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16|回复: 4

【碳纤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8 16: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碳纤维增强塑料市场价值将达209.2亿美元
文章来源:中塑在线  2016-01-21

据最新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碳纤维增强塑料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209.2亿美元,汽车行业和航空航天领域对高性能、轻质材料需求不断增长将驱动全球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市场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对于车辆排放和燃油价格的严格规定(尤其是欧洲和美国)促使CFRP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CFRP是一种轻量化的材料,同时能显著减轻产品的重量,因此它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理想材料之一。由于CFRP材料具备的优良属性,包括高刚性和高强度属性,促进该材料市场有增长的趋势。然而CFRP材料高成本仍将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挑战因素。

聚丙烯腈(PAN)和石油沥青是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关键原料,由PAN为基础制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领先原料,2013年占市场总成交量的90%。

2014年至2020年PAN有望出现最高增长率达到14.4%,这都归因于能提供卓越的性能。

从研究的进一步结果表明:

2013年,热固性材料占到了市场总成交量的77.1%。另外,热塑性塑料由于其卓越性能,在预测期内(2014-2020)有望实现最高增长率14.4%。

航空业成为该材料应用的主导,2013年该领域占市场总成交量的23.5%。需求的上升可能是因为欧洲整个商用航空业的日益普及。另外2014年至 2020年汽车行业预计将以19.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该领域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应用。此外通过减少汽车整体重量(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提高燃油效率的方式预计将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行业的需求。

北美地区是该材料硬要的主要区域市场,2013年该地区占市场总成交量的36.8%。在预测期内,由于航空及国防部门考虑严格的环保法规以及低油耗汽车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和航空业的发展。2014年至2020年欧洲有望实现最快增长,达到16.4%,而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 将成为亚太地区的CFRP消费主体,世界其它地区共同占区域市场90%以上。

全球碳纤维增强塑料市场高度集中,该市场排名前四的四家公司产量占市场总量60%以上。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Toho公司、东丽公司、Group公司以及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公司、Zoltek Cytec Industries SGL-Group公司。全球市场其他经营该材料公司包括Hexcel公司、台塑集团、Cytec Industries公司、韩国晓星集团以及AKSACA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5: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均增长35.8%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强劲
文章来源:兵工集团53所  2016-02-25

2015年,全球民用领域中碳纤维需求共66760吨,相比2009年的21210吨增长幅度为214.76%。其中,自2009年起,对碳纤维的需求增长幅度较大的领域主要有风力发电、模塑料、压力容器以及汽车(结构和车身)。

在风力发电、模塑料、压力容器以及汽车(结构和车身)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量分别从2009年时的7060吨、5300吨、1280吨、1800吨,增长到2015年的37580吨、7700吨、7250吨、4000吨,增长幅度分别高达432.29%、45.28%、466.4%、122.22%。

在能源领域中,先进复合材料可以应用在风电能源、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抽油杆、锂电池等产品中。

在风电领域中的叶片(6吨~8吨)、整流罩、机舱罩等的应用中,先进复合材料主要起到减轻重量的作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复合芯导线应用时,具有载流量大、重量轻、弧垂小等特点。

2014年4月,中复集团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220千伏南京长江大桥热晓线燕子矶大跨越改造工程中成功挂网通电,这是世界上首条使用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大跨距工程。该工程不仅为今后全国各省市大跨越增容改造工程提供了范本,而且还为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先进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势可以很好地在抽油杆中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拉伸强度和锂离子集成能力,可以同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电极和车身结构中的结构、能量一体化材料。目前,在瑞典的电动汽车中已有应用。

在汽车领域中,先进复合材料可以使车重减少约10%,燃油经济提升6%~8%。目前,宝马计划突破车身等主体结构应用、低成本化工艺、修复技术这3大关键技术,进行碳纤维部件的扩产。大众旗下的兰博基尼也将牵头推广碳纤维车身技术,这种技术可使车架减重达到200公斤。

