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3|回复: 8

“三钱”离世 中国科学后继何人(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0 22: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力建:“三钱”离世 中国科学后继何人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于7月30日早晨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至此,中国科学界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巨星都黯然殒落。为什么是黯然呢?众所周知,中国科学界青黄不接,功勋卓越的老一辈科学家相继离去,而人们还没看到新生的科学家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推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前进。正是,奇葩还未诞生,巨星相继殒落。这样的现状,会让我们感觉到更加的沉痛。

  网上曾经流行这么一个段子打趣学子的生存状态:用考试消耗他们的精力,用分数限制他们的追求,用升学压迫他们的心智,用各种被阉割的知识迷惑他们的认知,用前途莫测的就业转移他们的求索,最后再在他们头顶压上一套房子,然后,这个世界一下就安静了。

  虽然段子有些夸张,也说明了一个事实,纵然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他们是中国科学界的希望,但残酷的现实能让他们能有多少的精力留在科学探索的路上?就算好不容易熬出了头到大学里做一名教授做科研了,但大学行政化和学术腐败,又有多少科研工作者能向钱教授那样倾注毕生的精力投入科学研究上去?

  正好身边有一则新闻说,日前举办的一次世界华人论坛上,获得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菲尔兹奖”的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丘成桐与美国科学院院士卓以和,对中国至今无获得诺贝尔奖展开了讨论,他们取得的共识是,症结在于中国学者缺乏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按照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的看法,“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美国一位学者是这么看待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是“对逻辑的尊重,对查找数据的渴望,对知识和理解的愿望,对结果和前提条件的考量,对验证的要求以及质疑所有事情。” 谈科学精神往往又不能脱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简单的说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之为人的尊严。如果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喻为一种哲学信仰的话,那么它也是目前中国很多学者可望不可及的一种奢望,同时又是很多人所不屑的“老古董”。

  中国很多学者在成长过程中,被考试、分数、升学、片面的知识、就业和家庭压碎了脊梁,并且科学和人文精神长期缺位的染缸里浸泡,最终成为不能独立思考的体制工具。

  那他们又在忙什么呢?忙于研究扭曲的体制中的生存之道,而不是坚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首先,中国学者进行科研的最重要前提就是“正确”。

  那个特殊的年代,让一批的科学家丧失了人格,为了能避免被迫害或者政治私立,有多少人宁愿背负着历史的罪名,成为大家难以理解的“告密者”?人人互相监督,互相打小报告,每个人都成为“告密者”,这是我国古时帝制时代的一大发明,也是保甲连作制度使得社会上人人自危。学者张鸣说,文革将这种互相监督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夫妻之间都难以信任,人人自危达到一种空前的紧张状态。时至近几十年,又有多少知识分子被他们的朋友“出卖”的呢?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哪个科学家还有心思专注于学术?

  其次,学者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舒适,或者在“官本位”的科研机构里钻营。中国大学日益严重的“官本位”体制,对此,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施密德特深感担忧,他痛心地说:“宙斯已被赶出天国,权力主宰一切”。在权力主宰一切的社会里,学术很难独善其身,依附权力生存滋生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科研造假等学术腐败。看那些教授,坐在冷气十足、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复制粘贴论文,休息时间在玩或者出外讲课赚钱。

  是的,我们的学者就是在复杂的政治纷争和权力游戏中投入了太多太多精力,以致本职的研究工作倒成了“兼职”。

  钱伟长曾说:“我没有休闲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不胡思乱想,所以我身体健康。工作就是我强身健体的秘诀,脑筋用得越多身体越好。我睡眠时间不长,但睡眠效率很高。工作其实就是最好的休息。”钱老的逝世,虽然没有留下如“钱学森之问”的感慨,但其实从他这样描述的晚年生活中就可以看出,学问是终生的,学者也不应有太多学问之外的“胡思乱想”,专注于学问、奉献于学问才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工作。可惜,放眼于当今的科学界已经后继无人,这到底是谁的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07: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时期中国出一批思想家.在民国年间,在陈独秀蔡元培带领下,中国也是出了一批大学问家.

两者共同之处,就是处于弱政府管理的时代.只有不拘一格才能降人才.

