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5|回复: 6

黄酒专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8 15: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夏酒报:2011,黄酒行业高调奋进

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 衣大鹏 《华夏酒报》 2012-1-16 9:22:07

2011年,整个酒行业虽然仍是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酒种唱主角,但黄酒经过不懈努力,大胆创新,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随着销售价格、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高,黄酒行业的附加值也越来越高,一条高端黄酒之路正在铺就。

  国内外市场同步增长

  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黄酒由于其健康、养生等功效,越来越被消费者所认可,消费量稳定增长。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对外贸易的扩大,黄酒的出口也出现向好趋势。2011年1月?10月,黄酒出口交货值达到2.1328亿元。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1年1月?11月,全国黄酒行业实现总产值111.78亿元,同比增长21.15%。2011年1月?10月,黄酒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1.21亿元,同比增长19.35%;利润总额为9.48亿元,同比增长41.29%;税金6.74亿元,同比增长14.65%,黄酒行业发展呈现提速态势。

  绍兴黄酒在整个黄酒业中起到了标杆的带动作用,而古越龙山、会稽山担当了绍兴乃至全国黄酒的“领头羊”角色,也正是在他们全国化的摇旗呐喊中,各地区域性的黄酒企业开始逐渐发力,传统的黄酒市场进一步向全国扩张,上海海派黄酒、江苏清爽型黄酒、湖南的湘派黄酒、山东即墨的北方黄酒、安徽的徽派黄酒、陕西洋县黄酒等纷纷扩大产能,品牌黄酒在中高端酒类消费市场已经形成气候,黄酒行业产量和销量齐升。

  2011年,山东即墨妙府老酒2万千升扩建技改项目破土动工;“即墨老酒”扩建4万千升即墨黄酒项目也已进入前期筹备工作;2011年12月27日,投资3亿元的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传统黄酒生产企业张家口北宗黄酒酿造有限公司开业,北方黄酒酿造实力进一步增强。

  在国内产销两旺的有利态势下,2011年,黄酒在国际化方面再次告捷。

  以浙江为例,据宁波海关统计,2011年1月?10月,浙江省出口黄酒1.36万千升,比上年同期增加10.4% ,价值1897万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美元,增长7.1%。2011年1月?10月,绍兴企业出口黄酒6000千升,同比增长2.4%;宁波企业出口黄酒5894千升,同比增长22.6%。

  大企业领头羊作用加强

  目前,中国黄酒的产销大部分仍集中在华东地区,而且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以中小企业为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黄酒企业小而散,企业之间互相残杀,大企业受到小企业低价格竞争的掣肘,小企业受到大企业规模优势的挤压,影响了整个黄酒行业实力的提升和品牌的塑造,这也导致了黄酒市场始终难以做大。2011年,黄酒行业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前3家企业收入和利润占比均在30%左右。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秘书长沈振昌表示,随着古越龙山、会稽山、金枫、沙洲优黄等黄酒龙头企业的不断做强做大,产销量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黄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黄酒行业步入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

  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带来的是大企业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如古越龙山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主营收入9.1749亿元,同比增长30.28%;利润1.2719亿元,同比增长55.19%。

  而这种增长使得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能力去提高技术和扩产建设。2011年,“古越龙山”一分厂2万千升机械化黄酒车间异地搬迁改造工程已完成,公司利用搬迁改造之机,对工艺流程、机械设备,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为黄酒行业机械化生产积累了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古越龙山年产30万千升绍兴黄酒的产业园区建设第一期配套项目已经展开,年产5万吨玻璃瓶厂竣工投产,产业化发展水平大大提高。

  理念创新追求和谐发展

  2011年,黄酒行业在取得生产和经营的快速增长之外,全行业根据自身的特点,适时地提出了构建“绿色黄酒、人文黄酒、科技黄酒、和谐黄酒”的新理念,让黄酒行业的发展更具有诱惑力和品牌力。

  “这一理念按照消费者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弘扬和宣传黄酒文化,科技促进产业升级,对行业发展与社会、环境、资源、健康和谐发展的关系提出了黄酒发展的新理念,更成为全年行业发展的共识。”沈振昌如此评价这一理念的诞生和发扬。

  据沈振昌介绍,目前黄酒行业骨干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大大加强。到2011年年底,黄酒业已经建立的绿色原料基地超过50万亩,并实行了《绍兴酒糯米原料种植基地农药管理制度》、《化肥管理制度》、《有毒有害物质监控制度》等一系列的原料管理制度,为生产绿色黄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面对以往营销为王的市场误区,不少黄酒企业都开始转变思路,主打“人文”牌。

  继中国黄酒博物馆建成后,很多企业以”酒文化博物馆”“酒文化展示厅”等形式宣传和弘扬中华酒文化,并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节会活动、产品品牌推介活动,宣传黄酒品牌,同时展示和宣传企业文化,黄酒的市场不断延伸和拓展,黄酒在全国市场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同样,在2011年,黄酒行业也努力正确处理黄酒产业发展与社会、环境、资源、健康的关系,全行业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不少黄酒企业主动资助受灾地区,帮助贫困地区,资助贫困孩子上学,扶贫助贫,受到了当地的赞扬和好评。

  “黄酒行业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都是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企业之间交流与协作、互助互利、相互支持、理性竞争、和谐发展,才能共同把中国黄酒产业做强、做大、做好。”沈振昌说。 

  科技实力进一步提高

  黄酒虽然是古老的酒种之一,但黄酒的发展要依靠科技的不断进步来推动。2011年,黄酒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的投入,不少企业常年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建立技术中心,进行技术攻关,促进了黄酒的加速发展。

  2011年,古越龙山与江南大学合作的项目《大米品种和产地模式识别及其对黄酒品质的影响》,获2011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而这种技术实力的提升并不仅仅限于这一个企业,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参加的国家级项目《黄酒发酵新工艺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于2011年5月通过验收,取得了“研究黄酒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提高黄酒质量”的良好效果。

  在黄酒企业努力提升自己技术实力的同时,黄酒行业也制订了《绍兴黄酒酿造工艺规范》、《绍兴黄酒原料验收规范》、《绍兴黄酒糯米原料基地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标准,并实施了《黄酒酿造废水处理技术及产业化》等科技攻关项目,从原料、生产、添加剂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不仅提高了黄酒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还大大提高了黄酒行业的科研水平。

  据了解,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在推动黄酒酿造技术的进步方面做了大量的推动工作。

  沈振昌告诉《华夏酒报》记者,2011年,为了推动黄酒行业的技术进步,黄酒分会协助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黄酒学院,为黄酒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同时也参与编写全国酿酒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统一培训教材??“黄酒品酒师”、“黄酒酿酒师”、“黄酒酿造工”等11本培训教材,组织了“高级酿酒师”和“高级品酒师”培训鉴定工作,进一步在行业内树立了重视技术的风气,并提供了各类技术支持。

  这些辛勤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11年10月10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召开了第二届“中国酿酒大师”颁证大会,黄酒行业又有4位同志被新推选为中国酿酒大师,目前黄酒行业已有胡志明、董鲁平、邹慧君、于秦峰、潘兴祥5位酿酒大师。

  原酒电子交易进一步扩大

  “黄酒投资”、“原酒交易”这些词语在2010年的黄酒行业就已经十分火爆,而在2011年,这些营销模式进一步扩大,运作方式也日渐成熟,将黄酒客户群从消费者延伸到投资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绍兴黄酒的产销能力,为黄酒提升为高端产品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

