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7|回复: 5

发改委:分析下半年煤炭供需形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5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改委:分析下半年煤炭供需形势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公布报告,分析了下半年煤炭行业情况,预测了供需形势,并就有关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2007年下半年煤炭供需形势预测

  从需求看,煤炭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但增幅会略有回落。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投资增幅可望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决定了煤炭需求仍将处于旺盛状态。从趋势看,今年以来多数耗煤产品产量增幅会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同时主要重工业行业的能耗指标因工艺结构优化而出现较快下降势头,这使得煤炭需求增幅将低于耗煤产品产量增幅。

  从生产看,煤炭供应能力较快增长,供过于求的压力进一步显现。近几年来煤炭生产能力持续较快增长,2002~2006年,新投产产能约为每年6.66亿吨左右。根据煤矿建设周期,今明两年又是煤矿产能集中投产期,产能增长快于煤炭需求的增长。

  从运力看,预计下半年铁路运输对煤炭供应的制约程度有望进一步减轻,但铁路运输制约煤炭供应的基本格局难以根本改变。而且,运力增加主要集中在“三西”北通道,多数铁路直达运煤线路的运能没有明显增加,山西中南部、陕西、宁夏等省区仍将受到铁路运输的严重制约。

  综上分析,预计全年煤炭供求继续保持总体平衡态势。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成效、水电出力大小和铁路大提速的后期影响,将是决定今年下半年煤炭供求形势的重要参数,总体判断煤炭供应将比上年宽松。

  煤炭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煤炭行业面临应对产能过剩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双重任务,必须扎实推进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综合考虑近几年煤矿建设情况和需求增长,今后几年煤炭产能过剩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另一方面,经多年努力,煤矿整顿关闭、淘汰落后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多、小、散、差”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按照《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煤矿数量要控制到1万处左右,任务十分艰巨。因此,要应对煤炭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必须加大整顿关闭、资源整合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全面清理在建煤矿项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尤其要坚决停止审批(核准)新建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

  (二)与铁路运输制约相联系,煤炭产能过剩与超能力生产并存,要有效应对这些矛盾,必须加快运煤通道建设。2006年,受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全国有2亿吨以上的煤炭生产能力未能发挥出来;相反,运输条件相对较好的煤矿,超能力生产达1.23亿吨。这种局面目前依然存在。因此,在积极应对产能过剩、控制超能力生产的同时,应当大力推进主要煤炭增产地区的外运通道建设。

  (三)近年来政策性增支因素过多过频,应当适度控制出台政策性增支因素的节奏。近两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煤矿补还安全欠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加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等,目前还有一些增支项目在酝酿出台。从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看,这些政策都是必要的,但过于集中实施,导致成本急剧上升。如果不能形成上下游产品的价格传导,全部由煤矿负担,将对煤炭行业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应当统筹兼顾,适度控制增支政策出台的节奏,使其带来的影响控制在煤炭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

  (四)电煤价格形成机制仍不完善,应继续推进电煤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近年来,国家取消了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实行供需双方协商定价,促进了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但是,目前电煤价格形成机制仍不健全:一是重点电煤合同价格依然明显低于市场交易价格,与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促进资源节约的价格形成机制还有很大差距。二是个别地方电煤市场化进程缓慢。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科学规范、具有操作性的电煤价格形成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5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半年煤炭行业运行分析及下半年预测

国家发改委27日发布《上半年煤炭行业运行分析及下半年预测》,预计全年煤炭供求继续保持总体平衡态势。

  “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成效、水电出力大小和铁路大提速的后期影响,将是决定今年下半年煤炭供求形势的重要参数,总体判断煤炭供应将比上年宽松。”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判断。

  煤炭产运需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随着投资增速加快,水电出力减小,煤炭需求趋旺以及铁路运煤量增幅加大,煤炭产量增幅随之回升。

  从需求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对煤炭需求拉动强度较大的房地产投资增势强劲,增长28.5%,比去年全年提高6.7个百分点。在此带动下,主要耗煤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据测算,上半年国内煤炭消费量约12.63亿吨,增长约12.2%,比去年全年提高2个多百分点。

  从运输看,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完成煤炭运量5.99亿吨,同比增长10.1%,比去年全年提高3.8个百分点,依然低于煤炭产量和煤炭需求增速。铁路运输制约煤炭供应的格局有所缓解,但尚未根本改变。

