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9|回复: 0

从打工仔到盟友:油服150年变迁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5 14: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唐雄

中国地质大学

自上个世纪30年代起,大型石油公司慢慢都将目光聚集在核心业务发展上了,而油田服务业务也逐渐外包给其他专业油服公司。到了 70年代,石油资源在全球范范围内掀起了国有化拟潮,国家石油公司逐渐成为了全球石油产业的掌舵者,此后油田服务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80年代全球石油产能过剩,油气价格持续走低,这些国家石油公司在低成本战略的要求下,不得不将技术服务进行剥离,为全球油田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经过90年代以来的快速扩张,油田服务业已成为石油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一环,油田服务公司成为了石油企业工作运转的强力支持者。油田服务企业?取重组并购等发展方式,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范断扩大,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油田服务经验。

目前,各大油田服务公司正积极拓展一体化的服务链条,以寻求与石油公司更稳同的战略合作,满足石油公司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需求。在油田服务业产生及发展历程中,其业务范围和能力不断扩展,技术水平不断上升,与石油公司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

一、油田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

可以清晰地看出,油田服务业的历史经历了雏形、体系形成、快速发展、重组和调整四个阶段:

1、雏形阶段

作为石油工业诞生地的美国,同样是油田服务业的发源地。1850-1860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引发的找油热逐渐扩散至全国各个地区。油气产地附近,土地购买和租赁的热度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雇佣井队钻井打井,用蒸汽水泵抽取石油后用木桶装运,再后来发展成为运用螺栓连接的输油管道。

由此发展出一大批钻井工具承包商和制造商、钻井工程商以及管道建筑商。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油田服务形式,也形成了一批油田服务公司。例如,1880年靠制造和出售运用在石油天然气管道上的防漏接头而起家的德莱赛(DRESSER)公司,上世纪初由顿钻钻头打造与修理的铁匠铺发展起来的史密斯(SMITH)公司等等。


1880年美国油田生产场景


由于当时的石油公司规模相对较小,加上找油风险大等因素,石油公司难以在找油的同时开设自己的钻机制造厂和钻井公司。因此这个时期的俄罗斯、墨西哥等石油资源国家均是从美国购买钻机和其他钻井服务。

当时的石油公司业务主耍集中在石油上游领域,以美国石油巨头洛克菲勒标准公司为代表,其石油产量份额高达美国总产量的近30%,但是仍然不涉及油田服务行业,因此从一开始油田服务公司与石油公司就相互分离开了。

2、全球油田服务业体系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全球油田服务业在石油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取得重大发展。

一是扭秤的应用以及重力勘探技术的形成,二是电阻率地面勘探和测井技术的应用,三是地震勘探中折射法与反射法技术的产生与不断成熟,这些勘探技术的革新都为物探行业的发展垫定了坚实的基础,随之诞生了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的大型物探公司,如专业从事物探技术服务的美国地球物理公司和法国通用地球物理公司,从事专业测井服务的法?斯伦贝谢公司等。

在钻井技术上,旋转钻井取代了传统的冲击钻井,将钻井深度从100米至200米延伸至2000米至3000米,同时,钻头、钻机等钻井工具和钻井液都有了技术提升,钻井区域也缓慢拓展到浅海地区。

随之兴起的是一批钻井机械制造公司,如休斯、贝克等公司以及生产钻井液的劳德公司等。在油田开发形式上,由之前的盲目密集布井,逐步发展成为布网合理、科学开?、产量控制的油田一体化系统,注水二次开采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完井技术也得到了高度重视。研发了酸化、水力压裂等增产手段,哈里伯顿公司则是以增产技术起家。随着勘探、钻井以及增产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油田服务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遍及全球的油田服务体系。

与资本主义市场油田服务模式不同,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逐渐形成了一套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系下“大而全”的石油工业体制,油田服务业伴生于油气开发业,油田服务公司只为其依附的石油公司提供服务,以完成母公司要求的计划任务,这种情况下,油田服务企业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且国外油田服务公司无法进入市场。

3、世界油田服务业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随着石油产业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全球油田服务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逐步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勘探方面,物探、测井技术从磁带模拟升级为数字化和数控化,地震技术由二维发展至三维、四维,应用范围延伸到油气田的开发阶段。