  古越龙山是较早推出“原酒交易”的黄酒企业,在原酒投资项目逐步展开的3年后,古越龙山的主营收入、净利润都呈现了出人意料的增长态势。

  古越龙山2011年中报显示,其中期主营收入为6.7535亿元,同比增长30.60%;净利润为0.8423亿元,同比增长62.12% 。据了解,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2009年原酒投资项目也均取得了不俗的市场反馈。

  2011年,一些面向全国的黄酒电子交易平台也初具雏形。7月15日,华夏银行和中国绍兴黄酒集团采用银企合作模式共同启动绍兴黄酒原酒电子交易平台项目的建设,全国范围内包括原酒供应商、企业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内的所有平台参与者均可通过平台进行交易,投资者既可以通过电子交易平台认购古越龙山发售的原酒新品,也可以通过撮合交易的方式买卖存量原酒(包括原先通过纸质合同销售的原酒在系统托管后也可参与交易)。消费者购买原酒后也有多重选择:消费或者生产、存储。

  与此同时,该平台将集中展示绍兴黄酒的系列产品,通过交易平台集中体现各年份各个品种的黄酒价格及其走势,通过平台发布“中国黄酒价格指数”,从而进一步奠定绍兴黄酒在中国黄酒市场的统治地位和主导地位。

  进入2012年,由于和其他酒种相比黄酒价格有着很大的上调空间,黄酒的原酒投资市场预期仍然较好,原酒投资仍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不少企业也着力效仿。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黄酒价格历来不高,成熟市场的价格比非成熟市场的价格还要低,目前黄酒比同样是传统的、粮食发酵型的白酒价格仍相差甚远。”沈振昌表示,“即便是和生产成本差不多的葡萄酒相比,黄酒的价格也偏低。”

  对于黄酒行业未来的发展,沈振昌同样看好,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黄酒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酒行业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经过市场经济浪潮的磨练,骨干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作风、管理水平、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发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黄酒行业未来的发展预期仍向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目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结构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食品安全也被提高到新的高度,这些仍需要得到行业和企业的重视。


【中国酒业新闻网】本文网址:http://www.cnwinenews.com/html/201201/16/20120116092207126429.htm

[此帖子已被 xds5188 在 2012-2-28 15:55:52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5: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酒能否成为中国酒业下一座“金山”

2010/9/16/13:48来源:新浪

【慧聪食品工业网】中国酿酒工业协会9月9日透露,今年1?7月,我国酿酒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41亿元,工业销售产值达2780亿元,同比增长均保持24%左右,产销率达97.8%,保持了较高水平。

其中,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黄酒,与白酒、红酒、葡萄酒相比,市场份额占比很小。然而,正是这种差距,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黄酒的蓝海市场非常巨大。

湖南胜景山河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胜坚信,黄酒将成为中国酒业下一座“金山”。

市场形象:有文化、没形象、小市场

以前,一提到中国的黄酒一般会想到江浙绍兴酒,而如今,黄酒生产逐渐由江浙沪向外省扩散,并且在北方一些地区老的黄酒企业也恢复、扩大生产。像山东即墨吹响了重振北方黄酒的号角;福建的黄酒企业举起了发展闽派黄酒大旗;湖南的黄酒企业叫响了振兴湘派黄酒的口号;安徽也努力塑造徽派黄酒的形象……

业内人士称,中国的黄酒业目前已经形成了“越派”(浙江绍兴等)、“海派”(上海)和“湘派”黄酒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从整体数据来看,1999年至2009年,中国黄酒行业的资产总额翻了2倍,也涌现了像古越龙山、石库门、古越楼台、塔牌、女儿红等品牌。

虽然黄酒行业已然有百家争鸣之势,然而,仍未能摆脱有文化、没形象、小市场的形象。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黄酒学会理事长、黄酒专家毛照显说,全国黄酒的“总体盘子”还不够大,只有700多家黄酒酿造企业,且绝大多数以作坊式生产为主,仅有少量的企业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赢道顾问快消品营销中心高级顾问穆峰表示,黄酒虽然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但在全国酒类行业总产量中仅占5%。

“生产规模在千吨级以下的占到整个行业的80%,万吨级以上的企业只有20多家。”古越龙山董事长傅建伟说。

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向高端升级

但是,黄酒的市场容量却是在不断增加。据测算,到2015年,中国的黄酒市场将达到360万千升,人均黄酒消费将达到2.66升,相当于目前的白酒人均消费水平。

近年来,受益于经济持续增长,酿酒行业也体现出消费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对酒的需求从“单纯嗜好”向“营养保健”转变,高度、烈性的不良饮酒观日益为人们所摒弃,黄酒的低度、营养、保健的优势逐渐得到显现。黄酒消费者由低收入人群向高收入人群转移,由老年群体向年轻群体扩张。

专家指出,未来的10年中,将迎来黄酒的第二次颠峰时刻。

目前,黄酒产业的规模效应开始体现,行业集中度开始提升,上市公司的产业整合与资产重组也为黄酒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市场集中度逐年提高。

除了已上市的古越龙山,湖南胜景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几欲跻身首批创业板上市的黄酒企业,会稽山、塔牌的上市进程也在不同程度上推进。

随着黄酒行业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企业日益注重产品的创新、品牌的打造,产品开始向高端升级。

黄酒龙头企业将触角深入到高档酒店,这也使得黄酒在产品形象提升的同时也扩大了消费群。另外,夜场等室内娱乐渠道的开发也带动了销量的增加。随着消费者对黄酒认知度的提高,品牌黄酒在夜场越来越受欢迎。

创新做强:先进工艺、品牌推广,一个不能少

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市场份额仅有5%,10年总资产才翻了2番的黄酒,能否成为中国酒业下一座“金山”呢?

“只有走精品养生路线,搞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黄酒产业,大有可为。”胜景山河董事长姚胜说。短短几年,姚胜带领的胜景山河已经成为中西部内陆地区规模最大的黄酒企业。

创新,已经成为酿酒产业的共识。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琦说,“十二五”期间,我国酿酒产业将加速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民族品牌全面建设,构建产业制造基地集群。

王琦说,今后几年,我国将充分发挥酿酒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改变经验性管理和经验型工艺技术指导生产的现状,致力于推动酿酒工业食品安全技术创新与成果利用。

在中国黄酒学会毛照显会长眼里,中国黄酒要发展,必须要创新,中国黄酒要走向世界,必须创新。

在共识之下,一批新型酿酒工艺开始涌现。比如,胜景山河自主研发的“四酶二曲一酵母”生物酶酿造黄酒的方法及“热凝冷滤”技术,首开国内生物酶酿造黄酒之先河,并拥有配套生物功能性多肽黄酒生产技术。

姚胜坦言,“正是依靠这一技术,才使胜景山河于黄酒界第一个推出‘可冰饮型黄酒’,促成反季节销售,取得巨大成功。”胜景山河的下一个目标是,未来五年,实现黄酒产能6万吨,产值10亿元。

此外,传统黄酒口味单一,包装简单,品牌缺乏吸引力,很难与其他酒类形成竞争优势;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层次消费群体的市场细分和研究不够充分。

姚胜呼吁,现代企业竞争最终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因此品牌建设与推广不可或缺,加大对黄酒销售、营销渠道的精耕细作,同时更应该耐心进行黄酒文化的传播和教育

[此帖子已被 xds5188 在 2012-2-28 15:57:4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5: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黄酒调查:谁是未来行业的整合者?