不能不对现在的中国有所启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7: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中国真的不是强国,自己都出不了科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21: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南京雨象 发表于 2010-7-31 21:16:21 :
引用
原文由 span 发表于 2010-7-31 19:46:26 :

三钱都是引进的,现在海外华人优秀人才很多,我们还可以继续引进。


引进?引进了个造假博士??唐骏


和唐骏有什么关系,对比三钱的对象应该是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这些被公认的科学家或者是一些长期在欧美进行科学研究的学者或教授。唐骏一个商人或者说是职业经理人也算不上,更谈不上引进。唐骏从来就没有进体制内,更谈不上进科学家。科学家的引进是国家层面的,企业家的引进是市场层面的。

现在问题在于,中国的基础科学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为政府所垄断,在官本位的制度下,难以培养或者产生优秀科学家。建国后,我国引进苏联的技术和美国的华人科学家,才创造了两弹一星的成绩。继续从海外引进人才,尤其是华人科学家是当务之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09: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盖茨很受伤:慈善基金会推动教育改革惹争议

比尔?盖茨离开微软专注于比尔-梅琳达?盖茨慈善基金会已经两个年头。据悉,该基金会计划在未来5到7年内在教育界投入30亿美元。

  不过,虽然盖茨资助全球医疗卫生行业的行为受到广泛好评,可是他在美国教育界的做法却引起了争议。试图以缩减学校规模的方式来振兴美国的高中,可是最后却发现,学生的多寡和学习成绩几乎没什么关联;把目标转向用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育质量,可学校和老师都不买账;与此同时,有人对他和政府机构关系太好这一点也看不顺眼。总之,搞教育,盖茨真的很受伤……

学校规模越小越好是误读

  自2000年以来,盖茨基金会投入了上亿美元资金,试图以缩减学校规模的方式来振兴美国的高中。但沃顿商学院统计学家、跟踪研究盖茨基金会的霍华德?维纳认为,基金会可能误读了相关数据。

  维纳在对盖茨基金会进行研究后,于2009年出版了《描绘不确定世界》。他在书中称,现有数据表明,小规模学校在全美成绩最好的学校中比例特别高,于是基金会就投入大量资金,创办小规模高中,拆分大规模学校。

  维纳认为,不可否认,规模小的学校可以避免官僚作风。但是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小规模学校在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校中比例都很高。这是因越是小的学校,其总体表现越容易被少数好学生或者差学生的表现影响。

  在维纳看来,尽管存在各种问题,规模大的学校还是比小的要好。大学校能提供更多优异课程,还有更多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例如,在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丹佛市的一所高中被拆分成为3所学校,结果生源流失严重,2006年就关门大吉了。一年后,在没有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它们又合并成了一个学校,重新开课。

  2008年11月,盖茨公开承认,仅靠将现有大学校拆分成小学校的做法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但他依旧认为小规模学校可以确保学生出勤率,减少校园暴力活动。

  用学生成绩让教师优胜劣汰

认识到缩减学校规模并不是解决之道后,盖茨调整了基金会项目的管理层。 2007年,他聘请原宾夕法尼亚州教育部长维奇?菲利普斯担任教育项目新的负责人。经过一年的重新评估,菲利普斯将基金会带进了另一场教育改革中,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表现。这和和美国教育部长邓肯的观点不谋而合。

  菲利普斯聘请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托马斯?凯恩作为教育项目组副主任,负责数据搜集和研究。 2006年,凯恩曾对洛杉矶地区15万3-5年级学生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教师品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上的重要作用。研究报告称,连续4年排名进入前25%的教师能缩小黑人学生和白人学生间的成绩差距。报告还建议,学校应该和公司一样,头两年排名一直在倒数25%的教师应该被“炒鱿鱼”。

  过去7年中,盖茨已经在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市、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等地的学校中投入了2.9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笔为1亿美元,即将划给坦帕市希尔斯波罗郡学区,那是美国第八大学区,有 19.2万名学生,1.5万名教师。在对希尔斯波罗郡学区的1亿美元的资助中,将有6000万美元作为教师的绩效奖,但同时引进了新的教师考核机制:对老师的评价40%要看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的成绩,60%则由学校校长和该学区其他学校的老师观察打分。排名靠前的老师从业四五年,就可以拿到和具有20年教龄的教师同样高的工资。盖茨称,这么做的目的是要激励教师采取最好的措施,向教育质量高的同事学习。

绩效奖励机制前景不乐观

  一些反对者认为,盲目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过于狭隘。不过盖茨认为这种定量衡量方法没什么错。他说,“每一个职业都需要有某种测评方法,定下确保公平的方法,让每个教师都接受这种评价机制,以此激励他们热衷于教育事业是关键。 ”

  希尔斯波罗郡师资力量现在每年的淘汰率为0.5%,2007年到2008年,99%以上的教师都被评为 “满意”或“杰出”,其中98%还受到终身聘用。那么教师们会对新的报酬机制有什么反应呢?一种合乎逻辑的做法是从此只教学生考试涉及的内容和通过考试的技巧,而不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好奇心,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丹尼尔?科雷兹说:“这很可能会把应试教育提到一个新高度。 ”

  维纳对这种新的考评机制也表示怀疑。他认为,在小学教育阶段,不同科目的考试成绩还可能相互比较。但是,高中阶段的文理科内容差异巨大,各科之间难以相互对比,很难保证对教师的教授质量进行公平评价。

