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8|回复: 10

[转贴]决策当局会不会误判经济形势(文国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2 23: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决策当局会不会误判经济形势?

文国庆

贸易顺差比去年下了这么多,房地产投资也开始调头向下了,汽车业也开始大幅度减速了,工业出现大问题几乎是肯定的。仅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们的经济政策应该主要是防止经济过冷,而不是过热。

股市最近之所以快速下跌,大概是因为投资者对当局能否应对目前的困局产生了疑问。顾问们提供政策建议大多依据货币学派观点,但现实的情况要复杂得多。记得2008年上半年,顾问们就是依据这些逻辑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噪从紧的货币政策,置全球金融危机于不顾,最后导致了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几乎陷于休克。2008年10月以后,中国的货币政策出现180度大转弯,经济形势才出现逆转。在此后,多数人都把我国经济的大起大落归罪于全球金融危机,其实在09年危机中,人祸大于天灾,只是大家不愿追究责任罢了。

目前的情况与2008年类似,会不会出现二次探底呢?这不好说,还是看政策导向。从央行最近对于通胀问题的表态看,逆向操作的概率在增加。这个时候如果继续从紧,就像汶川地震后继续紧缩货币一样的糟糕。今年以来贸易顺差明显低于经济学界年初的预期,这点应当引起注意,尤其对欧洲局势的恶化,更不可掉以轻心。很多人因为一季度的GDP同比数据较高而沾沾自喜,其实那是以2009年超低的基数为代价的。如果从环比数据看,今年一季度GDP的环比数据折成年率不过是8.84%,这是一个较低的数据,如果后三季度持续回落,今年经济保八都很成问题,何谈经济过热?学界对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的预期,肯定是大大的误判,估计二季度数据出来以后,大家又会大幅度下调了。学者的观点随便改改没事儿,但经济决策要是早令夕改,麻烦就大了。

希望当局能汲取2008年政策节奏失控的教训,不要继续给经济吃泻药了。形势看不清就别作为,总比反向作为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23: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确实有不和谐的声音。

中央一再声称现在要继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以央行和本本主义为马首瞻的经济学者却执行的是货币紧缩政策:已经3次提高准备金率。

记得08年听那个“许小年”的报告,直到7月份他还狠劲地批评央行为什么不大幅、连续加息,批判中央“结构性通胀”的判断;结果2个多月后爆发金融危机,货币政策180度大转,却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反思自己之前的判断错误。许小年继续在各地做报告,批判当局。

现在的下跌,实际上是市场担心上面的货币政策又一次错误。我同意文国庆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3 18: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个人倾向所谓数据上的胀6或7月到顶,之后怕会缩,希望国家的货币政策来点前瞻,不要像08年那样过山车,不是加就是减,哪怕再看看也比一根筋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3 19: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股票市场大范围的机会估计没有了,只有个股的机会,时刻警惕着,做好可能从春天直接进入冬天的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8: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家宝:宏观调控面临两难 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5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陪同下,深入天津的企业、社区、科研院所,就经济运行情况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行调研。

  温家宝强调,当前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8: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层已意识到问题,在做出自己的判断,没有受本本主义学者的叫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23: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整的痛苦迟早要承受 结构性问题只有深化政经改革才能解决

印钞票就像打激素 只是平缓痛苦的权宜之计 时间久了副作用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3 11: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预测未来永远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摸到下一块石头之前,能摸到什么样的石头永远是未知数。

现在需要确认的,仅仅是:摸石头的人的确是在认真的摸即可。只要他们在认真的做,则对了大家一起获取收益,错了也能迅速改正之并大家一起承担责任。

历来做事的人少,指手划脚的人多。

[此帖子已被 阳光下 在 2010-5-13 11:22:4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3 14: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货币信贷政策和经济情况是存在明显的反身性关系的,从这点来讲,国家货币信贷大幅度增长本身就是制造不稳定因素源头,但我们无法左右国家政策.09年天量的信贷投放,我们的确是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回升,但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会看到信贷政策的紧缩对经济的破坏的作用,我想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这种糟糕的情况做好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14: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货币政策紧缩暂停

4月高于预期的中国CPI又使得加息传言肆虐,而从中国央行的实际动作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并未进一步紧缩,反而欧洲主权风险的问题可能触发了中国推迟紧缩货币政策的情绪。不仅仅是调控者态度日趋谨慎,很多市场机构也因欧洲事态调低了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4月工业增加值的小幅回落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担忧中国经济将在下半年二次探底。