<DIV>
</DIV><DIV>2010/11/16/9:30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DIV><DIV>
</DIV><DIV>

【慧聪食品工业网】引言:中国黄酒,像男人那样去战斗

中国的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作为我国具有古老传统的特色酒类品种,多年来,作为中华魅宝的黄酒,为什么市场那么滞后?为什么不能走进大众消费?

由于受陈旧观念的束缚和区域销售的限制,作为中国国粹之一的黄酒,一直有种被官差的局域味道,始终没有实现销售量和市场区域的突破,在传统与继承、保护与开发中徘徊不前。

于是乎,绍兴成了黄酒的“域名”,绍兴口味成了黄酒的“传统口味”,无论外地接不接受,这种“传统”似乎一直被少数的“孔已己”传统着。口感,是传统黄酒无法跨越的障碍,主流、强势品牌也不多见。

今天黄酒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黄酒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黄酒企业与其它酒类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啤酒、葡萄酒异军突起,洋酒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现实下,黄酒还局限一隅独欢独乐,仅仅局限于瓜分着有限的消费群体,这不仅造成了整个黄酒行业的内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已有的市场被不断地生吞活剥。市场证明,黄酒产量在我国整体饮料酒总量中仅占4%,在国内大部分市场难觅踪影。

解密●撩开未来黄酒的三层迷雾

●第一层迷雾:“绍兴口味”就是黄酒的“标准口味”?

中国是世界上的产消大国,黄酒也是中国民族特色的酒种之一。通过对黄酒市场调查来看,会稽山、古越龙山、女儿红、塔牌等畅销品种目前仍然多为姓“绍”!大众一直对传统黄酒口感的质疑,甚至觉得传统黄酒的口感可笑。黄酒究竟是什么口味定位,什么样的黄酒才更适合大众消费?

反驳绍兴传统黄酒的口感问题,新闻界的“炒作论”也好,为了市场发展也罢,绍兴黄酒在国内知名度已经够大了。尽管有很多传统守旧的人保持着传统黄酒的口感问题,认为传统黄酒的口味也被某些人欲盖弥彰“不能篡改”,浙江黄酒企业就不能出现“传统口味搅局者”,“黄酒主导权的捍卫者”。尽管市场对黄酒口味问题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他们认为绍兴黄酒的口味绝不会“轻易屈就舆论”,即便会带来市场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事实上,口感自始至终影响着市场发展的未来,传统黄酒秉持的口味问题已经到了要检讨和反省的时刻了!几十年前,若有人喊中国黄酒就是“绍兴文化”大家也无可否认,但作为市场的风向标,把“绍兴黄酒”做为中国黄酒的标准口味,那的确有点自我封闭的气息。

某次行业重大会议上,满脸忧思地姚胜说出了让黄酒人睡狮猛醒的一句话,“都说酒好不怕巷子深,那么,中国黄酒为什么还一直沉默?”姚胜鲜明地提出“黄酒是中国黄酒,不是绍兴黄酒”、“黄酒只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黄酒’”、“黄酒企业不能有太多迂腐的门户之见”、“目前中国黄酒最主要的是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则。”掷地有声,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黄酒人,姚胜对黄酒发展的这番话引起了巨大震动。

假若红酒、洋酒、啤酒的惨烈竞争让大部分传统黄酒在瞬间迷失甚至崩溃,那么,我们这么好的民族酒种为什么不抓住消费机会反而犹豫不决呢?若靠市场“人气指数”的影响力,宣告传统黄酒口感不改良就会市场失败,就会被脱颖而出的“意见不同者”湘派、海派黄酒超越而一统天下。

在大众期待的同时,我们完全看到了一个民族新型黄酒铿锵到来的气息。

●第二层迷雾:黄酒市场没有强势品牌?

但传统黄酒不温不热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和部分媒体的质疑。广告酒时代,领导企业如“古越龙山”“塔牌”以疯狂的广告轰开市场,造就了一时的繁荣。随着市场发展的演变,传统黄酒的工艺、口感、风格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口感局限仍然是传统黄酒市场提升的巨大障碍。

随着白酒的惨淡经营,洋酒、红酒、果酒的不断渗入,中国的黄酒产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开始进入全面整合竞争时代,面对消费市场不断演变,传统黄酒的同质化问题让整个行业出现“劳累过度综合症状”,“无序竞争”“混乱竞争”,缺乏行业领导企业,缺乏强势品牌。

传统黄酒企业严重局限在区域品牌竞争的旮旯胡同,加上缺乏长远战略,品牌无战略,营销无战略,企业运营无战略,随着洋酒、红酒、果酒的不断渗入,众多传统黄酒市场风光不在,市场“集体无意识”随“风”飘荡。

依据品牌的定义:“品牌是建立在消费者心中的产品类别的印象”,目前的中国黄酒业,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就是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品牌”却成为黄酒业最“汗颜的东西”。我们能埋怨谁?还是埋怨自己?其中似有解不开的疙瘩。

●第三层迷雾:黄酒的春天已经来临?

随着生活自身的演变,酒水行业发展的演变,消费理念的转变,黄酒,这样一个具备着深厚内涵、高档价值、营养丰富的酒种,它的春天已经悄然来临。

在中国黄酒市场密集着古越龙山、塔牌这样的传统黄酒企业,也诞生了胜景山河等新型黄酒生力军,他们针对市场展开了各自的看家招数,以“奔跑的铁蹄”做优、做强、做大产业。在中低端市场上,由于传统黄酒价格上的优势,我们拥有一定的区域市场和销售份额,也涌现出了会稽山、古越龙山、女儿红等这样优秀的区域品牌。我国对黄酒这一传统酒种从未放弃过创新研发,而且已经具备了与红酒、洋酒、果酒包括白酒竞争的实力与产业规模。

饮用茅台五粮液,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饮用黄酒,是一种高雅的品味。黄酒特有的价值文化就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过去,传统黄酒炼狱般的市场局限性压抑太久了,在湘派、海派等改良派的新型黄酒冲出一片市场后,些许兴奋就可以把我们的传统黄酒带到大众消费的高潮而疯狂。作为民族的文化特色酒,老树发新芽,丢掉过去沉重包袱,进而能够“对症下药”治好它的痼疾,迸发出传统黄酒原始的狂野和萌动。

要想适应大众消费黄酒产品必须呼唤新鲜力量,需要新鲜的元素,需要与现代接轨。就要通过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用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路来应对黄酒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学习红酒和洋酒大胆创新的意识,敢于拼搏市场的勇气,走出黄酒本质上“温吞吞”的市场作风。

深度●没有谁是救世主,只有试金石

对黄酒品牌的发展,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传统黄酒的历史包袱过于沉重,机制不够灵活。

当市场把传统和时尚融合成“高尚生活元素”的时候,我们的黄酒文化也自该走出了狭窄、功利、浮躁、市侩的传统死胡同。与行业蒸蒸日上的市场发展态势,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黄酒企业,变得刻不容缓。面对新型黄酒战略的实施与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样看到黄酒在生产能力和制造技术上实现突破,着力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赶超世界酒水先进水平,这是我国黄酒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黄酒又将呈现怎样的市场竞争态势呢?壮心不已的传统黄酒与振兴产业梦想的新型黄酒,谁能用市场化的方式把我们现有的产业进行有效整合?更迫切的问题是,在黄酒业的发展进程中,未来黄酒该何去何从?

