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9|回复: 1

啤酒本土品牌20年顺境逆转 5元就能买瓶洋啤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9 09: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啤酒本土品牌20年顺境逆转 5元就能买瓶洋啤酒
2015-10-19每经记者 李婷

  洋啤酒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着已经连续增长20多年的中国啤酒产业。

  一方面,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啤酒行业共生产啤酒3479.23万千升,同比下降6.12%;另一方面,在零关税、自贸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洋啤酒渐渐在中国市场流行开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进口啤酒36.31万千升,同比增加65.7%。《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福建地区的样本调查发现,在政策引导下,厦门海沧港区今年已经跃升为全国第一大洋啤酒口岸。厦门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8月,厦门海沧口岸共进口洋啤酒9.51万千升,增幅高达220%。如今,越来越多的贸易商转型做洋啤酒生意,一些厦门酒类电商的零售价甚至比香港还便宜。

  自贸区洋啤酒比香港还便宜

  距离平潭约250公里的厦门自贸片区海沧保税港区,已经成为今年全国啤酒进口量最大的集散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来到保税区现场发现,大量的进口啤酒堆积在仓库中,这些啤酒来自全球各个著名的啤酒产地,当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国消费者陌生的品牌。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洋啤酒零售销量大增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因素是零关税政策以及进口国货币贬值造成的高性价比,记者所查阅资料显示,我国的“进口啤酒的进口税,HS编码 220300000,关税:0;增值税:17%”。另外,洋啤酒的主要来源地是欧洲,虽然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近年来总体上对欧元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即来自欧洲的产品实际上更便宜了。

  记者发现不少洋食品店、保税店的酒类专柜都摞起了整箱的啤酒,并打着“买二送一”等促销信息。而不同品种、品牌的各国洋啤酒占据了酒柜的半壁江山。“德国力堡黑啤、白啤折算下来才5.5元一瓶,而比利时的圣佛洋750ml瓶装折算下来46.7元。”一家海淘网站的厦门店店长小严告诉记者,由于门店开设在保税区内,租金便宜,加上节省了中间环节和物流费用,其门店的洋啤酒零售价格极具优势。“我们线上的零售价格甚至比香港还要低10%,今年不少国内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网购、深圳保税店而放弃香港购物。”小严告诉记者,其公司今年在深圳的销售业绩相当不错,而眼下正加大在福建的布局,他们在厦门海沧保税区的保税店眼下正在筹备开业,而在国庆期间试营业期间,仅7天就卖出了600多箱洋啤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一些酒吧等夜场也已经开始将高端洋啤酒作为主打产品。不少接触过洋啤酒的消费者表示,在认可洋啤酒的口味之后,很难再回到国产啤酒。而在国产啤酒利润空间低下的状况下,不少经销商也把目光投向了洋啤酒,因为洋啤酒较一般的国产啤酒的利润空间更为可观。

  尽管啤酒不一定是海鲜的伴佐佳酿,但喜欢海鲜的福建人总喜欢和三五好友在海鲜拍档聚会畅饮。眼下已经入秋,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福建大部分地区依然维持30度左右的气温。平潭的翁先生开了一家大排档,排档晚间生意最好,即使现在这天气依然能营业到深夜。翁先生习惯跟常客敬酒,和往年喝国产啤酒不同,今年翁先生总是提上一打国外洋啤酒,有时候是西班牙的品牌、有时候是德国品牌。

  翁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些啤酒是朋友推荐的,一瓶330ml的洋啤酒售价也不过5~6元,和同等价位的国产啤酒相比极具性价比,而且口感更好。

  来自厦门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8月,厦门海沧口岸共进口洋啤酒9.51万千升,同比增长2.2倍,占同期全国进口啤酒总量(36.31万千升)的26.2%。数据显示,自2014年4月以来,厦门海沧口岸的啤酒进口量就保持高速增长,而今年8月进口1.87万千升进口量创单月历史新高。

  企业转型“朋友圈”卖酒

  除了保税店、网店销售模式外,有不少厦门微商也在销售洋啤酒,而这种“朋友圈”口碑销售,也让洋啤酒在当地得到进一步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朋友圈这些销售洋啤酒的微商,大多是转型后的外贸企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几年前一些外贸企业就已经转型,其中食品、酒类洋贸易是大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消费形态的变化,在整个酒类金字塔底层的啤酒成为消费新宠,而此前不少专营洋葡萄酒、洋酒的企业在近几年陆续也开始专设啤酒洋门类,并几乎能占到一半的量。