  经对煤炭运输、消费、库存的综合分析,国家发改委测算,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在12.6亿吨左右,增长约10.1%,比去年全年增幅提高2.5个百分点。

  “供需总体平衡、趋于宽松”,对于上半年煤炭供应的态势,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如此判断。

  煤炭企业成本快速上升

  据统计局数据,前5个月煤炭行业实现利润308.6亿元,同比增长43.1%。

  虽然煤炭行业上半年利润保持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全行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有关统计显示,上半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原选煤单位成本209.32元/吨,同比上升5.5%,比商品煤综合售价增幅高出1.6个百分点。成本的过快增长致使实现利润下降,5月份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盈利同比下降5.2%。

  预测报告还显示,5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总计1.16万亿元,增长23.8%,这凸显近年来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煤矿正值集中投产阶段,资产增幅较大。

  下半年煤炭供应将宽松

  在对下半年煤炭供需形势进行预测时,报告认为,从需求看,煤炭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但增幅会略有回落。

  “今年以来多数耗煤产品产量增幅会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同时主要重工业行业的能耗指标因工艺结构优化而出现较快下降势头,这使得煤炭需求增幅将低于耗煤产品产量增幅。”

  从生产看,煤炭供应能力较快增长,供过于求的压力进一步显现。近几年来煤炭生产能力持续较快增长,2002年至2006年,新投产产能约为6.66亿吨左右。根据煤矿建设周期,今明两年又是煤矿产能集中投产期,产能增长快于煤炭需求的增长。

从运力看,预计下半年铁路运输对煤炭供应的制约程度有望进一步减轻,但铁路运输制约煤炭供应的基本格局难以根本改变。

  “综上分析,预计全年煤炭供求继续保持总体平衡态势。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成效、水电出力大小和铁路大提速的后期影响,将是决定今年下半年煤炭供求形势的重要参数,总体判断煤炭供应将比上年宽松。”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煤运协会:明年煤价或现新一轮上涨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撰文指出,明年煤价可能会出现新一轮上涨。2008年,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将会发生变化,预计“十一五”期间煤炭供应可能存在不足,2010年年底我国煤炭供应缺口大约为1亿吨。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分析认为出现上述状况原因有二:首先,国家对煤炭行业的调控效应逐步显现,届时供给会受到抑制。煤炭行业被列为潜在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受到严格控制,从而使得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显著回落。

  其次,今年2月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表示,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矿权申请,可避免因煤炭勘查投资过热而出现产能过剩问题。而小煤矿关停速度加快,世界经济环境良好,国内宏观利好不断等因素都将促进煤炭行业在下一年度良好发展,明年煤炭价格可能会随着全国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小幅上涨。一方面,明年许多在建煤矿会投产;另一方面,因国家对煤炭等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其他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可能会放缓。但随着国家加紧对资源税征收等举措出台,这些政策性因素必将导致煤炭市场价格升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5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我国煤炭供需将处于紧平衡状态(8,17,化工经理人)

从国内看,国内主要煤炭需求行业经过2005年、2006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预计煤炭未来年需求增长率仍将保持在12%左右。

在煤炭供给的增量资产中,中国有望进一步巩固其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的地位,煤炭增长量将占世界总增长量约一半。

从行业的经营状况来看,由于转移成本能力加强,煤炭价格在成本支撑下上升,吨煤利润从而可保持相对稳定。

虽然专家预测2008年我国煤炭新增产能将达到2.8亿吨,但需求增长将略大于煤炭供给的增长,煤炭供需处在紧平衡状态。同时,主要煤炭上市公司的购并和资产注入在2007年下半年可能逐渐展开,2008年煤炭上市公司增长可期。因此,专家给予煤炭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煤炭需求依然强劲国际能源需求持续小幅增长,给我国能源需求保持了良好的外围环境。根据EIA(美国能源信息署)的预测,世界能源需求在未来 20~30年里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未来3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率为2%,其中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复合增长需求为1%,亚洲能源需求增长最高为3.7%,其次为中南美国家能源需求增长为2.8 %。从全球来看,世界能源需求都在保持增长。