古越龙山:仍是行业老大

古越龙山目前依然是我国最大的黄酒生产经营企业,产销量及经济效益均居全国黄酒行业第一位。占据着黄酒市场绝大份额,在央视的大力宣传品牌推广造势,在礼品酒市场和餐饮市场的优势已逐步显现。以五年陈、八年陈为主销产品,配合系列推广活动和重点终端精美的宣传册,最终达到有效抢占渠道资源的目的。在专业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古越龙山”品牌价值达12.45亿元。

塔牌绍兴酒厂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黄酒企业,该公司花雕、加饭、善酿等系列产品还于2002年9月获原产地域保护。塔牌花雕系列酒的路牌、公交站台广告随处可见,3年、5年、8年、10年、15年、20年和30年等八大系列撑起了东中高档黄酒市场的大旗。

新型黄酒: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自古无湘不成军,从战场到商场无一例外。胜景山河是典型湘派黄酒代表异军突起,清雅、绵甜、醇厚、滋养的“新派黄酒”深受百姓的偏爱,快速成长为一家具有良好成长性和较强竞争力的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003年,湖南古越楼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仅仅过了几年时间,发展壮大成拥有年产2万吨黄酒的现代企业,成为全国黄酒界最大的“一匹黑马”。被湖南省政府定位为湖南黄酒研发生产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我国中部、中西部地区26省市中规模最大、设备最现代化的黄酒生产企业,全行业第一家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征战●竞争力

为什么知道“花雕”等品种概念者其实仅局限于江、浙、沪、闽一带的黄酒产地集中区域?为什么黄酒的市场定位、文化内涵、品牌个性并不清晰?

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文化宣传的缺失。黄酒在明清时期能够风靡全国,亦是得益于一批文人骚客的宣扬和推崇。而在如今,相对于白酒、啤酒、葡萄酒等企业强大的广告攻势,黄酒在产品宣传、企业形象宣传等方面都比较落伍,跟不上黄酒企业的发展需要。广告是黄酒走向市场的催化剂,随着古越龙山、会稽山等品牌先后登录央视广告,黄酒似乎一时间在大江南北开始“闹猛”,但是也仅仅是短时间的声势制造,目前的黄酒市场仍然缺少一种消费需求的“大氛围”,缺乏在宣传推广上的持续传播力度。

二是产品同质化的事实。

时下的黄酒市场同质化比较严重,这包括思想保守与技术保守,对自己的产品不够自信可见一斑。而产品同质带来的就是价格的持续走低,企业的成本更加吃力,命运变得更加坎坷。做市场畏畏缩缩,不舍得投入,相互模仿拖累,缺乏品牌自主意识,于是整个行业出现无强势品牌,有强势品牌也无法做透全国市场。

三是战略战术上的失策。大部分传统黄酒企业很少在企业战略上显见投入,没有一个持久的、持续的冲击。不仅是缺乏战略,而战术也更是匮乏。综观全国销售最大的家乐福超市、好又多超市,货架上的酒类产品虽然是眼花缭乱,但是黄酒品种却寥寥无几,产品阵容势单力薄,面对市场竞争,黄酒企业拓展市场缺少整体规划。销售目标、销售方式都是零敲碎打。黄酒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不能把黄酒仅仅当黄酒卖,不能唯美地将黄酒“当成艺术品卖”,没有打开消费受众面心理,不利于向大众市场推广。中国延续了几百年的黄酒生产和销售市场的传统格局将被彻底打破,中国黄酒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必将重新洗牌!

●胜景山河带动行业积极改革创新

湘派黄酒胜景山河无疑在中国黄酒行业属于最年轻一代的选手,为什么就能够跨越大众障碍而风靡大江南北,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作为中国新型黄酒的领军企业,胜景山河就在于它没有固步于传统黄酒那种人为的限制中,而是致力于倡导创新,致力于迎合时尚。胜景山河的创新能力,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带动了黄酒业内的一场声势浩瀚的“革命”,给黄酒市场革古鼎新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是最有价值的。

●管理创新:做传统黄酒的颠覆者

国内大部分黄酒企业在品牌建设和营销上还很幼稚,从而造成消费者对企业品牌认识模糊更有甚者产生错觉。胜景山河打破传统黄酒理念上的条条框框,采取扬弃与超越,积极拓宽视野,自觉地改变经营观念、进一步树立现代营销意识,及时研究消费心理,加强研发扩大市场。这是取胜的关键。“没有创新就等于衰死”,姚胜说,做市场一定要杜绝目光短浅的小意识,要创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就要先破除过去销售方式的旧思想、老观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整合内外资源,从观念创新到文化创新,从体制创新到机制创新,从技术创新到管理创新,从原始创新到集成创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整合,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胜景山河将国际思维渗透到市场管理,胜景山河在保证市场“稳”的前提下,不停地寻求一种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高速公路,已经锻炼出了一支过硬的专业营销队伍,形成了四通八达、辐射全国的经销网络以及全方位的营销服务体系。无论是在资金、网络、管理团队、管理经验、市场拓展能力、策划水平等方面,都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优势。

●科技创新:创全国生物酿酒之先河

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唯中国制造。大型规模型黄酒企业都集中在江、浙、沪,他们都有几十年上百年的生产经验,胜景山河要在强手如林中站稳脚根,谈何容易?董事长姚胜给自己定了一条:“不是第一就做唯一”的创业理念,在创业初期就大打科技创新牌。2005年自主研发成功了“四酶二曲一酵母?多种生物酶酿造黄酒的方法”,在全国首开生物酶酿酒之先河。被国家科技部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评为“科技创新奖”。

生物科技酿造的黄酒大大提高了黄酒品质,胜景山河研究和发明“多肽黄酒”,将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其重要的意义,丰富了营养成份,提高了口味的醇厚性,使产品更加香气浓郁,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省了设备投资,深受非传统产区广大消费者欢迎。就是凭着这只“受欢迎”的好酒,产能规模目前只是全国黄酒行业排名第七的小老弟一跃成为全国黄酒界专家、新型黄酒之父,全国黄酒海派、越派、湘派三足鼎立的湘派黄酒杰出代表。

●营销创新:不是第一,就做唯一

在商品同质化的今天,“不是第一,就做唯一”是胜景山河永无止境的追求。市场是交换商品的地方,是由人组成的,因此人就是市场。胜景山河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的灵活机制,依靠国际化的视野,打造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强调与消费者、与市场、与经销商积极沟通,充分挖掘产品的文化和技术优势,并实施了一系列有效且独到的营销策略,以高昂的工作姿态投入到营销大战之中。其宣传力度、渠道建设、品牌特色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市场竞争中建立长期的竞争力。2009年金秋,湖南胜景山河古越楼台“悟道”强势登陆。通过“悟道”的成功,逐渐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胜景山河在技术和市场整合升级,于黄酒业界第一个推出了“可冰饮型黄酒”,进行营销、产品的全新革新与突破,实现了战略并进。胜景山河召开的“中国黄酒市场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名流有:中国黄酒学会毛照显会长,中国黄酒协会沈振昌秘书长,江南大学奖赏酒博士、发酵专家徐岩等等,这标志着湖南胜景山河全国市场战略布局拉开了序幕,品牌运营已有质的飞跃。

整合●打造黄酒的世界级品牌航母

●新型黄酒引发行业春天的到来?