  “我们公司大约有200多种洋啤酒,40多个品牌。大部分来自德国、比利时等地,其中德国品牌就占了三分之一。”上述海淘网厦门公司总经理胡高华也是在今年首度转型涉足洋食品,而在其保税店二楼的整层酒类货架区域,啤酒就占了一半。

  厦门优传集团是国内最早进入保税区开设酒类保税展示门店的贸易企业之一,今年,该公司也首次开展了洋啤酒的业务。公司相关负责人闵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该公司的洋啤酒进口量达到200个货柜,不少客户甚至是包整个货柜的方式购买,今年洋啤酒量的大增也在情理之中。

  闵先生介绍道,“过去洋啤酒占整个市场的比例只有1%,这也意味着洋啤酒市场的潜力巨大。”他认为,由于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国产啤酒成本上升;相对而言,洋啤酒的性价比逐渐提高,加之消费者消费更趋理性,一系列综合因素导致洋啤酒今年大热。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经营洋啤酒的商家数量越来越多,洋啤酒市场的垄断性和集中度有所降低,再加上中国对进口啤酒实行零关税政策,因此洋啤酒的价格越来越大众化;大麦和小麦是国外酿造啤酒的主原料,而国内啤酒大多用大米或玉米作为原料,消费者的需求日渐多样化,品种丰富、口味多样的洋啤酒能更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洋啤酒市场空间巨大

  从燕京、雪花、青岛三大啤酒巨头的半年报来看,啤酒行业整体下滑的态势在二季度有所扩大。截至2015年6月,国产啤酒产量已连续13个月下跌,为近20年首次出现持续负增长。

  近年来,洋啤酒的畅销与国产啤酒增速放缓形成了鲜明对比。梁铭宣认为,洋啤酒已经开始冲击国产啤酒市场,尤其是在中高端啤酒市场上。其表示,由于洋啤酒在质量和口感上更胜一筹,更受国内消费者青睐。洋啤酒大规模涌进,对国产啤酒来说是挑战但也是机遇,国产啤酒可以借此机会学习洋啤酒先进的酿造工艺和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口感;国产啤酒相对洋啤酒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和渠道,因而国产啤酒要进一步优化渠道建设,控制生产成本;加速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线,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

  业内对于洋啤酒未来的趋势也保持乐观,中粮洋酒事业部总经理李士?在近日表示,洋啤酒也成为中粮洋酒的重要发力板块。今年是中国啤酒行业的转折点,也是洋啤酒的爆发期。国内啤酒行业在去年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下滑,这意味着行业到达了瓶颈期。而同时,过去3年,洋啤酒的销量在国内都保持在60%~70%的增长,洋啤酒产业在中国发展空间巨大。

  洋啤酒虽然很火,但在整个啤酒市场消费占比仍然偏低。2014年,我国啤酒产量为4921.9万千升,2014年洋啤酒消费量为33.8万千升,占比还不足1%。洋啤酒目前国内的主要销售渠道仍然为传统商超,但是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洋啤酒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

  一个困扰酒类电商的瓶颈问题是,啤酒货值太低,而运费太高,可能出现物流费用贵过啤酒本身的情况。甚至有专家表示,啤酒电商平台的物流费用数倍于传统物流成本。这也正是限制啤酒电商发展的主要原因。

  梁铭宣认为,当前洋啤酒发展还需要突破两个瓶颈:一是国内洋啤酒品牌众多,琳琅满目,消费者对洋啤酒品牌认知度有限,难以辨别质量优劣,洋啤酒想要在中国市场上树立品牌、形成大规模的市场难度较高;二是相对国产廉价啤酒,洋啤酒的价格依然偏高,度数高,大多数长期饮用低浓度、口感清谈的国产啤酒的消费者,一时难以接受洋啤酒,产品本土化也是洋啤酒的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1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零售关店潮:华润采活拟全关店 人人乐断臂
2015-10-19 07:28:3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乐琰