从国内看,国内主要煤炭需求行业经过2005年、2006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根据对主要用煤行业增长情况的研判,预计煤炭未来年需求增长率仍将保持在12%左右。

电力:火电发电量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水平。对于火电而言,在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和水电不足的大背景下,近年其发电量保持了12%~15%的高速增长。在前两年电力供求紧张的情况下,建设周期短的火电成为首选,新增机组占比一度达到90%左右,未来几年随着三峡、二滩等水电开发项目逐步进入收获期,火电装机占比将略有下降,但仍将保持7%~13%的较高增速。

钢铁:粗钢产量经过2001年至2005年的快速增长,2006年增幅已经出现了快速回落,2006年粗钢产量增速为19.6%,大大低于 2005年的28. 1%。钢铁行业的固定资产增速也出现了较快的回落,2006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出现负增长。2007年前两月,全国成品钢产量分别为4043. 99万吨和3856. 82万吨,累计为7900.8万吨,同比增长22.9%,与去年同期增速23.9%基本持平。钢铁产量增速仍然保持高位运行,预计未来3年钢铁产量增速仍然可以保持12%、10%和8%左右的增长速度。

化工:在化工行业中,煤炭是尿素的重要生产原料和燃料。2007年前两月,国内合成氨产量分别为403 .68万吨和401.1万吨,累计为804. 8万吨,同比增长4.9%。相对于去年同期9.8%的增速,前两个月合成氨产量的增速回落明显。根据中信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对未来尿素产量增长的预测, 2007年尿素产量仍能保持超过10%左右的增长,2008年为8%,2009年则在6%左右。

建材:需煤建材行业在2006年快速增长后,未来仍将保持8%~10%左右的增幅。全国建材水泥的产量2007年1月、2月份分别为 8370.22万吨和6500.82万吨,累计14871.04万吨,同比增速为21 .5%,相对于去年同期24.2%的增速,回落近3个百分点,但仍然保持较高位置。根据中信证券建材行业分析师的预测,未来3年水泥产量增长仍将保持8% ~10%左右的增幅。

供给保持较快增长从全球市场来看,新增煤炭供给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印度未来增幅明显。由于煤炭资源禀赋的分布,在国际煤炭供给中,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俄罗斯,仍然是国际煤炭供给的中流砥柱。在煤炭供给的增量资产中,中国有望进一步巩固其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的位置,煤炭增长量将占世界总增长量约一半。
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开始集中释放。截至2005年4月,全国持有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22.6 亿吨,已经超过2005年的全年产量。预计2007年、2008年、2009年我国将分别约有2亿、2.4亿、2. 5亿吨产能释放,同时计存量产能整体上会有3.8%左右的增长,每年约5000万吨的产能被淘汰。
行业景气度高位运行从行业的经营状况来看,由于转移成本能力加强,煤炭价格在成本支撑下上升,吨煤利润从而可保持相对稳定。

一方面,煤炭资源加大集中的同时,国家也希望能够发挥其对节能减排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在我国进入能源依赖的发展阶段前提下,煤炭下游需求依然强劲,因此,煤炭行业的定价权将得到强化,煤炭行业景气度将高位运行。

从2007年1~5月份煤炭行业经营情况来看,中信全国煤炭价格指数为375元/吨,比去年同期的33 2元/吨上涨43元,涨幅13%;中信全国煤炭吨煤成本为270.3元,同比上涨36元,涨幅14%。由于在资源整合进程中和煤炭供求偏紧平衡下,煤炭对下游议价能力增强。中信吨煤利润指数为35.2元/吨,去年同期则为29. 2元/吨,显示利润空间在张开。

通过对煤炭产业链的纵向分析,预测中信煤炭价格指数在未来3年可保持9.25%、4.5%和8.5%左右的增长,煤炭吨煤成本指数在未来3年将增长11%、8%和6.2%。可见,吨煤利润空间将得以保持,并可能放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5 1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煤炭未来三年价格上涨8%至10%

 随着亚洲对煤炭需求量的急剧扩大,煤炭价格也开始突飞猛进。亚洲近2/3的发电厂都使用煤炭。并且,在亚洲每隔一天就会有一座新的火力发电厂投产,而老电厂则从燃油转向煤炭,以降低成本。DBS唯高达(DBS Vickers)驻香港分析师Helen Wang说,亚洲,尤其是中国,对煤炭的需求从未这么强劲过。推动这一潮流的是经济增长、市场繁荣、新电厂和钢铁厂的上马、油价高企,以及难以发现替代能源。