一个成功的企业,没有战略是万万不能的,但有时候战略也不是万能的,它需要营销模式的推进。胜景山河有足够自信的资本,源自于其新派黄酒优良的品质支撑,敢为人先的理念,敢于开拓创新的理念。面对洋酒、啤酒、红酒、果酒市场惨烈竞争,假若我们的黄酒品牌还不及时清醒的话,对自己的品牌不经历一番脱胎换骨般的改造升级,就永远处在“做不长、长不大”的尴尬局面,被市场淘汰指日可待!

姚胜说:“我国到现在没有一个可以称的上是国际级的黄酒强势品牌,所以,就没有谁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领导者。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思想观念滞后,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没有完全接轨而造成。中国黄酒企业需要产生一个可以和国际品牌抗衡的黄酒品牌,而这个担子,我们胜景山河就应当主动担起!”

胜景山河在姚胜董事长的带领下,发扬勇于拼搏、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基于做大做强中国黄酒的积极思考,以一已之力,独扛“湘派新型黄酒”之大旗,传承数千年黄酒文化的积淀和敢为天下先的湘军精神,谋定而后动。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胜景山河建立了一套全球视野的战略思维,通过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敏捷的应变能力,已完全具备了做大做强的实力,具备了进军全国,开拓国际市场的品质与理念!在科研开发领域取得骄人业绩。着力打造强大的、国际化、现代化的重头企业。使之成长为国内强品牌,世界知名品牌。

中国黄酒协会秘书长沈振昌概叹:“因为有了胜景山河古越楼台,中国黄酒才如此完美!”中国黄酒学会会长毛照显评价道:“胜景山河古越楼台加速了中国黄酒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军的步伐。

”就连绍兴黄酒集团董事长傅祖康也频频赞叹,胜景山河古越楼台的崛起是黄酒企业之幸,将鞭策全中国黄酒人你追我赶,奋发向上!

●新型黄酒生命军催生行业整合?

对新型黄酒派的低调造市让关注黄酒未来的好事者总感意犹未尽。黄酒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品牌规划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国黄酒行业经历了传统角色的蜕变,从单纯的生产到注重产品、注重品牌经营的新时期,面对市场飞速发展,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不断涌入,而传统黄酒呈现了较大的落后。

时势造成英雄,利用营销创新竞争取胜,湖南胜景山河新型黄酒强大的营销力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胜景山河的创新文化、企业战略、经营理念是在消费市场精准定位而形成的,所以在执行中更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定程度上讲,这种新型黄酒在市场中的强大销售力不仅仅对传统黄酒的改革起到积极力量,而且对于整合黄酒行业达到理想的规模与造就新的行业领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对于中国黄酒酿造企业目前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大品牌意识,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迅速改变的话,将无法对抗跨国集团的竞争。如果黄酒行业能实现“效率整合”,将有利于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黄酒航母,形成抵御洋酒、红酒、啤酒、果酒等酒种的强大优势,有利于做大民族品牌,形成更大更强的品牌合力。对这一点,我们将拭目以待。

●谁来御海于外?

当洋酒等强大国际势力品牌纷纷瞄准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的中国黄酒企业如何在国内国外市场透过列强的厮杀展开围燕救赵?如何夹缝中存活下来茁壮成长再将战略目标瞄准更大的海外市场?

最近笔者对传统黄酒企业做了一项调查,并从中找出了一系列的差距,发现,每个企业都有普遍的“行业致命伤”。组织结构“散、乱、差”、产品结构不合理、资金实力单薄、技术开发能力低下、产销环节搭配薄弱,这些极大地削弱了企业应对市场的竞争实力。“今朝天子明朝臣”,市场的竞争不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天下。江湖不再是从前的江湖,市场也不再是从前的市场。中国黄酒要强大,传统型企业就必须走出困局,必须转型,必须进行淘汰与创新,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塑造强势品牌与世界资本抗衡。大敌当前,却还整天自己哄自己乐、对未来形势浑然不知。天降大任让这些传统企业承担责任,看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过程,仅靠每个企业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市场经济必然淘汰固步自封者,只有鼓起勇气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振兴。

相比较而言,湖南胜景山河新型黄酒派的技术、管理、市场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在技术和市场整合升级,走“科技产业化”到“产业科技化”不断探索民族品牌的中兴之道,并真正形成了“科研支持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互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已涵盖数十个品种,产品类别和数量超过同行任何一家国内知名企业。方法一定会比困难多。通过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通过自主研发扩张品牌,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已经是触手可待。

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名牌产品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立名牌产品,名牌战略。目前的黄酒市场正进入行业整合时期,在这一时期,必然要进行一次行业内的重新洗牌和定位,并重新分割市场资源,从而为新一轮的资本整合聚新的能量。

挺进●成功在于炒作

在过去广告酒张扬的时代,有句话形容的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假若你还唠唠叨叨“酒香不怕巷子深”、“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话,你不是封建的傻蛋,就是脑子进水“停机”了。市场需要推广,市场推广脱离不了广告宣传,黄酒作为消费品必然面对大众,如果消费者连你的品牌都不知道,他还会买你的产品吗?有句老话说的不错,“广告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广告绝对是万万不能的”。

缺乏对广告宣传的正确认识,缺乏炒作的借助与拉动,已经成为传统黄酒企业的一个通病。广告炒作是黄酒品牌提升知名度不可缺少的武器,精明的企业总是善于运用炒作、借助广告宣传,从而拉升自己的品牌力和销售力,以此推动市场,达到与消费者之间良好的沟通。既然这样,不做广告宣传就是等死,那么,炒一炒又有何妨呢?

但我想告诉你,人的直立行走并非天生的,是经过不断进化,不断努力的结果,您觉得广告宣传是自己学会走路的最大好处,就好好思量一下铆劲去完成吧,我想,你将会受益匪浅。

结束语●思考

不可想象,再这样发展20年不知道还将有多少梦想被行业传统放弃?不知道是否还会有“传统之责”左右?有一点意识强调,黄酒需要振兴,面对传统我们怎么去振兴?有句话说坐着说话不要疼,为了行业的发展既然给了我们思考,就让我们期待。传统的病症不是靠一两副“猛药”就可以治愈的,而是需要慢慢的调养!

封闭、僵化、保守造就了中国传统黄酒多年的弊病,也为一个生龙活虎的企业制造了巨大的惨痛。面对奔放和豪野的时代,需要像一个勇士那样去战斗!湘派黄酒、海派黄酒的新生力量引起市场海啸般共鸣,对于中国黄酒的影响都是积极的。不过看来,传统因素在黄酒行业高烧不退的真正原因,是隐藏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夜郎国的那枚羞涩的烙印,是民族工业曾经牺牲了太多的环境,竭泽了太多的资源,被温柔地套在我们脖子上一点一点消磨我们民族产业的斗志,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说几十年后,中国黄酒一样面临市场传统的尴尬,那么,这又是谁的败笔?若行业的创新还不足以引起那些鼻孔朝天的传统守旧模式去反省自察,还不足以给那些自娱自乐、自我满足人的黄酒人屁股上多踹几个脚印,他们能悟到点什么?!