2014年,在北京国际车展上,由宁波材料所与奇瑞汽车联合研制出碳纤维插电式混合动力“艾瑞泽7”车型,外壳重量减轻10%,油耗降低7%;同时,车身总体减重达到40%~60%,使汽车整体可操控性加强。

航空领域对于先进复合材料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如商用飞机对于碳纤维的需求由2009年的3270吨增长至2015年的7910吨,增长幅度高达141.89%。目前,先进复合材料在民用客机波音787中的用量最大,用量占比达到50%,主要应用在机身上;其次为A380,用量占比为25%。

目前,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X1E锐翔双座电动轻型载人飞机,将开始批量生产,此款飞机采用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机体,最大起飞重量约500公斤。

在体育休闲领域中,先进复合材料可以应用在网球拍、钓具、自行车、三脚架、滑板等产品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13: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首次实现一根光纤可供135亿人同时通话

2017-02-05 12:01:11 来源: 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广州)

新华社武汉2月5日新媒体专电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4日宣布,在国内首次实现560Tb/s超大容量波分复用及空分复用的光传输系统实验,可以实现一根光纤上67.5亿对人(135亿人)同时通话,这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统研究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本次实验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模七芯光纤为传输介质。和普通光纤不同的是,一根单模七芯光纤相当于七根普通光纤合而为一。武汉邮科院负责人表示,如果将光纤信息传输类比作高速公路,普通光纤是单一车道,那么单模七芯光纤就相当于并行七车道,能够提供7倍于普通光纤的传输能力。通过工艺及技术上的突破,单模七芯光纤解决了多芯光纤间串扰难题,隔离度达到-70dB,把“车道”与“车道”之间的干扰和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传输介质进行创新的同时,本次实验所采用的系统设备使用了16个单光源,经过光多载波发生装置,单芯传输容量为80Tbit/s,系统传输总容量达到560Tbit/s。据介绍,经专家组测试验证,此次实现的“560Tbit/s超大容量单模多芯光纤光传输系统”为国内首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兴起,流量激增给信息通信网络带来巨大挑战,解决网络数据流的“井喷式增长”难题正成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的竞争高地。作为我国光通信领域核心研发基地,武汉邮科院近年来在“超大容量、超高速率、超长距离”光通信传输领域,连续取得重大科技突破。2014年首次实现一根普通标准单模光纤C+L波段100.3Tb/s容量传输实验,2015年,传输容量突破200Tb/s,同年“三超”技术商用实践取得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13: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首次实现一根光纤可供135亿人同时通话

2017-02-05 12:01:11 来源: 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广州)

新华社武汉2月5日新媒体专电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4日宣布,在国内首次实现560Tb/s超大容量波分复用及空分复用的光传输系统实验,可以实现一根光纤上67.5亿对人(135亿人)同时通话,这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统研究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本次实验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模七芯光纤为传输介质。和普通光纤不同的是,一根单模七芯光纤相当于七根普通光纤合而为一。武汉邮科院负责人表示,如果将光纤信息传输类比作高速公路,普通光纤是单一车道,那么单模七芯光纤就相当于并行七车道,能够提供7倍于普通光纤的传输能力。通过工艺及技术上的突破,单模七芯光纤解决了多芯光纤间串扰难题,隔离度达到-70dB,把“车道”与“车道”之间的干扰和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传输介质进行创新的同时,本次实验所采用的系统设备使用了16个单光源,经过光多载波发生装置,单芯传输容量为80Tbit/s,系统传输总容量达到560Tbit/s。据介绍,经专家组测试验证,此次实现的“560Tbit/s超大容量单模多芯光纤光传输系统”为国内首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兴起,流量激增给信息通信网络带来巨大挑战,解决网络数据流的“井喷式增长”难题正成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的竞争高地。作为我国光通信领域核心研发基地,武汉邮科院近年来在“超大容量、超高速率、超长距离”光通信传输领域,连续取得重大科技突破。2014年首次实现一根普通标准单模光纤C+L波段100.3Tb/s容量传输实验,2015年,传输容量突破200Tb/s,同年“三超”技术商用实践取得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28 11:53 , Processed in 0.0297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