  零售业关店潮再度来袭:华润系“采活”拟全线关店 人人乐“断臂止损”
  在便利店经历了一轮关店潮后,超市连锁业者又开始经历关店“阵痛”。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10月18日多方采访获悉,华润系麾下的时尚概念健与美零售连锁店“采活(VIVO)”拟全线关店停业。无独有偶,区域零售龙头企业人人乐(002336.SZ)最新公告称,计划在本年度关闭15家业绩不佳门店,以集中资源加快推动战略转型。
  有知情者透露,华润系此前重新梳理了上市公司资产,将零售业务剥离出上市公司华润创业(15.02 -1.70%)(00291.HK),并拟将华润创业更名为华润啤酒,甚至华润系还在挂牌出售手中沃尔玛(WMT.NYSE)股权,这一系列动作从侧面反映出实体零售业受冲击后华润系正以各种方式止损和回笼资金。而人人乐的状况也如出一辙,实体业者面临的压力巨大。
  巨头们“断臂自救”
  采活(VIVO)是华润集团在香港上市的华润创业旗下时尚概念健与美零售连锁品牌。2010年10月在香港开出第一家门店,并于2011年进入内地市场。在西安开出内地的首家门店后,采活又陆续在深圳、广州、北京、成都、青岛、宁波、武汉、重庆、济南等全国一二线城市布局。
  然而记者登录采活美妆官方微博发现,其官方微博已有近10个月的时间没有进行更新,而其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消息也停留在2015年7月31日。似乎有停业预兆。
  果不其然,近期,久未更新的“采活美妆”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因业务调整,公司决定自2015年9月1日起陆续停止旗下门店对外营业,您在本店购买的商品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售后服务时,请在2015年12月31日前咨询办理。”
  采活方面表示,关店需要一个过程,全国内的门店将在12月31日前全部停止对外营业。至于采活的员工则可能分流到华润旗下高端超市Ole或其他岗位,这些还需要协调。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数月前曾经进入过一家采活门店,发现其业态与屈臣氏类似,但商品品类明显少于屈臣氏,且屈臣氏和万宁等最具有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商品在采活门店也很难见到,因此雷同且数量不多的商品弱势成为采活的“痛点”。且采活的门店位置也并非如屈臣氏等对手位置好,采活部分门店会“隐藏”在商场高层的角落,人流量稀少。记者数月前到访的那家采活门店几乎没有客人。
  “此外,采活的商品在陈列、货品管理、库存管理等也都存在各种问题,经营业绩不佳当然导致关店,此前一些供应商已经知道消息了。”知情者透露。
  同样因业绩问题遭遇关店的还有人人乐,人人乐发布公告称,计划在本年度关闭15家业绩不佳、转型困难的门店,以集中资源加快推动战略转型。
  人人乐表示,受到电商冲击、商场经营费用上升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客流流失严重,此次关闭的门店销售持续下滑,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
  记者了解到,2014年,人人乐也关闭了18家亏损门店。截至2015年6月,人人乐共有121家门店,关闭15家后还剩余106家,集中在深圳、西安、重庆、成都、南宁、天津六个区域。
  实体零售业“过冬”
  其实这并非华润系第一次关店,在收购乐购之后,华润系也发现了乐购的部分门店存在业绩问题,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关店调整,因此,华润系悄然将部分区域比如华南的一些乐购门店进行关店调整,因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乐购老员工维权的人事风波。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华润系关店止损的脚步,乐购的调整还在进行,而经营不善,不能与屈臣氏等抗衡的采活也被关店了。零售业很薄利,支撑不起昂贵的成本,关店是最简单的止损选择。”知情者透露,华润系目前的整体策略就是怎么止损怎么做,将一些难以赚钱的板块关停或剥离,尽量让华润在资本市场看起来“体面”。因而此前上市公司华润创业剥离零售业务,将食品啤酒作为主业,原因很简单,零售板块业绩不佳,会拖累上市公司财务表现。华润创业甚至拟更名为华润啤酒,其上市公司弃零售业务的决心可见一斑。
  就在近期,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深国投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21个项目,拟以合计约33.35亿元的挂牌价格,转让所持的21家沃尔玛的35%股权和相关债权。此举也被业界认为是华润系不看好低迷的零售业务,而出售以回笼资金之举。
  为何零售业如此难做
  长期从事零售业的沈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开设一家1万平方米左右的卖场需要数千万元的成本,加上人工和租金的逐年上涨,卖场的日营业额需达到30多万元才可保本,而一家小型店铺的日营业额需要达到5000元以上才可保本。有一批零售物业在这几年都到期了,续租需要涨租金,但因为电商的冲击,实体店收入却在跌,部分超商的毛利率已经跌到将近5%。大量门店难以达到上述日营业额指标,关店止损成为必然。如今“双11”即将到来,估计实体业者又要经历一波“阵痛”。
  联商网统计显示,实体零售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期,关店潮汹涌。在联商网统计2015年上半年营收的101家零售企业中,有42家零售企业的业绩出现负增长,将近二分之一。其中,昆百大A(000560.SZ)销售额下降24.42%,跌幅最大;而在统计到的零售企业中,净利润的下跌状况更为严重,有42家企业净利出现下滑,新华都(002264.SZ)、美邦(002269.SZ)等企业净利润跌幅甚至超过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4-29 23:39 , Processed in 0.0201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