但中国经济将在下半年二次探底的判断可能犯下了长期问题短期化的错误。尽管欧洲是处于贸易逆差的,但其核心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仍然来源于外需,特别是美国的需求,欧盟27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50%以上。美国的贸易逆差自从2009年3季度起就持续回升,美元的走强也使得美国内需反弹的“漏出效应”大增,这对其它经济体的外需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欧元区无疑是美国逆差扩大最大的受益者,只不过,欧元区经济周期较美国晚1年左右,可以推算,欧元区的显着复苏应该在2010年4季度。而主权债务问题将迫使欧洲zf纷纷削减财政赤字,这一效应在2011年以後才能显现。欧洲问题不会在2010年对中国构成严重冲击,只是在未来几年内降低来自欧洲的需求,这与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不可相提并论,即使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的直接冲击也表现出一种渐进的形式,当时是美国需求下降,而欧洲需求高涨,现在恰恰相反。房地产泡沫在当前高流动性支撑崩溃的风险很小,而房地产投资具有显着的滞後性,即使由于地产商预期下降而减缓开工,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也要等到2011年了。因此,201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可能小幅减速,而不会发生二次探底,而减速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主动的限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2004年上半年的紧缩调控,使得中国GDP同比增幅由11.4%下跌至2004年末的8.9%,这是2009年下半年就可以预料到的放缓,而非来自于意外的冲击,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受到负面冲击的可能性才更大。因此,中国宏观调控方向不会在2010年内发生根本逆转。

不过,事件性因素历来对中国的宏观调控有显着的短期影响,就像2008年2季度越南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心理冲击。目前,中国央行几乎精准的完成了4月份信贷额度调控的任务。按照计划进度,2季度月均新增人民币信贷7500亿,考虑到4月份季初的因素,7700亿也并不为过。实际上4月份贷款的增长有些戏剧性,前两旬信贷增长还极为有限,最後一旬时却突然快速增长,且连续9个月负增长的票据贴现在4月份也转为正在长470亿,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出现滑落,这并非是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下降造成的,而是尚未受到监管指标限制的商业银行迅速占领信贷规模的结果。这是央行并未进一步紧缩信贷规模的结果,2010年1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下一阶段信贷政策的表述已经由上个季度的“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转为“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这显示出,央行信贷规模调控力度已经趋于温和,调控重点是投放节奏的均匀和行业分布,规模并无进一步紧缩。这向商业银行释放出一个信号,只要不超过计划规模,央行并不急于控制信贷增长,而一部分商业银行受限于监管指标而无法扩张信贷规模,那些尚有空间的商业银行正好可以借机通过快速的票据贴现抢占信贷规模,一旦规模紧张後,还可以通过压缩票据贴现为收益率更高的中长期贷款腾挪空间。这样一来,我们甚至可以预期5、6两月的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也会达到6000亿左右,2季度仍将是流动性宽裕的时期。

似乎一切都是按照计划进行,这又有什麽不好呢?正如笔者在前几期文章中所说的,货币需求是央行无法直接控制的,在同样的货币供给下,不同的货币需求显然可以创造迥异的总需求,也就可以酝酿出完全不同的资产价格和物价水平。4月份,尽管M2同比增幅回落至21.5%,M1同比增幅却回升至31.2%,其月环比增幅折年率也达到了25%左右,如果2010年M1年同比增幅达到25%,那麽这将是1995年以来的年度最高值,也是继1992至1994年高通胀之後,M1同比增幅连续两年在20%以上的唯一时期,并且M1占广义货币的比例在4月继续提高,货币的流动性继续上升,也就是说当前无论是中国的货币增幅、货币高增长保持的时间、以及货币的流动性都处在最近10年的高位,价格水平怎有不上涨的道理。可以预期,如果外需恢复较强,高流动性将转化为通胀,如果外需仅是温和复苏,高流动性将转化为资产价格的上升。这样,对外部环境的担忧正在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可能长达1个季度左右的政策空白期(不包括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流动性可以在中国股市上大展身手一下了,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

尽管中国进一步紧缩政策的出台可能被推迟,但是价格水平的快速上涨仍然决定着货币政策紧缩的方向,2010年3季度可能是分水岭。

(本文作者为中国银行金融市场总部分析师 石磊)

[此帖子已被 yyw1 在 2010-5-14 14:13:0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8 05:07 , Processed in 0.0232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