钻井技术上,随钻测量测井技术的应用使钻井从直井拓展为定向斜井、分支井、多底井、水平井、大位移水平井。探井方面,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油气开发水平和探井成功率。

海洋石油开?技术也取得飞速发展,作业水深从几十米发展到千米以上。这一阶段的油田服务公司主要以钻井公司及各有特长的钻井技术服务公司为主。

虽然全球油田服务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油气资源开采难度也不断增加,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型油田服务公司都经过重组和并购等手段,逐步横向发展,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油田服务供应商,以适油气开发多学科多专业协同的要求。逐渐变为全球油田服务业贝克休斯、德莱赛、西方阿特拉斯、哈里伯顿与斯伦贝谢五足鼎立的格局。

4、重组调整阶段

随着全球油田服务市场的空前扩大,油田服务业进入重组和调整阶段。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油田服务企业纷纷转变体制,参与到全球油田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同时进一步加剧了油田服务市场的竞争。

此外,发达国家的大型石油公司与油田服务公司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战略联盟的稳固合作关系。

在过去,针对勘探开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石油公司都需要与不同的油田服务公司进行谈判协议,对比找出最有利的合作者,同时还要兼顾各个环节的衔接,这样一来,石油公司的人力和资金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形成战略联盟之后,一个项目只需要寻找一家综合性的服务公司,并组成多学科的规划实施班子,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分享。使得大型油田服务公司可以更专注更深入的涉足于勘探开发业务,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整体优势及综合实力,从而提升其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

因此,在这种大形势下,世界油服业展开了更进一步的改组,西方阿特拉斯与贝克休斯、德莱赛与哈里伯顿先后进行了合并,原先的世界五强服务公司变为了斯伦贝谢、哈里伯顿与贝克休斯三大巨头公司。


二、油田服务公司与石油公司分离的演变过程与原因

大型综合性石油企业分离为油田服务公司和石油公司,是石油企业优资源配置、降本增效的必要手段,也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石油公司为了专注于发展其核心业务,降低油气勘探与开发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需要将非核心业务从石油公司中分离出去,委托给专业公司。

油田服务公司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石油公司的发展需求,为满足石油公司专注发展核心业务、降低成本的需要,油田服务公司逐渐从石油公司中分离出来,并且在与石油公司协同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其技术服务能力与服务领域。伴随着油田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石油公司与油田服务公司二者的关系也具有一个缓慢持续的演变过程。

1、石油工业体系雏形基本建成,油服公司尚未从石油公司中分离出来。

1859-1911年,世界石油工业体系雏形形成。世界石油工业起源于美国,美国石油工业从1859年起步后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美国也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1870年产油526万桶,占世界产量的90.7%。而美国石油工亚体系的核心是标准石油公司,1879年,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己控制了美国90%的炼厂以及石油运输系统,美国的石油价格也完全由标准石油公司决定。


1880年美国油田生产场景


从19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石油工业在世界上的逐渐兴起,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陆续产生了一批国家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市场初步形成,石油工业也成为了国际性产业。这一阶段,油田服务公司还没有从石油公司中剥离出来,国家石油公司既从事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务,也从事工程技术服务业务。

2、油服公司分离出来,与石油公司形成雇佣的契约关系。

上个世纪20-60年代,全球石油工业呈现由国际大石油公司掌控的格局,以“七姐妹"为代表的国际大石油公司掌控了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80%,苏联控制约14%。

全球石油工业形成两大阵营,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竞争体系,另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计划经济体系。1930年后,国际大石油公司先后将油田服务业务进行外包,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转移部分由于石油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这些石油公司就可以专注其勘探生产、炼油化工等核心业务。

随着油田服务公司逐渐从石油公司中分离出来和石油勘探技术的革新,全球油田服务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辐射全球的发展格局。但是整个石油产业仍然掌控在石油公司手里,油田服务公司只充当其劳务和制造业基地的角色。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竞争体系中,石油公司与油田服务公司是十分确定的雇佣契约关系,而在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体系下,石油公司与油田服务公司都为国家所有,专业服务、管道运输等油田服务公司只对其所隶属的国家石油公司服务,同时石油公司还拥有具有社会职能的医院、学校、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行业。

与国际石油公司相比,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国家石油公司虽然资源储量丰富,但是缺乏竞争导致其管理水平、技术能力都处于弱势地位。总的来看,这一阶段全球石油工业主要由国际大石油公司所掌控,而油田服务公司与石油公司之间为雇佣契约关系。

