零)。

坦率讲这种企业的捕捉是很困难的,因为很难看到什么“牢不可破”的东西,需要真正从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经营战略及资源,甚至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时机”层面有敏锐的洞察力。

这里的关键是在“优势牢靠程度”与“放大器效应”间“合理取舍”????光看着“未来成长潜力”的容易掉入成长陷阱,只盯着“牢不可破护城河”的容易掉进伟大企业陷阱。

所谓艺术性,就是在这种无法特别量化的拿捏判断上。所以,投资最终考验的才一定是商业洞察力和品性,而不是会计报表财务会计这种可批量训练生产的能力。所以,投资首先看是否懂一个生意,否则很难找到真正的“安全边际”,即使有,这种机遇也是非常罕见和难以捕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21: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护城河没什么不好,放大器价值更高。但无奈的是练就一双慧眼太难、太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22: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先,不跟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00: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福探好文!

从某种程度来说,可扩张性比护城河更重要些,毕竟前者还有行业的高速增长,还有带来一定的议价,而单纯的护城河比如机场和港口,只能做纯粹意义的价值投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5-16 08:37 , Processed in 0.0271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