在多方格局下的多层次博弈,我们的黄酒企业正在慢慢进入状态,期望通过行业整合打败世界列强。

认真分析过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巨大财富和机遇了吗?带着对中国黄酒的炽热憧憬和坚毅希望前进吧,钻石就在自家后花园里。祝福中国黄酒未来好运!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6: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酒报:2010,中国黄酒“转调”奋进

作者:李玉友 尹贵超 时间:2011-2-18 9:25:56 来源:《华夏酒报》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黄酒的表现如何?该往何处发展?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中国黄酒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案。过去的一年,中国黄酒业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经济指标步步攀登,品牌塑造大大提升,市场消费节节旺。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对128家规模以上黄酒企业统计,截至2010年11月,全国黄酒产量达116万千升,营业额89亿元,创利税15.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21.14%、29.64%。

 应该说,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黄酒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企业理念发展和营销运作思路上,业内企业都有了较大的转变。浙江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傅祖康曾说过,绍兴黄酒“不缺文化缺传播,不缺技术缺营销”,缺少高水平的营销人才以及强有力的营销手段,没有足够的赢利能力,这是制约绍兴黄酒乃至中国黄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看来,这一点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共鸣,成为众多黄酒企业不懈努力的方向。

  “集结号”吹响

 2010年11月7日,第16届中国绍兴黄酒节暨绍兴黄酒开酿仪式在绍兴中国黄酒博物馆广场举行,绍兴当地15家骨干黄酒企业代表悉数到场,参加了祈求“老酒醇香、企业兴旺”的“开酿祭”。

 这是绍兴黄酒又一次吹响做大做强黄酒产业、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集结号”,也是中国黄酒加速“转调”、抱团发展的一次总动员。

 就整体发展能力和规模来说,绍兴黄酒行业走在了全国黄酒行业的前列,产业化发展较为超前,政府对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比较明显而有力,目前已发展到80多家生产企业,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70%,代表了中国黄酒业的发展水平,是中国黄酒业的缩影。

 但在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黄酒业却是一盘散沙,企业小而散,企业之间各顾各的利益,在市场上互相残杀,无序竞争,影响了整个黄酒行业实力的提升和品牌的塑造,这也导致了黄酒市场整体的市场容量始终难以做大。

  近年来,众多黄酒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抱团发展,形成合力,实现共赢。如在每年的全国糖酒会上主推“绍兴黄酒”的整体品牌,就是一个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例证。同时,行业内各生产酒企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在环保、质量、技术、品牌、营销各个方面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涌现出了一批行业标杆企业和领军企业,如以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等为代表的“绍兴黄酒”品牌群;上海的金枫酒业;江苏的沙洲优黄;湖南的古越楼台;山东的即墨老酒。

  资本整合加速

 目前,随着高度、烈性的不良饮酒观日益为人们所摒弃,黄酒的低度、营养、保健的优势逐渐得以显现,黄酒消费者也开始由低收入人群向高收入人群转移,由老年群体向年轻群体扩张。

 业内人士认为,过去的几年,中国黄酒产业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业内上市公司的产业整合与资产重组为黄酒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市场集中度逐年提高。随着黄酒行业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企业日益注重产品的创新、品牌的打造,产品开始向高端升级。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今天黄酒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黄酒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黄酒企业与其它酒类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啤酒、葡萄酒异军突起,洋酒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现实下,黄酒还局限一隅独欢独乐,仅仅局限于瓜分着有限的消费群体,这不仅造成了整个黄酒行业的内耗,而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已有的市场不断地被生吞活剥。

 此外,黄酒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征,接近70%的黄酒由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1%的江浙沪传统区域所消费,而占89%人口的非传统区域仅消费30%左右的黄酒。要想快速解决这些问题,打破区域性的消费难题,关键在于各区域黄酒企业之间的整合效率。

 2010年12月,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同意绍兴市咸亨酒店有限公司增资及公司放弃增资暨关联交易公告”,公告称,绍兴市咸亨酒店有限公司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增资扩股方案,古越龙山及绍兴咸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放弃此次增资。

 据古越龙山董秘周娟英称,放弃本次增资,可以集中精力经营黄酒核心业务,优化公司产业结构。

 “综观绍兴市、县黄酒业的总体规模、产能与经济效益,至今还不如一个白酒企业或‘王老吉’。”早在2009年3月,傅祖康就曾疾呼,绍兴黄酒产业已到“必须整合的时候了”。

 2009年,黄酒行业最《 华 夏酒报》全年订价156元大的整合则是古越龙山以1.62亿元的价格,购买绍兴黄酒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女儿红95%的股权。目前,古越龙山、金枫酒业、会稽山、女儿红是黄酒行业四大龙头,古越龙山收购女儿红,拉开了绍兴黄酒整合的序幕。

 在完成了“石库门”与“和酒”两大品牌的整合后,金枫酒业也把持有的上海顺联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46%的股权转让,开始全力聚焦黄酒业。而轻纺城预约受让会稽山所持浙商银行股份,也让外界对会稽山意图上市有了更明确的猜想。

  区域品牌崛起

 从目前黄酒产业的格局来看,绍兴黄酒在整个黄酒业中起到了标杆的带动作用,而其中的古越龙山、会稽山又担当了绍兴乃至全国黄酒的领头羊角色,也正是在他们全国化的摇旗呐喊中,各地区域性的黄酒群体开始逐渐发力。

 现在,上海海派黄酒、江苏清爽型黄酒、湖南的湘派黄酒、山东即墨的北方黄酒、安徽的徽派黄酒、陕西洋县产黄酒等都先后唱响,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振昌向《华夏酒报》记者介绍,如今的黄酒正向“传统的更经典、新型的更时尚”方向大步迈进,黄酒正在打破地域界限走向全国。浙江塔牌黄酒是绍兴黄酒的一张老字号王牌产品,长期以来,他们发挥自身手工纯天然酿造的优势,用差异化产品打开了国际市场,成为中国黄酒出口量最大的品牌,为国粹黄酒赢得了荣誉。

 目前,中国黄酒行业75%产销仍集中在华东地区。黄酒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在全国900多家黄酒企业中,规模以上的有112家,尤以中小企业居多;黄酒行业前3家企业收入和利润占比均在30%左右。
 在传统区域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同时,非传统区域黄酒生产企业结合当地特色,实施差异化竞争,逐渐在各自周边区域取得突破。这一点,从湘派黄酒和徽派黄酒的迅速崛起可见一斑。湖南胜景山河生物发展有限公司力打新型牌,推广时尚、前卫的饮酒文化,推出可加冰、可加温的新型黄酒,引领了一代消费时尚,成为中国黄酒界的一匹黑马。

 2010年9月8日,由安徽古南丰酒业公司主办的2010中国徽派黄酒文化节在古南丰的产地安徽郎溪开幕。在古南丰的带领和指引下,安徽海神、陈瑶湖等其他黄酒品牌也纷纷“揭竿而起”,打造独具徽派文化特色的区域性黄酒集群。

 在沈振昌看来,各地黄酒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不同风格、不同档次、不同包装的新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使黄酒传统的更加经典,新型的更加时尚。这种“百花争艳”的新现象,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黄酒热正在各地不断升温。

  原酒交易推高产品附加值

 2010年,黄酒界最引人瞩目的一个词是“黄酒投资”。黄酒推出的“原酒交易”营销模式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其模式运作也逐渐成形。

  “原酒的交易对象为古越龙山原酒经营有限公司的会员,交易底限为10万元人民币,高限为每年公布的各年份的最大供应量。”这是古越龙山原酒交易细则之一,黄酒作为一种投资项目,古越龙山开创了一个先河。