  还有教育专家认为,学校领导的风格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在大规模学校里,老师们是一个团队,还有助手和辅导员参与其中,很难给他们分别打分。学生转学的现象也不少,也给教师的考评造成影响。

研究还发现,教师教育质量也有不稳定性。一项针对佛罗里达州5个学区2000年到2005年情况进行的研究发现,前一年名列前20%的教师,只有一半能在第二年能保持在前40%的位置。有人担心这些问题将引起其他方面问题,由此成为某些教师为自己表现不佳辩解的借口。

学会和工会保持合作关系

  盖茨基金会以前一直疏远教师工会,因为教师工会要求教师的报酬跟资历和学历等因素挂钩。

  今年4月,佛州州长查理?克里斯特在教师工会的压力下,否决了一份要求把教师薪酬与学生学习成绩挂钩的法案。

  当盖茨7月10日在代表全美150万教师的“全美教师联盟”大会上发言时,有一小波人以退场的方式表示抵制。

  梅琳达?盖茨说:“我们得到的教训之一是,必须与工会合作。那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但是至关重要。 ”

  现在,盖茨基金会已经把与当地工会合作作为资助学校的条件之一。为了和工会处好关系,希尔斯波罗学区同意提前告诉教师,什么时候同行将会来听课,便于他们更有机会得到好评。此前,在辛辛那提的一个教育项目中,老师们在没有得到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上过两次公开课。

  虽然有机会增加收入,但是全美国的教师似乎都对盖茨的这个倡议仍有疑虑。今年3月,针对接受盖茨基金会资助的4万名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36%的人表示,根据学生成绩来决定教师报酬对于留住好教师来说,一点也不重要,只有8%的人认为重要;30%的人认为这种做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没有任何作用,只有 10%的人认为会有重要影响。

“全美教师联盟”主席兰迪?温加藤说:“盖茨基金会很惊讶,他们问问题的时候以为会得到肯定的答复,但结果是否定的。 ”

  但是盖茨基金会的发言人克里斯托夫?威廉姆斯却说,看到相当多的教师对绩效奖机制表示肯定,基金会因此受到了鼓舞。

“朝中有人”成被攻击焦点

  如今,盖茨基金会与美国教育部长邓肯的想法不谋而合,邓肯的两位助手都来自盖茨基金会,领导基金会教育项目的福利普斯又曾是公职人员,基金会每年还会组织十几名学校领导度假两次。盖茨和政府机构的关系之好可想而知,不过这也为他招来了口诛笔伐。

  当联邦政府在为教育改革计划的拨款43.5亿美元作为奖励资金时,盖茨基金会立即花钱请顾问,准备申请在24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推行教师绩效奖激励机制,增加特许学校,建立课外活动标准等。目前已有两个州获得了批准,其中一个是田纳西州,该州将可以从奥巴马政府得到5亿美元的资助。

  作为私人机构,盖茨基金会不用听从选民的意见,它能做到许多奥巴马政府想做,但又做不到的事情,例如推出统一教材。以前,各州的人权鼓吹者一直阻挠联邦政府推行实行全美统一教材的努力,但盖茨夫妇做起此事来也轻而易举。

  当然,联邦政府与最大私人教育基金会一旦密切合作,会有人担心,盖茨基金会的项目总是很容易得到政府支持,而其他有竞争力的想法遭到排挤。上届美国政府教育部副部长戴安娜?拉维奇就出书批评盖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影响美国的教育。

  但是盖茨夫妇对外界就基金会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的批评做出反驳。他们不认为这种关系有不当之处,称基金会所想要的就是教育改革的结果。只要是可以改善教育质量的想法,都能得到资助。

眼下,盖茨基金会面临的最大困难恐怕还是教师中的不满情绪。在基金会介入之前,有些地区已有了激励教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机制。这种以上一年学生考试成绩为基础的奖励考评做法让一些教师感到不舒服,他们不愿意彼此之间进行激烈竞争,而学校也担心老师们会变得只关心自己教授的学科,而不再与其他老师合作。因此,盖茨基金会奖励优秀教师的做法可能也会遭遇相同问题。

  盖茨因此不得不感叹道,领导层有时遇到的最困难的行动不是与对手拼杀,而是向自己的朋友解释即将发生的变革。(杨美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09: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还发现,教师教育质量也有不稳定性。一项针对佛罗里达州5个学区2000年到2005年情况进行的研究发现,前一年名列前20%的教师,只有一半能在第二年能保持在前40%的位置。有人担心这些问题将引起其他方面问题,由此成为某些教师为自己表现不佳辩解的借口。

跟我们的基金经理有一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19: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钱都是引进的,现在海外华人优秀人才很多,我们还可以继续引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08: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胡思乱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2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span 发表于 2010-7-31 19:46:26 :

三钱都是引进的,现在海外华人优秀人才很多,我们还可以继续引进。


引进?引进了个造假博士??唐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8 00:38 , Processed in 0.0226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