3、石油资源国有化浪潮扩大了油田服务公司发展空间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石油资源国有化的浪潮,国家石油公司在此阶段迅速崛起。很短的时间内,由国际大石油公司掌控的石油产业格局发生了转变。

1970年,利比亚石油资源国有化;1979年,伊朗石油工业彻底国有化;80年代中期,沙特政府完全接管阿美公司。同时,阿联酋、科威特、伊拉克、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石油大国先后逐步将本国的石油资源国有化,石油资源的控制权转移到了国家石油公司手中。由此,国家石油公司登上了历史舞台。

此后,原先的国际石油巨头公司纷纷面临利润下降的形势,其政治影响力也随之下降。1980-1985年5年间,美孚公司利润大跌60%以上,德士古公司利润降了 88%。

与之相反,国家石油公司不仅掌控了石油资源,而且通过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以弥补其销售渠道和技术短板的缺陷,通过技术研发和引进,油气生产和冶炼化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沙,积累了大量财富与资源,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也提升很多,国际石油公司自此完企失去了石油供应的控制权与价格的主导权。

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同时,各大石油公司都面临着油价持续走低的巨大发展压力,将技术服务外包以降低运营成本成为石油公司的主要战略选择,这为油田服务公司的繁荣创了很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革新与开发难度的加大,使得石油化工行业越来越需要多专业、多学科的协同配合,需要更细化和更深入的分工,资源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对油田服务的需要也越来越大,由此油田服务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在这种形式下,大型油田服务公司为满足石油公司的需求,采取并购重组等手段,逐步横向发展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油田服务公司。例如,哈里伯顿先后斥资收购美国最大的两家物探公司GSI和Geosource,成为多功能的、综合性的油田服务集团。斯伦贝谢公司先后兼并收购了世界第二大井下作业公司、第二大物探公司以及几家规模较大的钻井公司和软件公司,由此逐步转变为多元化的服务。

4、油田服务公司一体化服务战略,与石油公司合作空间变大。

上世纪90年代,全球石油经历了一系列大重组。

首先是英国的石油私有化风潮逐渐波及到法国、意人利、奥地利、阿根廷。西班牙等国家,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及东欧国家也先后完成石油公司的股份制改造。

其次是大型石油公司的兼并重组浪潮,1998年12月,美国埃克森公司与美孚公司合并,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合并超过皇家荷兰克牌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同年美国BP公司与阿莫科公司合并为BP-Amoco,次年又与阿科合并成为世界三大石油巨头;法国道达尔公司先后与比利时菲纳石油公司和法国埃尔夫公司合并,成为全球第四大石油公司。

连续的石油公司的兼并重组之后,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已经完全掌控了全球石油产业,其销售收入也慢慢超过了国际石油公司,与油田服务公司的合作越来越多。

根据《美国石油周刊》的统计,当前全世界剩余探明储量的73%由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掌控,而国际石油公司仅控制了7%。埃克森美孚公司是国际石油公司中储量最多的,但在世界范围内只能排到第11位,仅占排在策一位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十五分之一。

国家石油公司在企球石油市场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2002-2008年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的平均收入复合增长率约为30%,约为国际石油公司的两倍。2008年,在全球50大石油公司中,国家石油公司的收入在市场中据了差不多一半的份额。

在全球石油产业大重组,国家石油公司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各大油田服务公司也积极参与到资源重组的行列中,通过兼并收购强化其在技术和市场中的地位。

油田服务公司的服务范围也逐渐延仲至整个石油工业产业链,服务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由单一项目合作渐渐转变为综合服务,以至于到后面的一体化服务。

油服公司与石油公司的关系也。逐渐上升为“战略联盟”关系,尤其是近年来,大型油田服务公司为了满石油公司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需求,油服公司积极推广一体化服务,更专业化地深入原属于石油公司的工作任务,包括勘探开发业务等。“一体化项目管理”、“一站式”及“总包”服务等服务模式的大力推广,进一步奠定了油田服务公司与国家石油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