  中国的煤炭消耗量已经超过了欧洲、日本和美国的总和。煤炭产量自2001年以来增长了75%,但曾经是全球最大煤炭出口国之一的中国如今却成为了净进口国。三年来,亚洲的煤炭价格上涨了一倍。分析师预计,在今后三年里,即便供应增加、经济放缓,煤炭价格每年的上涨幅度也将至少达到8%至10%。据了解,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近期预测“十一五”期间,煤炭供应可能存在不足,2010年底中国煤炭供应缺口大约为1亿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煤炭资源浪费破坏严重--发展循环经济任重道远

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原煤及副产品煤矸石、煤泥的浪费程度相当严重。相关调查表明,1989年煤炭资源回采率很低,尤其是乡镇矿山,采区回采率和矿井回采率都不足20%;1995年的煤炭资源回采率虽然比1989年提高一些,但和发达国家煤矿开采回采率平均水平70%以上相比,还要低10-20个百分点;2004-2005年期间,全国平均资源回收率还不足四成,煤炭资源浪费与破坏极其严重。

  一方面是浪费严重,一方面是企业陷入做大做强的误区。目前,不论是哪一行业、哪一企业都提出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就煤炭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提法来说,无疑是扩张型的风暴式战略管理模式。它表现在成本和规模方面实现超限的扩张,表现在大多数企业领导,为了树形象、立政绩,追求短期目标利益,无限地增加成本、扩大规模、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减少企业寿命等短期行为。郎咸平教授在《整合》一书中提出:“中国企业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而是中国企业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企业做大的原则是在做大的过程中必须精益求精,控制成本,否则很难做强。”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滞后,战略性发展思路较保守,单一的资源利用禁锢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这种形势会加速资源的衰竭、严重破坏大自然环境和危害人们生命健康,提出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利国利民的战略性发展策略,是煤炭企业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讲煤炭循环经济发展可谓是任重道远。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呢?

  煤炭经营单位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走产、学、研之路,大力发展科技兴煤、科技兴企,实现煤炭产品综合利用的科技含量;要走产、学、研之路,一方面要培养一大部分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展煤炭上下游产品的产业链,充分利用能源,减少自然危害,发展循环经济;要建立煤炭衍生产品科技研究机构,制定循环经济科技发展战略,实现煤电、煤油、煤化工、煤气等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发挥能源的最大化效益。

  煤炭企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本积累,也可以利用资本市场筹资,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链加大投资,减少非经营性资产的风暴式扩张,努力建设发展好现有的清洁生产项目,谋划新的煤炭产业链产品的开发和项目建设,保障煤炭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要改变煤炭企业内部经营模式,实施主辅分离,也即“瘦身”,做精主业,延伸产业链;要实施资本运营手段,采取兼并重组的方式,整合资源雄厚、资金力量薄弱、管理不善的小煤矿,实现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源开发战略;要在煤炭企业资源储备衰竭前,利用自身积累及资本运作,抓紧实施走产业多元化经营之路,保持企业经营持续性;利用煤炭资源绝对优势,做强煤炭产业链,实施煤炭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努力打造煤企航空母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07: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改委:四季度全国煤炭价格仍将维持高价位(9,29)

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进入8月份以后,国内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在7月末的基础上、再度上扬。今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表示,第四季度、全国煤炭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

  进入8月份,发热量在5500大卡的优质动力煤成交价格的涨幅最为明显,每吨比上月末平均上涨了10到15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濮洪九说 ‘今年应该说,电力、钢铁、建材、化工产量都在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比煤炭的增加幅度高,加上气候的因素,所以市场上煤炭资源就相对要紧张一些,特别是一些质量好的,像焦煤、无烟煤,还有发热量高的动力煤,这样价格上由于受销售的影响,有所上扬‘

  濮洪九说,除此之外,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盘升也是造成煤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国外用油发电的电厂改用煤,因而国际煤炭价格的上升也拉动了国内煤炭价格的不断攀升。专家预测,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煤炭市场将进入传统消费旺季,煤炭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11:44 , Processed in 0.0218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