  而早在2008年年初,浙江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会稽山“酒庄”,500庄共计50000坛原酒,首批限量发售500个。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指出,会稽山“酒庄”主要采用现货交易,古越龙山“原酒交易”以两种方式为主,一种是现货交易,另一种为期货交易,两大平台的建成,为未来期酒交易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营销界人士许广崇对《华夏酒报》记者表示,原酒交易是目前黄酒界一种崭新的交易模式,是对传统黄酒营销模式的创新。其将黄酒客户群从消费者扩大到投资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绍兴黄酒的产销能力,为黄酒提升为高端产品打开了一个新的营销格局和市场空间。

 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古越龙山原酒销售的毛利率及净利润率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前者高达50%以上,后者高达35%,是普通瓶装黄酒利润的4倍。

 “好多人以为我们搞原酒交易是为了销售,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我们的目的实际上是让人认识老酒的价值。”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理事长、古越龙山董事长傅建伟如此表述公司开创原酒产品交易的初衷。

 分析人士认为,原酒资源因其优质与稀缺性,投资价值凸显。因为消费的升级,年份酒作为一种高档黄酒,以其独特的品质与品位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优质的陈年原酒资源正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4: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高档黄酒成倍增长 绍兴黄酒走上高档化、礼品化之路

来源:绍兴网-天天商报  发布日期:2012-02-27

过年时请朋友到当地酒店吃饭,想点一瓶30年陈的黄酒,酒店服务员竟然回答说,30年陈销售特别好,暂时断货了。这让四川成都的消费者谢先生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绍兴黄酒是越高档越好卖。

  对于绍兴黄酒,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高档化、礼品化、特色化,或许是产业突围之路。

  高端黄酒跻身商务宴请用酒和礼品酒行列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绍兴黄酒传统价值的挖掘和升华,高端的绍兴黄酒已经成功跻身商务宴请用酒和礼品酒行列,大家送礼时可以多考虑绍兴黄酒,因为它既健康又很有特色。”古越龙山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企业已经加大高档黄酒和礼品酒的生产和营销力度,目前中高档黄酒和礼品酒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企业销售总额的50%以上。“在成都、北京等大城市,越是高档、包装好的绍兴黄酒越好销,绍兴黄酒已经成了馈赠佳品。”

  一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去年古越龙山生产的简加饭从原来的100万箱下降至20万箱;而生产的五年陈以上中高端黄酒,则从50万箱增长至200万箱。在北京四星级以上酒楼,三十年陈的古越龙山每瓶售价已近2000元。

  绍兴黄酒的中国元素不妨再多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国人越来越接受绍兴黄酒,不少外国友人也特别热衷于绍兴黄酒,在他们眼中绍兴黄酒是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的象征。”古越龙山绍兴酒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绍兴黄酒原先一直定位于健康、文化,却没有深挖其中的中国元素,这方面有所欠缺。

  绍兴文理学院的严教授则分析认为,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独树一帜,但其中的文化元素、中国特色挖得还不够。“我们一般都只强其调酿造工艺的独一无二,然后在外包装上简单设计些古典元素,或者是简单画些中国画,但这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中的中国特色和绍兴元素。例如勾践投醪犒师的故事可以多讲讲,女儿红的传说也可以再渲染下;再例如是否可以考虑在酒盒上加绍兴的人文知识或者图画等,或者随酒附送折扇等中国特色的小礼品,这样可以更讨外国消费者喜欢,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作者:汤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7: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者为什么不喝黄酒?

(2011-01-06 19:37:56)

http://www.tech-food.com 2011-1-6 15:01:53 中国食品科技网

黄酒虽然在近年发展较快,但从全国市场发展状况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没完成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建立初步的认知。黄酒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酒种之一,由于长期以来局限于地区性市场(主要在江、浙、沪等地),使黄酒未能走向全国,市场规模也一直没有突破性增长,即使一些黄酒品牌通过努力走出“家门口”,但走出“家门口”却没有市场,常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为什么黄酒离开“家门口”消费者就不喝它?原因在于什么,是黄酒不好吗?答案是否定。黄酒无论从健康的角度还是从营养价值的角度而言,都远远高于白酒、啤酒和红酒,如黄酒中富含氨基酸,尤其是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多种氨基酸的含量每升高达2550毫克,是啤酒的11倍,葡萄酒的12倍。其实消费者之所以不喝黄酒的原因不在于酒不好,而在于黄酒品牌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也是黄酒品牌营销行为所致,那么黄酒营销行为错在哪里?

一、地域局限性。

长期以来黄酒品牌沿袭传统,一直局限于地域性,在运作上过于保守,不能大胆创新,突破自己。2009年我国啤酒产量为4000多万吨,白酒为340多万吨,红酒200多万吨,而饮用黄酒仅为70万吨,且百分之八十的市场集中在浙、江、沪等地区,其它地区销售量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由于长期的区域性经营导致黄酒的销售半径很小,只能在江、浙、沪等地区销售,缺少长远的战略营销布局,加上一些黄酒品牌一直在标榜黄酒的地域性和地产特色,其实在一个不成熟的行业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也是导致黄酒今天迈出进家门就“水土不服”主要原因之一。

二、核心产品缺少认知。

大家都知道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根本是产品。而认知是消费者消费的关键。黄酒都在宣扬自己产品营养价值如何的同时忽略一个问题,即产品的认知问题。消费者对黄酒直接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消费者没有对它产生认知之前,只相信自己的味觉和感觉,一项调查表明黄酒的口感是消费者第一次饮用便产生反感,当然这也是拒绝二次消费的理由。因此,黄酒必须解决好产品如口感、品质等问题,因为这是建立消费者认知的关键。

三、定位不准、品类种类多。

黄酒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自己的定位问题,消费者不知道黄酒是用来炒菜的还是用来喝的,加之黄酒的种类、品类较多,什么花雕酒、加饭酒、大雕酒等,而企业在推广上不是从传播黄酒的角度去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而是从自身特点去大做文章,以品种或品类的概念来代替黄酒这个大类,其实,在黄酒市场还处于一个认知阶段,企业过早地大打“品类营销”这张牌,进行细分定位,势必影响消费者对黄酒的认知,从而影响消费者消费。

四、品牌缺少文化和个性。

黄酒品牌没有真正做到文化营销,而黄酒品牌在营销的过程中错误地把历史文化当做品牌的文化。大家知道历史文化只是品牌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能代表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通过产品和其它载体在消费者心智模式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价值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目标群体的精神需求,或者说在更大程度上代表了这部分目标群体的生活方式与喜好。而我国黄酒品牌都在诉求自己的历史文化,不能体现出品牌的个性和内涵,缺乏对目标群体的吸引力。如会稽山的“黄酒之源”能让消费者得到什么?还有古越龙山“数风流人物”,这些对消费者有吸引力吗?能成为消费者消费的理由吗?

