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42|回复: 12

研究员视点【许成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3 22: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ucheng 于 2014-11-24 08:42 编辑

说明
本帖阐述的是徐星投资研究员在学习、研究、生活中产生的个人观点,希望与各位徐星公司的客户和关注徐星公司的朋友一起交流。不代表徐星公司的观点,也和徐星产品的投资没有任何联系。这些观点都不成熟,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点,帮助我们更快成长,以后为徐星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2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cheng 于 2014-11-23 22:45 编辑

观央视《互联网时代》有感(1)??中国与印度

近日看完了央视出的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突然想到了在复旦上和MIT合作的国际MBA的时候听了MIT的华人教授黄亚生的课。黄教授是名人之后,博士毕业于肯尼迪政府学院,长期在斯隆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任教。他的主要研究聚焦于比较中国和印度,主要论点就是中国的模式不长久不如印度模式。他认为印度从政治体制上,金融制度上,语言上,技术创新上都领先于中国,而中国模式在这几点都很难赶上印度。虽然中国早改革开放了10多年,占有了WTO的先机,但是他认为这样的经济体系很难持续,于是提到了政治上的腐败,金融上的封闭,技术上的抄袭等等弊端。他认为印度就是10年前的中国,起飞在即。一年后,在中金工作时遇到了一位知名的投资人介绍他如何在美国知名商学院招聘了印度MBA,如何在印度生活了一年,如何80%的仓位建在了印度股市等等。当年印度的GDP增速首次超过了中国。

听黄教授的课5年过去了,中国虽然经济问题依然很大,可从数据上看中国正在稳步着落,从企业上看我们看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常常占据美国知名杂志的头条,而且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互联网相关企业。腾讯的微信走出了国门,市值超过了万亿;阿里巴巴成为了世界最大的IPO;小米把手机买到了印度。而黄教授看好的,擅长IT的印度经济近几年急速下滑,鲜有听闻知名的印度IT企业在世界上展露头角,知名投资人也折戟而归,转战A股了。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我在《互联网时代》中找到了一丝线索。

《互联网时代》中有一个数字,里面提到印度基础教育落后,政府补贴发放100美金的平板电脑后,互联网普及率依然只有17%,而中国却有6亿网名,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在这个用户的土壤上,就培育出了上面提到的优秀的互联网企业。黄教授所说的政治、金融、技术等工业文明需要的要素,在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文明面前似乎丧失了主导性,并同时面临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我想大胆的说,如果中国现在什么环境都很差的话,中国的6亿网名和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组成了世界上最好的,能培育伟大企业,能创造巨大价值的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14: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历史的眼光对未来进行预测,是非常危险的事”??凯恩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15: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有什么地第几次革命,第几次浪潮的说法;

我自己觉得,互联网之于中国可以算是唯一一次真正意义的革命,是思想的革命,是意识的解放,是改变中国人思想行为模式的一场难以预估的变革;虽然,目前的互联网被戏称为局域网,然而,在中国历史上,这次革命怎么评估都不为过。

关于这个事,没有很想清楚,但是一想起来,总觉得很兴奋。简直有砸碎旧世界诞生新世界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7: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发明了负数,所以在虚拟世界里适应能力的优势应该是很大的。
最近在想一个问题,用BAT头牌人物的学历去对比下各种公司的市值,很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09: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aa33 发表于 2014-11-25 17:37
中国人发明了负数,所以在虚拟世界里适应能力的优势应该是很大的。
最近在想一个问题,用BAT头牌人物的学 ...

为什么要用学历去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8 19: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学历决定了一个人思考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8 20: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其实很简单,政治和意识形态蒙蔽了一些人的眼睛,使得他们难以客观的评价事物。他们的一些评价,和我们的一些投资者先有结论再去寻找“证据”是没什么差别的。十亿人口级别的发展中大国,如果你想去找问题,你永远不缺可说的东西。

芒格说过,不要让你宝贵的大脑被意识形态占据,这很愚蠢。

点评

同意lj_ehealth的观点。 工作中接触许多印度同事,我觉得根本的区别在于两国人的行动力。中国人的在说上面弱,在做上面比印度强些。  发表于 2014-12-2 1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22: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注的力量》

自从阿里巴巴美国上市以后,资本运作频频,不仅在原有的领域异地扩张还在不断的进入新领域。马云的嘴皮子能力很强,战略眼光也非等闲。阿里所有的战略上除了通讯工具棋差一招之外,其他领域似乎鲜有败绩。关于微信,马云少有的强硬让所有员工用来往,不允许用微信,也可见马云意识到了落后并呈现出了紧张。作为一个外行,不敢评论阿里巴巴四处染指的战略,但我想来聊聊我对马云选择的合作伙伴的一点看法。

阿里美国上市之后首笔大额投资就是28.1亿入股石基信息,加上之前的恒生电子,这两次都是跨领域的扩张。而石基信息和恒生电子在被收购之前都是被认为进入扩张末期或均衡期的公司,增速不高,因此估值不高。被收购之后,乌鸡变凤凰,估值大幅上升,市场给出了进入下一个扩张期的估值。终其原因,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专注。这两个公司分别都是行业内市场份额最大的玩家,产品化比例高,毛利率高,并有着几乎垄断的地位。只要他们所在的行业不会消亡,他们就能在行业内活下去,并且其他竞争对手很难进来,有着较强的护城河。互联网时代(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了这个行业一个变革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放大器。加上阿里巴巴这个互联网的大玩家,变革的速度有可能来的更加迅速。而有些公司,在本行业就没能建立起足够的领先,遇到行业困难时,对本行业失去经营的信心而去迎合时髦做转型。他们会收购或尝试进入没有做过的新领域(甚至把公司名字都改成一个时髦的概念了),常常会在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幸存者反而寥寥无几。

近日又传出阿里健康和徐星指数成份股卫宁软件合作的新闻,卫宁虽然还没有能做到如石基信息、恒生电子般的行业地位,但在其他方面都有十分相似之处。他们都十分专注、产品化比例高、毛利率高、行业领先。相信其他行业的类似公司,也终将迎来价值释放或被发现的一天,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公司行为如此,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作为徐星的一员,专注于价值评估研究,而非追逐热点;基础研究的完善将建立团队研究的共同语言,提高研究的“产品化率”,提高团队的研究效率;有了高效研究效率,投资效率也必将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最后在客户的认同和支持下,实现行业的领先。这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 09: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化率是不是就是商品化率?这个词好像用的频繁啊。
商品化指原本不属于买卖流通和通过货币实行交换的事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转化或变异为可以进行买卖和货币等价交换。例如,知识产权,通过应用到产品中,可以转化为商品,也就具有了使用价值。

商品化率 = 商品化产品 / 全部产品 * 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6 01:42 , Processed in 0.0286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