三、油田服务公司与石油公司关系的发展趋势

全球油田服务业经历了雏形、体系形成、快速发展、重组和调整四个阶段。油田服务公司从包含于石油公司之中到脱离出来形成全球石油产业链中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油田服务业产生及发展历程中,油田服务公司业务范围和能力不断扩展,技术水平不断上升,与石油公司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变。特别是在近些年,油服公司一方面大力推广科技研发战略,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在纵向发展上,不断丰富和完善一体化服务链条,更深地介入原来属于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业务,积累一体化整包项目经验,提高项目组织能力,同时注重公司的收购兼并等横向发展,油田服务公司己成为石油公司的最有力助手。

由此可判断,未来在石油公司国际化推进过程中油田服务公司将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油服公司在全球石油产业中的地位也将日益提升。

1、油田服务公司将进一步助推国家石油公司跨国发展。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家石油公司在世界石油行业中的地位由于其明显的资源优势已大幅提高。国家石油公司通过学习国际石油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体制改革,开创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管理品牌,继而变成了资源充足、管理一流的石油公司。

在近十年中,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国家石油公司的资金实力和经营能力都提高了很多,也已掌握了许多与?际石油公司相同的技术,同时也开始在企球范围内纷纷开展跨国业务,将投资转向国外。

当前,国际油气开发市场正从以中东、墨西哥湾、北海市场为主的地区逐步向多区域拓展。尤其是一些投资前景看好的地区,如里海地区、东南亚大陆架海域地区等。

大型油田服务公司也都?取了全球化战略。斯伦贝谢公司将全球的油田服务业务划分为北美、拉丁美洲、欧洲/CIS/西非、中东/亚洲的28个地区市场,在其2011年395.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中,来自北美的占31%,拉丁美洲占16.3%,欧洲和非洲市场的收入占24.7%,中东和亚洲市场占20.4%。

哈里伯顿公司1940年就开始了其国际化服务战略,目前,其业务市场己经遍及全球约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248.29亿美元总收入中,有104.16亿美元来自海外市场,来自北美以外的收入较2010年增加了 14%。

贝克休斯公司1949年就成立了国外公司,进入加拿大和委内瑞拉市场。贝克休斯公司的服务网络组织成23个服务区域,遍及9大地区和2个半球。2011年198.31亿美元收入中,102.57亿美元来自北美,28.2亿美元来自中东和亚洲市场,33.25亿美元来自欧洲和非洲及俄罗斯里海,拉丁美洲市场收入21.83亿美元。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外油田服务公司走全球化发展之路而做大做强的战略和理念。由此可见,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建立企球化的油田服务网络,应成为油田服务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油田服务公司现己发展为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提供与支持者,不但在国际油气市场开发中起到了提供技术和知识的支持的作用,而且可选择更为灵活的合作方式来解决其不受储量接替问题的困扰。由此可见,油田服务公司将在以后石油行业的发展中发挥臣大的作用。

2、油田服务公司与石油公司将逐步形成战略联盟的新型合作方式

从油田服务公司与石油公司分离以来,石油公司与油田服务公司合作关系经历了 3个时期的演变,由传统的服务模式时期,油田服务公司仅向石油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到联盟模式与石油公司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时期。

在石油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油田服务的方式、范围、功能都发生了飞跃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国外各石油公司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开始相对地固定技术支持合作企业,并要求油服公司给予综合性的"总包式”承包服务,这样一来,石油公司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主业上,从而提高石油公司的总体效益。

石油公司的这一需求为“战略联盟"的形成塾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油田服务公司为顺应石油公司的?求,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并逐步开展综合性服务业务,从“为石油公司工作"转变为"与石油公司一起工作"。石油公司能从这种战略联盟的新型合作方式中获得低勘探开发成本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另一方面,与石油公司间稳固的合作关系既能降低油田服务公司的竞争风险,也能减少交易费用与资金的投入,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扩大对石油公司的服务领域,并获得长期稳定的油田服务市场。

例如,斯伦贝谢公司早在1980年就进入中国石油行业开展油田服务业务,在最初的几年中,斯伦贝谢公司的业务仅仅局限于陆上和海上的测井服务。此后,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稳步扩展,斯伦贝谢在中国油田服务市场应用的技术覆盖了整个上游领域,从引入高科技的测井服务,发展到包括完井、试井、固井以及增产作业、数据管理及各种地学软件、数据解释及咨询服务、定向钻井、随钻测井以及人工举升系统等。另一油田服务巨头贝克休斯也与多个国家的油公司均有长期的服务协作。