五、包装落后,附加值低。

黄酒包装比较落后,从黄酒的包装来看她是无法与白酒、红酒相比拟,黄酒包装比较老化,不够时尚。因为一直以来黄酒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所以导致黄酒包装比较保守老化,无法吸引新生代消费群体。黄酒包装不但保守落后而且附加值也比较低,不能传达核心产品以外的价值,黄酒的包装不像白酒能给消费者带来文化感,也不能像红酒带给消费者浪漫的感觉,一些黄酒品牌只在包装上体现黄酒的特征、营养等,关键是这些消费者不认同,所以这也是黄酒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和高端消费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以上几点外,黄酒品质也直接影响着消费。由于黄酒的标准不统一,黄酒的品质如工艺、口感和质量等也参差不齐,这也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原因之一。

黄酒品牌如何正确引导消费

黄酒品牌首先要做的是打破区域,走出家门,当然做到这些就必须运用营销的手段正确的引导消费,从而使黄酒在广大消费者心中建立广泛的认知和认可,这是黄酒做强做大的前提。那么黄酒该如何正确的引导消费者呢?下面针对黄酒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产品是基础

产品是一切营销活动的基础。产品不仅是满足消费者需求,也是消费者与品牌建立情感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品牌与消费者就很难进行情感对接。其实,品牌塑造的过程就是在产品利益挖掘、内涵延伸及产品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要使消费者认同你的品牌,首先得让消费者认同你的产品,那么企业在产品利益的挖掘和产品的诉求上必须是真实的,让消费真实的体验到和体会到,否则就会被消费者所唾弃。例如某黄酒在宣传中称自己的酒营养价值和口感如何是好,在消费者没有对黄酒产生认知之前是不能体验到你的产品营养的,而他体验到只是苦涩的口感,体现到和你宣传恰恰相反,你或许会说黄酒就是这个味呀,但消费者不这么认为,他就会拒绝二次消费,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产品是引导消费者基础,所以黄酒必须在产品上下功夫,开发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2、定位是根本

黄酒品牌准确的定位是引导消费者消费的根本。定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品牌要弄明白“我是谁、我该怎么做、我能做什么”的问题。要想得到消费者认知和认可,首先要告诉消费者“自己是谁、能为消费者做什么”。只有说清楚你是谁,消费者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看是不是需要你,要不要接触你,了解你。目前市场上很多企业既生产调味黄酒又生产饮用黄酒,导致很多消费者还认为黄酒是用来炒菜的,加之黄酒品种、品类比较多,让消费者没有产生认知之前就产生很多误解,黄酒定位不明确让消费者弄不明白黄酒是什么?因此,企业在推出品类和概念的产品之前,要考虑如何解决消费者的认知和习惯问题,考虑企业有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来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和习惯,否则,就有可能从“先行者”变成“先烈”。

3、认知是关键

消费者喝不喝黄酒关键在于消费者对它的认知和消费习惯。因此黄酒品牌推广时,要考虑怎样解决消费者的认知和习惯问题,要考虑企业有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来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和习惯,否则,是很难打开局面的。如天冠当初推出纯净酒,把“清除甲醇,有益健康”作为产品利益诉求和价值主张,原本是出于关心消费者的健康,但它根本不了解消费者饮酒习惯和认知问题,没有考虑到爱喝酒者有几个注重健康的,另外,它所主张的与中国的饮酒文化所倡导“酒逢知己千杯少”、“舍命陪君子”、“不醉不归”等传统文化相违背,再加上它是一种新型现代纯净白酒(酒质确实不错,但消费者不认),与传统酒确实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消费者无论从饮酒习惯和认知上都不能接受它,所以天冠纯净酒失败也在所难免。改变消费者认知和习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但要在营销策略上做好准备,在资金上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一项非常系统的而漫长的工程。所以说黄酒要引导消费者消费的关键是建立和改变消费者认知与消费习惯。

4、文化是导向

在黄酒品牌营销的过程中,仅仅强调产品和特色是不够的,这不能满足消费者精神的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新的认识和追求,所以对今天的消费者而言其消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消费者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其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文化在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消费者通过消费产品来得到一种文化上的满足或者试图找到自己的某种的归属感,来追求如地位、名誉等,甚至与自我价值联系起来。比如消费者为什么喝茅台,其实满足消费者不仅仅是茅台酒水本身,消费者喝它原因更多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需求,认为喝茅台能找到一种尊重和地位与众不同感觉,这就是茅台的独特品牌文化魅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产品是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需求,企业必须把产品作为一种载体并赋于它更多文化内涵,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事实上,企业要认识到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品牌要比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文化价值不是产品本身所能创造的,而是由抽象的品牌文化所创造的,而产品只是一个重要的情感连接的载体,当然没有这个载体品牌文化也很难与消费进行对接。而我国的黄酒品牌多数在把历史文化当做品牌文化去传播,如会稽山的“1743年已是一坛好酒”,没有体现出品牌的个性和内涵,缺少对目标消费者的吸引力。

5、品质是保障

品质是消费者衡量产品的一个综合尺度,这是消费者最为关心问题,当然也是消费者出于安全需要的一种表现。而产品更能给消费者以安全,这就可以减少消费者购买风险,其实这也是产品的附加价值主要表现之一。试想一下,在一个不成熟行业产品里,如果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它连消费者最基本硬性需求都满足不了,想让消费对它产生忠诚消费,是无稽之谈。即使是名牌也是如此,如三鹿奶粉,由于它的质量没保障,消费者便很快将其抛弃。

另外,黄酒还必须在包装上进行创新,因为包装能起到直接刺激和引导消费的作用。目前黄酒市场上比较普遍得是瓶装、坛装等包装形式,整体比较保守,不能体现黄酒独特的风格。黄酒包装必须打破传统,要彰显出品牌的定位、文化、个性等,要符合各消费档次,更重要的是能满足目标群体的心理与情感需求等,尤其对年轻消费者。

[此帖子已被 xds5188 在 2012-3-5 17:14:5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0: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酒:尚待发掘的拍场潜力股

2012年03月19日09:14来源:99艺术网



黄酒
黄酒
</DIV>  绍兴等地酒商2009年即试销黄酒期酒,黄酒原酒交易平台也差点推出,但是,黄酒在拍场仍难觅芳踪。

  徐宏将黄酒发展道路之崎岖归结为没有形成品牌,地域限制严重,"黄酒企业没有共同打造中国黄酒这一概念,地域性太强,地域之间竞争激烈,而不同品牌因地方保护主义而缺乏良性竞争。"徐宏很是可惜。在南方的很多地方,家家户户都会酿黄酒,很少有人从中挖掘出更大的商机。黄酒品种繁多,是可以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家、明星与其投资国外的红酒,还不如投资黄酒。"其实,投资黄酒是很好的选择。开发农村的酒庄酒窖用不了多少钱,跟农民达成协议,定一批酒,属于个人的,通过质监部门对品质进行审核。投资黄酒酒窖即可方便搞收藏,亦可流通,还可以通过酒农的销售渠道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投资黄酒酒窖最大的优势是资金少,甚至老百姓也可介入。这样,不仅投资人有回报,更能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举两得。"

  为了更好的保护中华酒文化遗产,更好的规范中国酒收藏市场和推广中国酒收藏文化,更好的为广大酒品收藏爱好者提供酒品收藏参考依据,中国收藏家协会已委托以徐宏为代表的专家们,在积极的编制《中国酒收藏品标准》。徐宏特别强调,在国际酒文化展览、展示中,我国有些酒厂展出的作品太缺少"厚度与深度",显得"淡薄";希望有些酒企在注重营销,宣传"百年酒、千年酒"的同时,更要注重酒文化真正内涵的挖掘与保护。

  

[此帖子已被 xds5188 在 2012-3-19 10:52:0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1-22 01:43 , Processed in 0.0256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