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2|回复: 0

《新科学家》盘点与科学有关谣言的生成机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2 18: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健康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和健康相关的科学话题同样也会成为人们饭桌上讨论的议题,但往往,人们在看到某个最新科学进展之后,会因为报道本身原因而误读其结论,或者在转述的时候夸大问题。

一般来说,数字对于解释一个问题较为明晰。但是,在科学解读上,数字又往往会迷惑了真相,数字很容易会让人误读。在人类健康领域,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在最新期的英国科学杂志《新科学家》上,以专文形式也做了一次“辟谣”,列出了几种最明显的数据误读。
主因:科学无奇迹

《新科学家》的文章解释,导致这类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一般而言,一个医学治疗的效果都不会一下子很明显。根据剑桥大学生物统计学家斯皮格豪特(David Spiegelhalter)的说法,一个疗法能够奇迹般得治愈疾病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的临床治疗都建立在严谨、小心的科学基础上。他表示,任何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敏感研究都必须做出可复制的大型临床实验,对不同的人群做出观察,这意味着会用一些统计方法来从数据中提取一些可用的结论来。

如果运用得当,统计数据会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是正确地阅读统计数据又是至关重要的,样本的大小、实验的设计、甚至哪怕是某些措辞的使用或者某个数字采用的方式,都可以影响媒体和人们的解读。此外,斯皮格豪特说,对于个人和家人的健康,人们往往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压力,常常在文化、情感和价值观的左右下对健康话题做出判断,在出现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统计数字时,人们更会出现判断偏差和不客观。同样的,研究者、医生或某项新疗法推崇者也会因为过于相信某个疗法而产生偏见。


数字越大,风险“越大”

《新科学家》文章问道:如果有人告诉你,100个人里面,有25个人会因为癌症而死亡,又有人告诉你,1000个人里,有250个人会因癌症死亡,这两者哪个让你更担心?

清楚的读者一看就明了,这两组数字表示的是同一个比例:四分之一的人因癌症死亡。但是,两组说法的确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不同。希望夸大或者缩小风险的人,往往会用上“比例偏差”这个法则。乍一看,数字越大,风险看上去也越大。

《应用认知心理学》上有一篇研究对这个问题做了实验,给出了两组说法:“癌症导致1万人中1286人死亡”,“癌症导致100人中24.14个人死亡”,事实上,后一组说法的癌症风险几乎是前一组的一倍,但是,读到前一组说法的人却比后一组读者认为癌症风险更大。《判断和决策》也有同样研究。面对两组实质一样的说法???“每天有100人死于某种癌症”,以及“每年有36500人死于这种癌症”,读者会认为前者读出的癌症风险更小。


对风险并不“绝对”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尽管到现在人类还是没有答案,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还是读到了这样一些研究结果:喝茶太烫导致食管癌几率增加8倍,每天吃四分之一的柚子令更年期后的女性乳腺癌几率增加30%,甚至每天一个培根三明治令肠癌几率增长20%这样的说法。

在这些说法中,数据是用来衡量健康风险的,其使用背后的意思是,如果你吃了这些听上去危险的食物,和没吃这些食物的人相比,有多少可能性更会得病。但这些数据没有提供的信息是,增加的绝对风险到底是多少。

斯皮格豪特解释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一生中得肠癌的可能性只在5%左右,所以如果将这个20%的增加率计算到5%的绝对风险中的话,那也仅仅只是增加了1%,最后得出的绝对风险是6%而已。这个数据相对来说会让人平静得多。


用一个相对风险而不是绝对风险来形容某种危险或某种疗法的效果,这是最常见的误导方式。根据德国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心理学家吉根瑞森(Gerd Gigerenzer)一书《认识风险》所说,这类技巧称为“误导定义”。他举例说,在一份有关荷尔蒙替代疗法的信息传单中,称这一疗法减少 50%得肠癌的几率(相对风险),但经过这种疗法的每1000名妇女中,会有6人得乳腺癌(绝对风险),乍一看,似乎这个疗法的积极效果大大高于消极作用,疗法导致的乳腺癌几率只有0.6%。不过普通公众得肠癌的几率只有5%,算入相对的风险就变成2.5%。

“关联”不是“导致”

去年,一个有关“看电视时间和死亡率”研究成为媒体热门的标题,研究者在六年里跟踪了8800人,观察他们的健康、生活习惯和看电视行为,其中,有284人死亡,根据研究,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的人,在这段时间内死亡的风险几率要比每天看两个小时以下的人高出46%。

这份研究被很多人概括为“科学家说,电视致人死”。这是最常见的把“有关联”解释成“因为所以”关系的例子,A和B两个变量有着关联并不代表着A导致了 B。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并不主要是研究看电视,他们测试的是人们久坐的时间和健康的关系,而看电视只是其中一个便利常见的方式。研究结论是,人的久坐,比如经常一动不动坐着看电视,与心脏病等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增加,两者有着关联,而不是看电视会让人更容易死亡这样简单的结论。

在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超过80%的女性消费者都会说这种洗发水让她们的头发更健康,更亮丽”,但是,广告并不会附上另外一句话,即,只有5个人做了洗发水测试,而在四个称赞的人中,可能有一人或两人纯粹因巧合头发变好了,或者只是自己在猜测效果而已。

在医学研究中,大小问题同样存在。10个人中6个人的病治好了,与500个人中300人的病治好了,治愈率一样,但后者要更有说服力。在对某种药品或疗法的临床实验中,抽样多少的确至关重要,大的抽样可以排除出偶然几率。


在国际上,有一个既定形成的权威临床实验规范,即“临床对照实验”(RCTs)标准,对于药品和疗法的认证,这个标准是相当权威的,它可以看成是直接衡量药品或疗法有效与否的测试工具,要通过这个标准的药品或疗法,必须要有对过去研究的分析,动物实验的结果,而且,预期的效果越小,要测试的人群就要越大。

有些比较毫无意义

在一些场合,医学数据往往被人利用,来证实某一论点或做他用。比如,纽约前市长朱利安那曾经在共和党主席竞选演讲中说,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幸存率高达82%,而在有着纳税人资助的国家卫生服务局的英国,幸存率则只有44%。

这一说法被很多科学家批评,朱利安那是用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来比较一种疾病的风险,这两个数据都是正确的,但是这种比较却是误导人的,美国和英国诊断前列腺癌的方式完全不同,朱利安那引用的是5年幸存率,即某一疾病的患者在五年中幸存的几率,但是,在美国,一般通过屏幕诊断出前列腺癌,而在英国,医生是在病人出现症状后才诊断为前列腺癌,前者诊断出的患病时间通常比后者早,患者会更早采取措施治疗,而且,屏幕诊断准确率有限,常出现误诊,也可能将良性肿瘤也包括入内,使得得病的人的基数更大,这种情况下,两个国家的幸存率计算的基础完全不同,如果要进行比较就产生了误导。

因为误诊、过度诊断等原因,幸存率并非科学的比较工具,而且,幸存率高并不代表死亡率低,如果要比较两个国家哪个情况更好,应该比较死亡率。根据美国癌症研究中心2003 年到2007年的数据,每10万名前列腺患者中,24.7人死亡,而根据2008年《英国癌症研究》报告,该国每10万名前列腺患者中,有23.9人死亡,这个比较相对就科学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7 07:45 , Processed in 0.0192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