2009年12月,哈里伯顿公司与巴西国家石油油公司签署了一项为期三年的有关勘探巴西盐下层系油田的技术研究合作协议。

2010年5 月,威德福以约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TNK-BP油田服务业务。而TNK-BP的油田服务业务是由在俄罗斯提供钻探和其他油田服务业务的6个运营公司组成,在2008年该公的营业收入超过了 6.5亿美元。

2011年,贝克休斯公司和中国石油签订策略框架和谈协议,这项为期2年的协定包含超深高压高温地层以及浅层区,依据协定的划定,贝克休斯公司将为深度跨越7500米压力跨越20000psi以及温度跨越160度的井供给程度和垂直钻井体系、地评价办事、完井体系以及人?升举技巧。

同年,贝克休斯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签署油田服务协议,为ONGC提供钻并服务,以及深水钻井船管理第三方的服务、空中和海上后勤、陆上基地以及水源,此次签署协议为贝克休斯公司在印度深水地区长期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油田服务公司技术实力的提升壮大了其相应的发展空问和市场空问。因此,国外石油公司都不设置自己专业的服务队伍,而是依靠专门的油山服务公司来完成,并且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显然,油田服务公司与石油公司之间的这种长期协作将逐步演变为“战略联盟”的合作方式。

3、油服公司逐渐为石油公提供一体化服务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对能源的大量需求以及油气资源激烈的竞争,油气的勘探开发逐渐走向了更恶劣的环境,勘探技术难度也随之加大油气资源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使得油气勘探开发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勘探开发技术也逐渐向多学科、多专业协同发展。

同时,在全球油气产量不断攀升,油气竞争日益剧烈的背景下,石油公司不得不更加专注于油气勘探开发等主耍业务,而逐渐将基地服务等非核心业务脱离出去。为满足石油公司对多领域综合服务能力的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巩固其市场份额,油田服务公司的服务项目也逐渐演变为提供一体化作业的项目合作伙伴,为石油公司提供综合一体化的服务。

在技术服务上,油田服务公司不仅耍做到“专者更悦”,还应扩大服务面将其技术服务业务广泛应用到油气勘探开发整个产业链中。另一方面,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英国石油公司(BP)等一批大型石油公司纷纷对后勤基地业务实施外包战略,这无疑为油田服务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基地服务市场。正是由专业化服务向综合一体化服务的转变,使得国外油田服务公司能够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国外油田服务“三巨头”在逐步发展壮大各自原有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逐渐从单一技术服务公司变为综合油田服务公司。技术服务内容逐渐涵盖测井、钻井、同井、综合钻井、综合地震、油藏管理和综合项目管理各个领域,并向更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为石油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项目前期设计、可行性研究,项过程中的基础作业、专业工程管理监督、项目工程检测或试运行,项目后期评价、验收、培训等服务。

2004年,斯伦贝谢公司在哥伦比亚石油公司Casabe油田综合服务中,提供人工升举和三维地震采集处理等服务项目,使得该油田产量提高到1.6万桶/天。

此后斯伦贝谢与马来西亚海上油田、罗马尼亚边际油田、墨西哥湾油田等多个石油公司均签订了一体化服务项目。哈里伯顿公司在与沙特胡赖斯油田签订的IPM项目中,向其提供修井、陆地钻机、定向井等等业务,项目实施后油田日产量达到120万桶。

从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等综合性油田服务公司的一体化发展历程可看出,随着油田服务公司的发展,在未来油服公司将更多地为石油公司提供一体化服务。

四、结束语

本文详细阐述了油田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从1859年石油工业诞生到20世纪10年代的油田服务业初步形成,再到20世纪20至50年代,世界油田服务业迅速发展并趋于完整的体系,再到20世纪60-80年代,世界油田服务业进入了一个巨大发展时期,最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油田服务业进入大调整和重组的?期,世界油田服务得到了市场空前发展。

由油田服务公司与石油公司分离的演变过程进一步分析二者分离的原因:

第一,石油工业体系维形基本建成,油服公司尚未从石油公司中分离出来;

第二,石油工业被国际大石油公司掌控,而石油公司与油田服务公司也只是雇用的契约关系;

第三,国家石油公司登上历史舞台为油田服务公司扩大了发展空间;第四,油田服务公司发展一体化服务,并逐步挖掘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业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5-3 11:07 , Processed in 0.0225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