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业固定成本高 某荷兰基金有百多年历史,其中一条不可侵犯的家规(House Rule),就是在过去百年的经营中,从不沾手运输业的股票,包括任何海、陆、空运输。实际上这个策略隐藏了前人几百年的经验及智慧。运输业的运作环境及窍门,运输业的风险,是不适宜长线投资的。 运输公司的固定经营成本非常昂贵。以航空公司为例,最有效率的航空公司,若每程飞机载客量(Load Factor)不能达到65%的话,便会亏蚀;就算达到65%以上,利润亦受到很多限制,例如票价的升跌、头等舱与商务客位的载客分布情况等。载客量急剧下降跌,只有大幅减价及送出机票维持经营。虽然,当时的载客量达到64%,但仍出现12亿港元的亏损,这是减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粗略计算,由于减价幅度大,载客量要上升至72.8%,才可以收支平衡。 船方面也一样,虽然很多运作程序已经自动化、计算机化及机械化,但固定成本仍是十分昂贵。当船只到达某个港口上落货,最大的成本,就是支付货柜码头泊位及上落货的费用。无论是海陆空的运输都有风险,所以保险费用十分昂贵,尤其是中东局势一旦紧张起来,要经过中东水域的船只,投保时要缴交额外战争保险费,甚至有时无法投保。 运输公司的第二个挑战是要不停地运作。就像工厂一样,24小时3班运作便可降低成本,若只得8小时运作,其成本便会十分高昂。所以船队及机队的编排十分紧凑,是用人手去配搭班次的编排,例如由香港直飞洛杉矶,机组人员到达后下班休息,但班机不会停下来,下一程可能实时由洛杉矶买回香港,在洛杉矶有另一班机组人员接班继续行程。所以一个环球化的运作,需要很多人手配合,后勤支持是十分庞大的,因为除机组人员外,还有机上的用品支持亦需配合运作,而这是十分昂贵的。 船只也是要不停地运作,不能停下来的。由于船只体积庞大,空置时要停在安全的停泊位置,要支付泊位费;停泊期间,除了要继续支付昂贵的保险费,还要派人员继续看管及发动涡轮,以维持船只的运作能力。若船只长期没有运作的话,到重新启动时,是需要入坞维修一段长时间的。一艘“空置”轮船的维修成本和要付的银行利息,很快便会把“老本”吃光,而且新的环境保护条例,对船只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理论上每艘船应有30年的寿命。但新一代的船只无论在设计及运作效率方面,都有改良,空置的旧船只在低潮时会很快被淘汰,葬身于拆船厂。今时今日的科技,亦缩短了造新船的时间,船只的新供应可能很快充斥市场,压缩了航运的上升周期。众所周知,飞机维修费用昂贵。每次班机降落,与地面接触时的震荡,贯透全机每一环节,日积月累,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引致意外,飞机经过若干升降次数之后,便要进行全机X光测试。 航运业与地产不同。自1997年,有很多负资产出现,但只要供款者继续有工作及还款,银行便不会收楼拍卖,亦不需长期付出庞大的维修费用,只是付出小额的差饷及管理费用而已。所以地产是一门能守的行业,不少过去7年的负资产,现时已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航运业并不拥有市场专利,处于完全公开的价格竞争,一定要做到最便宜、最优质及最迅速的服务。所以航空未来的挑战,是来自着陆权的开放(Open Sky)及廉价航空公司的竞争:中国内地及香港都会开放天空,容许廉价航空公司加入竞争。香港的第5航权已经开放,中国内地日后相信也会跟随。航空权的开放会导致更多竞争,价格会继续下滑;但成本很难下跌,以占其成本20%的燃油为例,石油价格在可见将来很难大幅回落。美国的航空业已是投资界的诟话,因为价格竞争,令他们无法达到收支平衡,很多公司随时都会宣布破产。 在运输业中,比较有保障的环节,就是提供基建服务的上市公司。例如机场或货柜码头的经营商、系统供货商等,这些都有比较固定的收入。纯粹经营航空业的公司发展不稳定。至于航空股,纯利极度反复,而且变化速度之快十分惊人。就算是专业投资者,往往也要损手离场。 (上述资料作者:林森池先生。可能不适用于大秦的情况,仅抄摘供大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